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政策落地、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日,临河里街道朗芳园筹备二组以包楼社工群为重要纽带,精心打造出居民信赖的“邻里朋友圈”,基于对高频诉求、共性问题的精准研判,通过“未诉先办”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响应”成功迈向“主动服务”,2025年上半年,朗芳园筹备二组12345工单量降至96单,同比下降48%。
日前,一起暖气管道渗漏事件成为检验朗芳园筹备二组“邻里朋友圈”治理模式成效的绝佳“试金石”。6月中旬,周女士通过包楼社工群主动添加了工作人员的微信,并焦急地反映自家房屋暖气管道出现了漏水问题。筹备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丝毫拖延,迅速将此事提上日程,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他们立刻与朗芳园三区建设单位住总集团和博识物业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这一困扰居民的难题。住总集团和博识物业在接到筹备二组的通知后,迅速行动,组织专业人士对问题房屋展开全面排查。经过细致入微地勘察,最终确定是房屋供暖管道发生了渗漏。明确原因后,住总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迅速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对管道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解决了管道渗漏问题,维修效果得到了周女士的满意认可。这个过程中,筹备二组工作人员始终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排查和维修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周女士感慨道:“以前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打热线电话。但现在不一样了,包楼社工群里随时都有工作人员回应,我主动加了筹备组工作人员微信反映情况,感觉就像找到了身边的贴心人。要是大家都能有困难先找微信群,很多问题解决起来肯定更快更方便。”周女士的这番话,恰如其分地引出了本次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理念——让居民从“有事找热线”转变为“有困难先找微信群”这一转变,不仅是居民求助方式的改变,更是基层治理模式成功升级的生动体现。此次暖气管道渗漏事件的成功解决,是朗芳园筹备二组“邻里朋友圈”治理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并以“邻里朋友圈”为枢纽,搭建起了居民与各方解决问题的桥梁,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临河里街道将不断完善未诉先办机制,强化多方联动协作,努力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治理,不断提升街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