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垃圾分类提质,资源利用增效。高标准建成“点-站-中心”全链条处理体系。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回收设备覆盖334个小区,服务17.8万居民,累计回收量达6103.9吨,居民参与感与获得感同步增强。
2.工业转型加速,标杆示范引领。工业领域绿色发展成效卓著,累计成功创建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树立了行业绿色标杆。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完成83家企业绿色信用与绩效评价,以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3.建筑危废严管,农业利用领先。建筑垃圾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推广绿色建筑与严格执法并重,查处违法行为325起。危险废物管控精准有效,完成9家企业审批,实施分级管理,核发首张医废许可证。农业固废利用水平领先,五大类废弃物利用率均超90%,资源化模式基本成熟。
4.细胞示范引领,创建成果丰硕。"无废细胞"建设扎实推进,出台三项标准规范,覆盖九类社会单元。建成全市首批18个示范点,2025年新增15家完成初审,10家通过核验。通过148家次指导培训,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示范效应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