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仓街道推进“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培育 让“文明新风”转化为“治理实效”

日期:2025-09-18 09:55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分享:
字号:        

昨天7时20分,和往日一样,志愿者冯永茂和鲍金虎来到区南关小学的校门前,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准备迎接学生和家长。

这两名志愿者均来自中仓街道白将军社区护苗队。今年以来,中仓街道积极推进“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培育工作,通过“试点先行、品牌引领、典型带动”等模式,在13个社区进行文明实践,累计开展各类文明活动超368场,吸引5786名居民注册参与,让“文明新风”真正转化为“治理实效”。

点亮社区互助

“早上好,您把电动车靠边停,别挡了路。”冯永茂指挥着学生家长,在空间有限的路口保持交通通畅,“我们是从去年加入护苗队的,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对附近交通情况比较熟悉,可以指挥学生有序通行。我们会在上下学时在校门口疏导交通,也会帮忙看着家长晚到的学生不要乱跑。”

目前,中仓街道共有两支护苗队,志愿者数量超50人,覆盖了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惠及学生近1200人。护苗队员的红马甲成了学校师生每天上下学熟悉的风景,通过交通疏导、维护秩序和对独行学生的安全看护,守护辖区学生们“平安上学路”。

同时,中仓街道积极开展“副中心好市民”评选,经推荐、审核、评定,选出60名2025年度首批“通州榜样·副中心好市民”,涵盖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孝老爱亲等7个类别。

构建实践体系

中仓街道以“副中心有我汇聚仓邻微光”为核心品牌,构建起“1+12”文明实践体系——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阵地,联动12个社区实践站,形成覆盖全街道的文明服务网络。自工作启动以来,已在莲花寺社区、中上园社区等8个社区完成第一批试点,小园社区、佟麟阁社区等5个社区紧随其后开展第二批试点,累计开展环境整治、健康讲座、助老扶幼等活动67场,参与人数超600人次。

“以前想参与社区活动总怕错过,现在打开‘副中心有我’小程序,就能看到各社区的活动通知,参加还能换生活用品,特别方便。”家住中上园社区的王阿姨说。街道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依托“副中心有我”小程序累计开展各类文明活动超368场,吸引5786名居民注册参与,让“文明新风”真正转化为“治理实效”,有效提升了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效能。

此外,各试点社区还打造了特色子品牌。小园社区推出“小善常为园只为你”服务品牌,将党员示范与居民互助结合,通过身边榜样引导大家参与家园治理;东里社区创新“加减乘除楼门治理四步法”,打造“温暖楼门、和谐邻里”共同体;佟麟阁社区则推进“佟麟及时语”数字化健康管理项目,让文明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推行文明新风

在品牌建设与典型选树的基础上,中仓街道还通过完善服务机制、丰富活动形式,让文明风尚持续“保鲜”。街道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为道德典型提供子女入学优先、景区免费游览等礼遇,同时开展“道德典型回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好人有好报”落到实处。“接下来我们还会组建环保、助老、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队,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道。

除了常态化志愿服务,街道还规划了系列特色活动。通过开展文明讲座,联合多部门完善道德典型礼遇机制;组建环保、助老等领域志愿服务队;推出了百姓宣讲团赛事、“发润万家·明白人计划”“艺心为民”文艺汇演等活动,用“文艺+服务”传递正能量。

中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文明风尚培育为抓手,持续深化试点培育、品牌塑造、典型选树和关爱礼遇,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城市副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