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的通知(通政发〔2023〕11号)

日期:2023-09-07 09:25    来源:区政府办

分享:
字号:        

政策文件: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的通知

近日通州区政府印发《通州区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这是通州区制定的第四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将补强城镇污水治理弱项,补齐农村污水治理短板,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确保北京城市副中心城乡水环境问题得到根治,水生态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通州区坚持以水生态建设为重点,水环境改善为核心,连续实施了三个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开展了“区、镇、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水环境建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根据第四个三年行动方案,预计到2025年,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实现城镇地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力争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溢流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全域水质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利用量大幅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本地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0%以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城乡水环境问题得到根治,水生态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2025年底前完成减河北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工程与漷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开工建设8座镇级再生水厂,新建(改建)污水管线40公里,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水平,增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同时,通州区也将加快重点地区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建设,编制副中心溢流污染控制工程规划,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通胡大街、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项目。由产权单位作为实施主体随道路工程完成雨污合流改造10公里。有序开展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管等各项工作。

  

补齐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短板,按照分类实施治理的思路,因地制宜的制定“一村一策”。对于具备新建或补全污水管线条件的村庄,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污水治理工程,完善村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美丽乡村配套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改造不符合标准的化粪池,实现三格化粪池规范接入污水管线。建立化粪池定期清掏机制,实现粪污规范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通过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种植业的监管,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网点,进一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持续推进河渠水系生态复苏,开展水网工程建设,逐步恢复河道沟渠基本的输水、排水功能,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打造水系连通和生态治理的基础。开展重点流域生态治理,重点开展港沟河、萧太后河、通惠河等综合治理工程。防治黑臭水体反弹,制定实施《通州区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完善黑臭水体反弹从发现、研判、督导、治理到考核的联动机制,明确管理治理责任,确保全区黑臭水体长制久清。

扩大再生水利用是第四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的工作重点之一。未来三年,通州区将新建再生水管线16公里,按照“安全可靠、集约高效、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原则,加快再生水输配工程建设。提高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量,逐步实现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园林绿地再生水应用尽用,推动地下水灌溉逐步退出。

  

此外,通州区还将加强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和监管,开展城乡排水管线摸排评估,形成“排水一张图”,组织管线病害诊断和隐患排查,开展雨污混错接改造、管线断头治理、结构性缺陷及清淤修复。

第四个三年行动方案工作任务将被逐项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各项重点任务将纳入区级河长制治水责任制任务清单,强化监督考核,以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落实。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