目 录
第一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十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采购情况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决算公开情况表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说明
第三部分2023年度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2023年度部门绩效评价情况
第一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报表详见附件。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职责
根据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通编办【2020】61号文件精神,设立北京市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位于通州区玉桥东路76号,邮编101101,办公室电话81583178,法人代表朱青艳。内设办公室、粮经室、蔬菜室、节水室、土肥室、化验室、环监室。主要职能是负责通州区种植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土肥技术研究推广与示范、农田节水技术研究推广与示范、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动态监测、农情监测、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农业环境质量长期监测、肥料监督管理等工作。
(二)人员构成情况
行政编制0人,实有人数0人;事业编制42人,实有人数40人。
二、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支总计1869.07万元,比上年减少160.23万元,下降7.9%。
(一)收入决算说明
2023年度本年收入合计1869.07万元,比上年减少160.23万元,下降7.9%。
1.财政拨款收入1869.07万元,占收入合计的10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869.07万元,占收入合计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占收入合计的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占收入合计的0%;
2.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收入合计的0%;
3.事业收入0万元,占收入合计的0%;
4.经营收入0万元,占收入合计的0%;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收入合计的0%;
6.其他收入0万元,占收入合计的0%。
图1:收入决算
(二)支出决算说明
2023年度本年支出合计1869.07万元,比上年减少160.23万元,下降7.9%。,其中:基本支出1698.15万元,占支出合计的90.85%;项目支出170.92万元,占支出合计的9.14%;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支出合计的0%;经营支出0万元,占支出合计的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支出合计的0%。
图2: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情况
三、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1869.07万元,比上年减少160.23万元,下降7.9%。主要原因:本年度退休及工作人员调动16人,人员经费降低。同时单位公用开支统一由机服管理,公用经费降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869.07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按大类):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8.64万元,占本年财政支出的14.91%。
“农林水支出”2023年度决算1299.46万元,占本年财政支出的70.00%。
“卫生健康支出”2023年度决算110.38万元,占本年财政支出的5.91%。
“住房保障支出”2023年度决算180.20万元,占本年财政支出的9.6%。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2023年度决算1869.07万元,比2023年度年初预算1661.08万元增加207.99万元,增长12.52%。其中: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款,下同)2023年度决算278.64万元,比2023年度年初预算228.87万元增加49.77万元,增长21.75%。主要原因:退休死亡抚恤金2人。
“农林水支出”2023年度决算1299.46万元,比2023年度年初预算1128.12万元增加171.34万元,增长15.19%。主要原因:补发2022-2023年计26个月岗位绩效及冲销临时性补贴,公用经费统一由机服管理,公用经费降低。
“卫生健康支出”2023年度决算110.38万元,比2023年度年初预算114.98减少4.6万元,减少4%。主要原因:退休人员增加8人,相关费用降低,据实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2023年度决算180.20万元,比2023年度年初预算减少8.9万元,减少4.7%。主要原因:退休人员增加8人,相关费用降低,据实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按大类):城乡社区支出0万元,占本年财政拨款支出0%;我单位不涉及该业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我单位不涉及该业务。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23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总计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总计0万元。本年度无此项支出。
七、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1698.15万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0万元,其中:(1)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支出;(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补助、助学金、奖励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支出。(4)其他资本性支出包括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等。
第三部分2023年度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情况
“三公”经费包括本部门/单位所属0个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0个事业单位。2023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2.77万元,比2023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3万元减少0.23万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23年度决算数0万元,与2023年度年初预算数0万元持平。主要原因:无出国安排。
2.公务接待费。2023年度决算数0万元,与2023年度年初预算数0万元持平。主要原因:本年未产生公务接待。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23年度决算数2.77万元,比2023年度年初预算数3万元减少0.23万元。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23年度决算数0万元,与2023年度年初预算数0万元持平。主要原因:单位未购置公务用车。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3年度决算数2.77万元,比2023年度年初预算数3万元减少0.23万元,主要原因:单位公务用车老化严重,维修费用增加。2023年度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中,公务用车加油0.6万元,公务用车维修1.72万元,公务用车保险0.45万元,公务用车其他支出0万元。2023年度公务用车保有量2辆,车均运行维护费1.39万元。
二、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我单位不在机关运行经费统计范围之内。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我单位无政府采购支出。
四、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2023年度新购置车辆0台,共计0万元;新购置单位价值100万元(含)以上的设备0台(套),共计0万元。截至12月31日,我单位共有车辆2台,资产原值共计32.41万元;单位价值100万元(含)以上的设备0台(套),共计0万元。
五、政府购买服务支出说明
2023年度我单位无政府购买服务支出。
六、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3.“三公”经费:是指单位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及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5.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强化预算约束的有效措施。
6.政府购买服务: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将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按照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向其支付费用的行为。
7.各单位需根据自身业务职能,补充当年使用的所有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名词解释,例如: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人大事务(款)行政运行(项):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第四部分 2023年度部门绩效评价情况
一、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基本情况
项目背景: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通过开展粮食、蔬菜施肥调查,通州区粮田蔬菜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45:0.67,年平均化肥纯用量为339公斤/公顷,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水体污染而确定的225公斤/公顷化肥使用安全上限。为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2年北京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要点》的通知(京政农发〔2022〕59号)、《通州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政办发〔202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种植业生产实际,2023年计划继续在通州区开展化肥减量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推动全区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改善,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主要内容:
(1)开展农户施肥调查:开展农户施肥现状调查50户,对项目实施区域粮田、蔬菜开展施肥情况调查,摸清农户施肥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化肥减量工作。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计划为重点园区免费取土、测土60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示范800亩,其中粮田在漷县镇黄厂埔村、永乐店镇三垡村,示范面积300亩,蔬菜在张家湾镇东永屯村永通昌盛、漷县镇大香仪三宝香、罗庄村阳光满园、潞城镇中农富通、五彩田园,示范面积500亩。开展田间肥效试验3个,为农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500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8%以上。
(3)集成示范高效施肥技术:利用已有的灌溉设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计划在于家务乡永盛园、通农种业、潞城镇中农富通、张家湾镇碧海圆示范推广以滴灌、微灌施肥为核心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面积200亩。
在主栽作物上开展微生物菌剂、缓释肥等新型肥料试验示范2项,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业不同作物的新型肥料品种,推广新型肥料应用技术。
(4)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一是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培肥农田土壤,二是在粮田开展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在有农田废弃物处理设备的蔬菜园区示范废弃粉碎腐熟发酵还田技术,实现园区有机资源再利用,开展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田间试验示范1项,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用量。
(5)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根据我区土壤类型、种植布局、作物类型等因素在全区建立监测点20个。监测类型为粮田、蔬菜、果树,监测点位面积3000亩,辐射面积10000亩。通过监测,掌握土壤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6)开展化肥减量技术宣传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与宣传,加强农户田间实际操作技能,使科学施肥真正落实于田间。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30次以上,发放宣传材料500份。
项目实施情况:
(1)开展全区施肥情况调查,摸清底数。
春季对2022年通州区作物施肥情况进行调查、数据整理汇总。2022年通州区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20.73万亩,其中粮食7.18万亩、蔬菜13.55万亩,肥料用量(折纯)5476.9吨,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平均为26.42公斤/亩。2023年继续开展农户施肥调查,共调查地块50个,其中粮食作物15个,蔬菜作物35个。
(2)推广化肥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6.8万亩,技术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免费取土测土60个,为农户提供施肥建议卡500份,指导科学合理施肥;开展田间肥效试验3个,利用历年土壤样分检测数据、耕地养分变化趋势等制订区域大配方8个,向各乡镇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建立漷县镇黄厂埔村、永乐店镇三垡村、张家湾镇永通昌盛、漷县镇三宝香、阳光满园、潞城镇中农富通、五彩田园等粮田蔬菜示范点7个,示范面积800亩。粮食亩节肥1.8公斤,增产9.93公斤;蔬菜亩节肥1.3公斤,增产100.4公斤,示范点平均亩增产66.5公斤,亩效益增加342.9元。
(3)示范推广高效施肥技术
①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蔬菜上利用已有的灌溉设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于家务乡永盛园、通农种业、潞城镇中农富通、张家湾镇碧海圆示范推广以滴灌、微灌施肥为核心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面积200亩。示范点平均亩节水30方,亩节肥1.35公斤,亩节本增收476元。
②新型肥料应用技术
开展新型肥料田间试验示范2项,试验作物甘蓝、西瓜。甘蓝底施600公斤/亩生物有机肥加常规化肥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且获得纯效益最大。西瓜推荐施肥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除各项成本外,纯收益达到5814.5元/亩,比常规施肥增效43.1%。
(4)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
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田间试验1个。试验表明春季种植温室番茄,亩施1.5吨有机肥、化肥折纯23.55公斤时,产量最高、效益最好。有机肥推广面积1.5万亩。通过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废弃菌棒还田等培肥措施,提升耕地基础地力,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降低化肥用量。
(5)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
根据我区土壤类型、种植布局、作物类型等因素在全区建立监测点20个。监测类型为粮田、蔬菜、果树,监测点位面积3000亩,辐射面积10000亩。通过监测,掌握土壤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6)开展化肥减量技术宣传培训
开展化肥减量技术宣传培训。利用网络、田间指导等形式,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与宣传,加强农户田间实际操作技能,使科学施肥真正落实于田间。为农民提供田间技术指导服务45次,接受指导120人次,发放宣传500份。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通州区化肥减量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资金共48万元,全部是区级财政资金。其中材料费27万元;试验费12万元。检测费6万元,劳务费1.6万元,宣传制作费1.4万元。实际支出资金48万元,其中材料费27万元,试验费12万元,劳务费1.6万元,宣传制作费1.4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3年单位播种面积化肥用量持续减少,肥料利用率达到41%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社会效益:改变农户传统施肥习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农产品产量,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产出数量指标:
开展农户施肥调查50户,免费取土测土60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示范800亩,水肥一体化田间示范200亩,共计1000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3个,水肥示范2项,新型肥料试验2项,有机肥替代试验1项,共计8项,为农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500份,发放宣传材料500份,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30次,建立监测点20个。监测点位面积3000亩,辐射面积10000亩。
2. 产出质量指标: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完善项目各项制度,落实责任制,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指标,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实现项目绩效目标。
3.产出进度指标:
2023年1月:制定实施方案。
2023年2-6月:开展田间施肥情况调查30户、开展小麦、春茬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开展田间施肥试验2项,开展田间施肥技术指导15次以上,根据土壤测试结果为农民提供施肥推荐卡300份,发放宣传材料200份;开展水肥一体化田间示范;新型肥料试验1项;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位GPS定位和上茬作物栽培情况调查。
2023年7月-10月:开展田间施肥情况调查20户,开展玉米、下茬蔬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开展田间肥效试验1项,开展田间施肥技术指导15次以上,为农户提供施肥推荐卡200份,发放宣传材料100份,开展水肥一体化田间示范,新型肥料试验示范1项,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1项,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取土和下茬作物施肥调查工作。
2023年11-12月:对各项试验示范进行汇总,总结化肥减量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效果,撰写项目总结。
4.产出成本指标:
项目资金预算48万元,全部是区级财政资金。其中材料费27万元;试验费12万元。检测费6万元,劳务费1.6万元,宣传制作费1.4万元。
5.经济效益指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3年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持续减少,肥料利用率达到41%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地率达到98%以上。
6.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改变农户传统施肥习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农产品产量,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7.生态效益指标:
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1.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评价目的是为了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和意识,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对象是2023年《通州区化肥减量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评价范围包括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2、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按照《北京市通州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通财绩效发〔2023〕37号)对本部门绩效管理工作重点选取至少1个项目开展部门重点自评,撰写《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自评指标包括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1.评价方法采取打分的形式,满分为100分。单位自评指标的权重由各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预算执行率和一级指标权重统一设置为:预算执行率10%、产出指标50%、效益指标3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如有特殊情况,一级指标权重可做适当调整。二、三级指标应当根据指标重要程度、项目实施阶段等因素综合确定,准确反映项目的产出和效益。
2.评价的得分评定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定量指标。与年初指标值相比,完成指标值的,记该指标所赋全部分值;如果是由于年初指标值设定明显偏低造成的,要按照偏离度适度调减分值;未完成指标值的,按照完成值在指标值中所占比例记分,得分一档最高不能超过该指标分值上限。定量指标若为正向指标,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全年实际值(B)/年度指标值(A)*该指标分值;若定量指标为反向指标,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年度指标值(A)/全年实际值(B)*该指标分值。若年初指标值设定偏低,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全年实际值(B)—年度指标值(A))/年度指标值(A)*100%。
若计算结果在200%-300%(含200%)区间,则按照该指标分值的10%扣分;计算结果在300%-500%(含300%)区间,则按照该指标分值的20%扣分;计算结果高于500%(含500%),则按照该指标分值的30%扣分。
二是定性指标。定性指标得分按照以下方法评定: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为达成年度指标、部分达成年度指标且有一定效果、未达成年度指标且效果较差3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80-60%(含60%)、60%-0%合理确定分值。各项绩效指标得分汇总成该项目自评的总分。
3.各部门在收集、分析上述绩效执行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未完成绩效目标及指标,需在“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逐条分析说明偏离目标、不能完成目标的原因及拟采取的措施。
4.等级划分: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3、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按照《北京市通州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通财绩效发〔2023〕37号)要求对2023年实施的《通州区化肥减量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自评。根据项目申报书、绩效目标、按照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对项目进行自评,填定项目自评表,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通过对项目资金执行率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群众满意度指标综合打分,通州区化肥减量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自评得分100份。评分表明细见附件1。
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1.项目决策情况。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2年北京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要点》的通知(京政农发〔2022〕59号)、《通州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政办发〔2022〕8号)等文件进行立项,2022年9月份撰写项目申报书,年底批复,2023年初撰写项目实施方案。
2、项目过程情况。
项目组织情况:
本次绩效跟踪领导小组有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朱青艳主任及财务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本次绩效跟踪工作的统筹规划,总体部署。
本次绩效跟踪组织实施工作技术小组具体负责。技术小组负责项目技术方案的制定,具体方案的落实、指导和监督,项目总结的编写和汇报,技术培训和宣传等运行及后期管理。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朱青艳 副组长:金丽华
技术人员名单:
组长:吴万军、刘磊
成员:土肥室、化验室人员
项目管理情况:
(1)制度建设情况
完善管理制度,2023年年初制定《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管理制度(规定)汇编》和《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财务管理规定汇编》,严格按制度管理,规范站内的各项工作。
(2)加强技术服务,确保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监督项目具体实施,对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加强项目区技术人员培训,确保推广应用配方肥项目落实到位,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促进化肥减量化工作的开展。
(3)加强项目监督管理: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期间不定期进行检查,实时督促各项试验示范的落实,土肥技术人员经常下乡调查数据、田间指导和培训,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项目产出情况。
1.数量指标: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示范800亩,水肥一体化田间示范200亩,共计1000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3个,新型肥料试验2项,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1项,共计6项。建立监测点20个。监测点位面积3000亩,辐射面积10000亩。为农民提供科学施肥面对面指导服务30次以上,为农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500份,发放宣传材料500份。
2.质量指标: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完善项目各项制度,落实责任制,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指标,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实现项目绩效目标。
3.成本指标:
项目资金共48万元,全部是区级财政资金。其中材料费27万元;试验费12万元。检测费6万元,劳务费1.6万元,宣传制作费1.4万元。实际支出资金48万元,其中材料费27万元,试验费12万元,劳务费1.6万元,宣传制作费1.4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4.时效指标:
项目实施时间是2023年1月-12月,截止2023年12月底,项目全部完成。
4、项目效益情况。
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通过开展化肥减量技术推广应用,粮田蔬菜按播种面积计算平均亩用量25.2公斤,比2022年减少1.2公斤,粮田蔬菜总节肥479吨(折纯),总节本增收1631.6万元。粮田肥料利用率达到了4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了98%。
(2)社会效益:通过各项技术的应用,改变农户传统施肥习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农产品产量,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无。
有关建议
无。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所有部门均需填报)
自评表详见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