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疗 卫 生
【概 况】 辖区内医疗机构551个(本数据为2016年12月31日统计的医疗机构数,包括52个在2016年期间超过校验期单位),其中,营利性68个、非营利性535个,社会办医112个。
全区育龄妇女301440人(户籍201814人、流动99626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13094人。户籍人口出生4998人,计划生育率99.50%,出生人口性别比113(女=100)。年内,办理生育服务证和生育登记12050例,其中,二孩6450例。
生命统计。2016年,通州区期望寿命为80.59岁,男性为78.55岁,女性为82.72岁。因病死亡5200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6.37%。死因顺位前十位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
【改革与管理】 广泛开展与市级以上三甲医院的合作探索新型合作模式,计划将通州区第四区域医疗中心整体交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无偿使用,成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形成的《北京市通州区卫计委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方案》及合作协议经区长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继续推进东直门医院东西两区“两院合一、主体东迁”工作进程。
【医联体建设】 制定《通州区医联体有关推进政策试点方案》,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东直门医院东区中医医联体、潞河综合医联体扩充合作单位,新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及同仁医院跨区域医联体;其中,东直门医院东区中医医联体覆盖区疾控中心、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3家社会办医疗机构。通过优质资源下沉、人才培养,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全年医联体核心医院下派医生1233人次、下转患者127人次、接收基层人员进修65人次,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同比增长17.5%、急诊量同比增长10.35%。医联体间基本实现预约就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部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畅通急诊与转诊绿色通道,为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奠定基础。同时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7年)》要求,为落实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分级诊疗,潞河医院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民医院、廊坊市大厂县人民医院、保定市阜平县医院开展技术帮扶、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疑难重症转诊和会诊工作。东直门医院东区与大厂县中医医院成立医联体。
全区有26人在40家医疗机构开展医师多点执业。
年内,区卫生计生委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55人,其中,北京生源306人、外地生源149人。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医学订单定向毕业生14人。调入实用型人才12人。
【社区卫生】 全区规划设置并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服务站137个,注册并规范运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所、服务站68个(其中,政府办55个、社会办1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诊疗324万人次,出诊服务3348人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在岗卫技人员1844人,其中,医生790人(含全科医生351人)、护士479人、防保人员187人(以上各类人员数均为18个社区中心和68个社区站人数,新华社区中心除外)。家庭医生累计签约39.8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7.91%,其中,慢性病患者签约率83.41%,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率73.98%。二、三级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463人次支援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支援4447天。上转患者4253人次,其中,执单转诊3243人次,预约转诊45309人次;下转患者177人次,其中,执单转诊138人次。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1091683份,电子健康档案率76.45%,健康档案使用率33.84%。
【农村卫生】 农村卫生室343个,均为非营利性非政府办,覆盖率70.8%,全年诊疗771510人次。乡村医生487人,全员参加岗位培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6年度全区参加新农合医疗人数281624人,参合率98.68%;人均筹资数额1200元(其中,个人缴费160元),总筹资额33826.54万元;其中,普通门诊补偿1502720人次,门诊特殊病补偿2899人次,住院报销26976人次。基金补偿支出30187.61万元,基金结余20523.21万元。2016年10月,通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整体转编至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疾病控制】 传染病防治。无甲类传染病发病,乙类传染病发病1999例、死亡9例,发病率前三位的疾病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新发肺结核559例、艾滋病28例、梅毒443例、淋病75例,死亡肺结核4例、艾滋病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1例、死亡1例,手足口病发病2914例。
慢病防治。完成北京市农村早诊早治项目1885例结直肠癌初筛,657例肠癌镜检,早期病例数29例。在北京市肺癌基线调查及肺癌早期防治策略研究中,完成初筛问卷5584份。由胸科医院将筛评估高危人群名单后,组织1235人参加高危人群问卷调查、常规体检、留取肺癌标志物(静脉血)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等,最终筛查出疑似患者121例。
精神卫生。全区精神障碍患者2800人,发病率2.15‰,其中,6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2421人。在册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2.82%、规范管理率86.61%,在管患者规范管理率93.31%,在管患者病情稳定率99.65%,规律服药率80.34%,免费服药1529人。
【学校卫生】 全区中小学生85937人,体检76117人,检出视力不良41536人、营养不良5118人、肥胖13378人、贫血688人、龋齿7314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其中,水痘1起、手足口病1起。
计划免疫。计划内疫苗接种12类507382人次,不良反应报告89例;计划外疫苗接种14类139461人次,不良反应报告12例。应急接种麻疹、麻风、水痘、麻风腮疫苗10466人次,流动人员接种麻疹和流脑疫苗35950人次。流感疫苗接种81751人次,其中,免费接种80427人。
职业卫生。全区接触毒害物质单位478家,职工47451人。全年确诊职业病57例,其中,尘肺病51例、丙烯酰胺中毒3例、布鲁氏菌病1例、职业性噪声聋1例、职业性肿瘤1例;疑似职业病5例,其中,布鲁氏菌病3例、职业性噪声聋1例、苯中毒1例。
健康促进。区卫生计生委、区疾控中心、潞河医院、潞城镇政府、区地税局5家单位成为北京市健康示范单位。首批11家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区地税局、区教委、区园林绿化局、区党校、区卫生监督所、区疾控中心、潞河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东直门医院东区、中山街小学)被评为北京市控烟示范单位。区卫生监督所接到控烟投诉举报551起,处理546起;监督检查5184户次,其中,不合格629户;实施行政处罚341起,其中,对个人处罚288起、罚款14400元,对单位处罚63起、罚款126100元。
【卫生监督】 公共卫生监督检查。辖区内公共场所1543户,监督检查6066户次,覆盖率98.64%,合格率98.52%,处罚93起,罚款70000元;生活饮用水419户,监督检查777户次,覆盖率81.86%,合格率99.09%,处罚33起,罚款253953元。公共场所应量化分级1561户,已量化1474户,量化比94.43%。审批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69户,其中,新办136户,注销23户;审批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147户,其中,新办43户,延续100户,变更4户。公共场所完成顾客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效果抽检、公共场所快捷酒店抽检、游泳场馆水质抽检、室内空气质量抽检、集中空调抽检5项专项检查。生活饮用水完成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二次供水不锈钢水箱抽检、开展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现场制售水机抽检、医疗机构饮用水卫生6项专项检查。
医疗卫生监督检查。医疗卫生监督检查。医疗机构551户(本数据为2016年12月31日统计的当天有效的医疗机构数,不包括2016年期间过期单位数),监督3668户次,覆盖率99.83%,合格率99.72%,处罚62起,罚款586000元。受理医疗机构申请材料542户(新办71户、校验471户),执业医师900个(注册192个、变更708个),护士延续169、变更261共430个。取缔非法行医52户次,实施行政处罚52起,罚款575000元,没收非法所得79969元。全年召开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2次,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12次,非法行医移送案件5起。
【妇幼保健】 妇女保健。剖宫产率40.27%,无孕产妇死亡。婚前检查1754人,婚检率9.02%,检出疾病102人。
儿童保健。新生儿死亡数22人(户籍15人,非户籍7人),新生儿死亡率1.53‰;婴儿死亡数20人,死亡率2.05‰;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25人,死亡率2.56‰。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86%,主要出生缺陷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并指、唇裂合并腭裂、外耳其他畸形、肾脏畸形、尿道下裂。0~6岁儿童人数管理人数66431人,系统管理率96.77%,体检情况集体体检21731人(次);散居体检记录99874人次。
【计生服务】 3月25日起全面实施两孩以内生育登记,取消准生证,实施现场和网上生育登记。开辟办理生育登记的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在全市率先实行推进卫生计生全覆盖工作,在每个村建立一所卫生计生服务站,并明确计生专干职责任务。投资240余万元,配置600余台打印机,方便居民办理生育登记工作。
办理生育服务登记(二孩以内)8804人(此数据不包括前3个月申请准生证的人数),其中,二孩登记4239人。完成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加强流动人口关爱,推进服务均等化:做到药具服务全覆盖;为流动人口免费孕检520人,开展健康讲座32场,举办流动人口健康城市行——通州在行动宣传周活动;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建图书角,拨款3万元用于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的慰问。
全年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大讲堂23场,培训育龄群众2100人次;优生优育知识培训51期,培训新婚夫妇1253人。有计生药具免费发放网点929个,发放免费避孕药具7大种类(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皮下埋植避孕药、注射用避孕药、避孕套、新型药具、宫内节育器)17个品种,总计445.60万元。
生殖健康。为农村采取长效避孕措施育龄群众免费健康体检2.2万人,为育龄夫妇优生优育培训咨询9848人次,发放婚育健康服务包4460个、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卡3467个。在区妇幼保健院和梨园卫生院开设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建立家庭档案1606个,检查2992人,风险筛查1656人,风险比率为55.34%。
计生关怀。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22275人,发放奖励359.78万元;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20296人,发放总金额122.53万元;享受独生子女奖励扶助11923人,发放总金额1700余万元;享受独生子女特别扶助571人,发放总金额340余万元;享受独生子女伤残扶助512人,发放总金额240余万元。投入200余万元,对全区失独家庭实施“两帮扶两关爱”:对每名失独对象每年给予2400元的经济帮扶,帮扶总金额130余万元;对10余名失独对象进行大病帮扶,帮扶总金额5万元;对独生子女夭亡、生活困难的特殊困难计生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52.90万元;针对女方户口在本区的独生子女夭亡家庭进行一次性紧急救助,全年审批35人,发放补助17.50万元。
【医疗工作】 全年全区609家医疗机构总诊疗10258938人次,出院102941人次,病床使用率74.34%,平均住院日(不含精神专科医院)8.62天,病死率1.22%,住院手术38704人次。
对口支援。全区承担支援的三级医院2家,接受支援的医院21家。潞河医院与朝阳医院保持对口支援关系。通州区18家卫生院与海淀区二、三级医院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区妇幼保健院继续与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保持对口支援关系,区精神病院继续与回龙观医院保持对口支援关系。全年受援医院派出学习116人次;支援医院派出人员258人次,其中,医师223人次、护理人员3人次、管理人员32人次,诊疗患者217797人次,开展住院手术150例,会诊90人次,培训受援医院医务人员6852人次,新建1个临床专科,开展8项适宜技术和14个新项目。潞河医院与内蒙古喀喇沁旗人民医院,东直门医院东区与通辽市开鲁县中医院分别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关系,潞河医院、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疾控中心分别接收来自湖北省武当山市和十堰市以及新疆和田县5名涉及医疗、公共卫生专业的进修人员。通州区医疗队赴青海省玉树州进行为期1周的“送温暖”义诊活动。
【血站工作】 通州区中心血站负责通州区、朝阳区、大兴区、顺义区和平谷区医疗机构临床供血工作。有采血点15个、采血车13辆、采血方舱3个。全年采集血液86487人次141493单位,其中,全血72936人次116157单位,机采血小板13551人次25336单位。全年为80多家机构提供血液,其中,红细胞类血液111744单位,新鲜冰冻血浆111392单位,机采血小板25172单位。
【信息化建设】 全年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总投入17802340元。居民健康卡项目实现国家卫生计生委主推的身份识别、新农合报销、信息存储、金融结算四大功能。截至2016年年底,全区完成322437张居民健康卡的发放,覆盖11个乡镇,实现在区内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持卡挂号、缴费、结算。区卫生数据中心存放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平台、区域卫生平台、区域卫生协同平台(PACS)、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中心、新农合系统等数据,并完成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建设区域卫生服务平台,居民可通过网站、微信、医院内自助设备三种渠道进行就诊预约挂号。区域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实现区域影像和报告共享、跨院报告协助(上级医院为下级医院进行远程诊断、审核)、区域PACS交互式会诊、区域PACS和远程的无缝衔接、区域移动影像浏览、区域病例上传监控等功能。年内,完成永乐店卫生院、牛堡屯卫生院、潞城卫生院3个试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完成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下属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管理系统上线运行。通州区社区医疗管理系统为全市首家B/S模式社区系统,与通州区建设中的其他应用系统(包括区域卫生服务平台、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居民健康卡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集成,8月30日,被评为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四级乙等(地市级)。初步构建国家卫生计生委构画的人口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实现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居民一人一张健康卡、一人一个健康档案、一人一个家庭医生的建设框架。
【卫生计生经费管理】 通州区卫生系统全年总收入503197.3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51656.09万元,事业收入343620.42万元,其他收入7920.83万元。计划生育财政总投入4664.69万元,其中,流动人口计生经费15万元。全年卫生计生总支出477573.7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87625.82万元,项目支出89947.88万元。期末事业基金61560.00万元,专用基金15547.09万元,非流动资产基金170071.00万元,期末资产基金103148.57万元。
【基本建设】 全年新建医疗用房40.89万平方米。潞河医院病房医技楼及地下车库工程于9月开工建设,开始进行桩基础施工。区中医医院二期工程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进行精装修施工。新华医院建设工程的口腔专科楼精装修施工基本完成,进行门急诊医技楼和病房楼精装修、室外道路和红线外市政管线施工。郎府卫生院工程,完成规划选址意见书、土地预审、环评、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和勘察、设计招标,办理完成施工监理、监理招标。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完成方案设计。区精神病医院工程及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完成选址,开始方案设计。新建永顺卫生院6800平方米,扩建张家湾、于家务和宋庄卫生院17200平方米。对区属19家单位的80个装修改造项目进行咨询造价及结算评审,涉及资金10468.38万元。
(李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