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在通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日期:2013-05-09    来源:史志办

分享:
字号:        

关于通州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12月26日在通州区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通州区财政局局长  刘汝林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通州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区财税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十次全会和区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顺利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一)一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总收入:区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的2011年一般预算收入为726100万元,预计完成850288万元,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0000万元,同比增长20.1%,比年初人代会批复一般预算收入任务352800万元增长7.7%;市对区县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275000万元;市追加专项资金100000万元;上年结转95228万元。

2.一般预算支出:区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的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726100万元。后经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一般预算支出调整为790000万元。主要支出科目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500万元,比上年支出75316万元增长2.9%。主要是保障党政机关正常运转支出。

国防支出1680万元,比上年支出1499万元增长12.1%。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人防工程、应急指挥平台运行维护、“510”工程地面接收站建设、民兵水上救援演练、兵役征集等支出。

公共安全支出41600万元,比上年支出38946万元增长6.8%。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检法司防护设备、技术装备、办案费支出、打造消防铁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社区保安经费、民调进所、阳光中途之家建设、普法经费等支出。

教育支出114800万元,比上年支出111118万元增长3.3%。其中,区本级支出89671万元,比上年66880万元增长34.1%,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为12.3%,下同),符合法定增长要求。区本级支出增长较高的原因是落实教育系统绩效工资改革增加支出22439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校园安全技防、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新建公办幼儿园经费、优质高中校建设还贷、教学设备购置、社区大讲堂等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9800万元,比上年支出2393万元增长309.5%。其中,区本级支出7800万元,比上年1718万元增长354.0%,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符合法定增长要求。区本级支出增长较高的原因是:积极落实科技示范区争创工作,力争实现争创要求。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高新技术发展、专利项目资助奖励、重大科普活动宣传、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农机试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科技治理、卫生重点学科研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网络科技监控及太阳能光伏工程创新项目等支出。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5000万元,比上年支出7856万元增长218.2%。增长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新建文化活动中心10000万元、重点镇文体中心建设2400万元、高清交互机顶盒发放补助2160万元、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1484万元,乡镇增加支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区县特色文化、培养基层文化队伍、“2131”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区系列文化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公共文化设施维修改造、文物普查与征集等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500万元,比上年支出96513万元增长2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民生政策标准提高。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乡无保障老年人福利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农)低保补助、落实农村优抚对象生活补助、“九养”政策、离退休人员及军休人员生活补助、就业再就业经费、发放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券、社区用房规范化建设、供热燃料补贴等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71000万元,比上年支出59342万元增长19.6%。其中,区本级支出55394万元,比上年41362万元增长33.9%,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比例,符合法定增长要求。区本级支出增长较高的原因是: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绩效工资改革增加支出12340万元、医疗保险增加196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经费、“一老一小”医疗保障、落实国家免疫规划、为全区老幼妇免费体检、保障乡村医生基本待遇、防治重大传染病经费、医疗机构信息化改造及医疗设备购置等支出。

节能环保支出11700万元,比上年支出8657万元增长35.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供暖供热燃料补贴增加支出2589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既有节能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补助、绿地养护、大气治理及污染源监测等支出。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4370万元,比上年支出121686万元减少38.9%。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部分重点工程建设及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由一般预算支出,今年列入基金预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维护养护、城乡市政设施改造、全区路灯电费及路灯远程控制改造、节日景观布置、城镇地区垃圾分类管理等支出。

农林水事务支出89500万元,比上年支出83358万元增长7.4%。其中,区本级支出46159万元,比上年36968万元增长24.9%,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符合法定增长要求。区本级支出增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新增森林公园养护经费4500万元,事业单位规范工资增加支出215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都市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食用菌大会筹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林业畜牧病虫害防治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业保险及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等支出。

交通运输支出10900万元,比上年支出7348万元增长48.3%。增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郊区小公共客运补贴增加支出23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65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境内客运车辆补贴、农村道路客运石油价格补贴、交通运输管理、综合检查站运维等支出。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8500万元,比上年支出54789万元增长25.0%。主要用于乡镇及园区扶持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出。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9300万元,比上年支出36234万元减少19.1%。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家电以旧换新及家电下乡市级政策性补贴减少5060万元、商业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减少1862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旅游产业发展、安全生产宣传等支出。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92万元,比上年支出44万元增长109.1%。主要用于金融服务管理支出。

对口支援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1744万元,包括援疆援藏及对口帮扶内蒙古贫困地区支出。

国土气象资源等事务支出190万元,比上年支出485万元减少60.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新城地震小区划经费300万元由一般预算支出,今年列入基金预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地震监测点补助、应急物资购置、防震减灾宣传等。

住房保障支出22000万元,比上年支出10397万元增长111.6%。增长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增加支出5420万元、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资金增加4926万元、棚户区改造支出增加1233万元等。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430万元,主要用于粮食风险金,是每年固定性支出。

其他支出15394万元,比上年支出23216万元减少33.7%。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润泰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资金支出6309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纳税大户奖励、综合经济部门奖励、食品安全检查经费等支出。

3.一般预算平衡情况:一般预算总收入850288万元,总支出790000万元,预计年终结余60228万元(含市级专项结转34628万元,乡镇结转12000万元,区本级净结余13600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提交人代会审议的支出情况,是根据11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的预计数,由于市级专项尚未全部到位,且不能明确到具体支出科目,随着市级专项逐步到位,上述科目执行情况还会有所变化。

(二)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基金预算总收入:区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的2011年基金预算收入为3504200万元,预计完成1558745万元(本年收入完成695400万元,市级追加专项53000万元,上年结转810345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1945455万元,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成本和收益整体小于预期。

2.基金预算支出情况:区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的2011年基金预算支出为3231700万元(其中土地出让成本2414500万元),后经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调整为657600万元。

主要支出科目如下: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0万元,主要是文化建设事业费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50万元,主要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52230万元,主要用于城乡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支出460624万元,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0913万元,征地拆迁补偿支出59500万元,土地开发成本返还支出67773万元,教育、卫生、民政等社会事业建设支出43420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40万元,主要是水利专项支出。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180万元,主要是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其他支出860万元,主要是彩票公益金等支出。

3.基金预算平衡情况:基金预算总收入1558745万元,总支出657600万元,预计年底账面结余901145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结余762200万元(其中含提取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59000万元、提取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66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结余10290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费附加结余15500万元、墙体材料基金结余868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结余8490万元等。

需要说明的是,2011年基金收支规模整体小于预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对金融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上市地块平均收益普遍低于预期。第二,部分拟上市地块受市场环境、征地、拆迁等客观因素影响,未能在年内实现上市。第三,随着新城建设的全面推进,区委、区政府把解决拆迁安置和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商业地产项目中配建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公租房等,有效满足了重点区域拆迁安置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上述原因叠加作用,导致全年基金收支规模低于预期水平。

(三)财政专户收支情况

2011年,财政专户累计收入19185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54485万元,上年结余137373万元。本年累计支出39966万元,收支相抵账面余额151892万元(含征地超转人员经费56325万元,教育经费9399万元,卫生收支两条线资金11587万元、拆迁补偿资金15661万元、土地出让收入专户38303万元、垃圾处理费4597万元等)。重点支出项目包括:

教育支出10789万元,主要用于新三中建设9241万元、新城职业学校租金1000万元及补充教育经费等支出。

卫生支出25535万元,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及医疗成本返还20300万元、中心血站医疗耗材成本返还1800万元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95万元,主要用于征地超转人员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747万元,主要用于广电中心、通政管理中心、安监局等专项支出。

(四)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增速稳中趋缓。今年以来,在经济总体运行稳定、政策性增收以及一次性入库等因素影响下,财政收入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随着“调结构、转方式”逐步深入推进,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年初翘尾因素的带动作用逐步被消化,全年分季度收入累计增幅分别为45.7%、28.3%、24.2%、20.1%,增速趋缓。

二是财政收入结构日趋合理,与宏观调控政策相吻合。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房地产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我区积极面对,主动调整第三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呈现“一减一增”趋势。“一减”即房地产业虽然仍是我区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但在土地、金融、税收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综合作用下,相关税种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行走势,支撑作用有所减弱。税收增速由年初的45.9%降至七月份的负增长14.5%;“一增”即金融、批发零售、居民和商业服务业等相关税收增势较好,税收贡献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增收结构的变化与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区域经济经受了多重效应叠加和宏观调控的考验,实现了平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成效显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乡镇(园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占全区收入主体地位。全区11个乡镇(园区)预计实现税收95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区税收的比重为76%。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区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72.6%。台湖、马驹桥、梨园、永顺四个乡镇税收突破10亿元。乡镇(园区)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四是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坚持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年用于落实民生政策以及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出50.9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4.5%。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协调调度资金120亿元,全力支持新城核心区、北苑商务区、上营棚户区及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等区域的大规模土地一级开发、旧城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城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2011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突出依法聚财,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增收任务

经区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我区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5.28亿元,同比增长12%。为全面完成财政增收任务,区财税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税收及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积极构建全方位的收入征管体系。建立税源信息资料库及税源风险特征库,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优化纳税服务环境,推行“一窗通办”的税收征管模式;对非税收入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强化收入分析预测,对全年财税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国税、地税、财政等组收部门及乡镇园区收入任务,确保实现全年增收目标。同时,充分发挥财税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实行“一线工作法”及“乡镇(园区)随访制度”,积极深入基层,为“绿卡”企业及乡镇、园区做好服务,不断夯实财源建设基础。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经济工作良好开局。

(二)突出科学理财,为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做好资金保障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筹措、科学调度资金,全力保障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顺利推进。为缓解资金压力,统筹调度资金120亿元,用于新城土地一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52亿元,确保了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内环路、宋郎路、潞苑南大街、朝阳北路东延、六环辅路北延、5号燃煤锅炉房、竹木厂燃气锅炉房、城区水厂应急改造及河东再生水厂配套管网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新城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筹措资金4.5亿元,回购北京工具厂廉租房479套,玻璃钢厂公租房668套,城乡居民住房需求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做好资金融通工作,确保4个市级重点村城市化工程扎实推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引导作用,提升新城产业发展竞争力,支持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39个。认真落实《促进产业发展暂行办法》、《纳税大户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办法,鼓励驻区企业做大做强。

(三)突出协调共享,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科学统筹资金,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2.6亿元,实施农村街坊路硬化、污水处理、雨洪利用及“三起来”等工程,修建农村街坊路80万平方米,安装农村节能路灯2.6万盏,新建改建农村抗震节能住宅650户。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安排资金2.62亿元,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民政策,及时拨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统筹安排市、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筹备第十八届世界食用菌大会和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建设。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改建设施蔬菜基地1500亩,新发展露地菜4600亩,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金福艺农、金篮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区参保农户达到3.2万户,保额达4亿元,有效提升全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四)突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统筹财力,推动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安排资金12.5亿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安排资金7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公共卫生绩效工资政策,支持潞河医院、新中医医院等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大教育事业投入,统筹安排15亿元,支持通州新三中、觅子店学校、芙蓉小学、东关小学等中小学校建设,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做好校舍抗震加固和校园安全工程资金保障,全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投入资金2.5亿元,支持全区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健康发展,提升新城文化品质。投入资金0.98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科普益民等工作开展,努力创建科技示范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五)突出精细管理,做好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启动时间早、收入涵盖全、支出项目细、可执行性强,编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保”、“两重”、“一压缩”。一是保基本。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努力保障政权政法工作需要,满足各项法定增长要求。二是保重点。认真梳理全区重点工作,严格按照预算资金安排保障经费优先级次,进一步提高对新城建设、重点工程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三是保民生。统筹安排,合理调度,保证教科文卫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需要,做好为民办实事资金保障工作。四是重精细。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严格执行基本支出预算定额管理,确保项目支出预算切实可行,对跨年度项目实行滚动管理。五是重监督。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部门代表参与部门预算的前期编制工作,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及社会监督。六是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压缩办公设备购置、车辆购置、会议培训等支出,集中财力服务新城建设。

(六)突出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国库管理工作。国库管理改革得到推进,全区二级以上预算单位全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制定实施《基本建设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程序》,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制定实施《通州区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工作方案》,对区、乡两级79个财政专户进行了清理整顿,撤销无开立依据的账户27个。严格把关,顺利完成2010年财政总决算及247家预算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审工作。

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制定实施《通州区政府采购项目工作程序》,加强政府采购程序和资金管理,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2011年共完成货物、工程、服务类等各项采购任务299项,采购资金6.68亿元。

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制定实施《通州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程序》,评审工作更加严谨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2011年共完成各类评审项目313项,送审金额34.08亿元,审定金额29亿元,审减金额5.08亿元,审减率14.9%。

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着重对市体制下划资金、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重点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以及涉农领域共16个项目,评价金额2.38亿元。

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强化会计代理记账审批,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控,积极开展各系统会计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全年参训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会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5202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专项资金、“小金库”等检查工作,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确保财政工作高效规范开展。强化内部监督工作,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保证了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队伍安全。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支持下,各项财税工作目标顺利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一般预算总收入由2007年的45.0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5.03亿元;一般预算总支出由2007年的39.1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79亿元,为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财政管理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部门预算等财政改革逐步深化,“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增强;国库集中支付规模逐年加大,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在全市率先建立政府公物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工作全面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相继组建预算编审中心、新城建设资金管理科、绩效评价科和财政监督检查所,财政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财政事业的全面发展,区域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及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全区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主体税源不足,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后劲有待增强;二是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调控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融资机制建设和防范债务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按照北京市财政局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通州区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着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和涵养财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为确保全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财力保障。

(一)财政预算安排考虑的主要因素

1.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合理安排财政收入预算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以更高标准,努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打造首都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一年。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财政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财政增收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一是通州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机遇期。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建设高度重视,加快落实新城建设行动计划,政策支持更加倾斜,将会有力促进和推动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二是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随着“一核五区、三带四组团”空间发展格局的稳步推进,符合新城产业发展规划的高端产业项目和功能项目落地投产,将进一步为财政增收奠定基础。三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乡镇(园区)发展增势良好,税源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国地财组收部门与乡镇调查统计,2012年乡镇(园区)税收预计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区级财力32.5亿元,同比增长18%。同时,街道办事处税源建设激励机制的建立,将会进一步调动街道办事处的协税护税积极性,全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财政增收基础更加稳固。四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收入等税收政策调整,将对税收增长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增收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一是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作为全区重要收入来源的房地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预计将会继续减退。二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依然存在,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也将对税收产生一定影响。三是李宁、百纳威尔等部分重点企业持续减收,进一步加剧组收压力。四是2011年收入增长中包含了翘尾及一次性入库等非正常经济增长因素,抬高了收入基数,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难度加大。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按照“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安排2012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5%。

2.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预算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一是保证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等社会重点事业投入依法增长。二是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确保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支出。三是集中财力保障新城建设重点投入,加快推进新城跨越式发展。四是支持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加大商务总部、文化创意、电子物流、金融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是强化预算控制。在保障部门履行基本职责所需经费的同时,严格控制和压缩行政运行成本,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促进资源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2012年一般预算收支安排

一般预算总收入780638万元。包括:当年财政收入437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5%;市对区县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283000万元;市对区县专项转移支付补助47038万元;上年区级净结余13600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780638万元。具体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300万元;国防支出16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6900万元;教育支出12350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50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3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00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7820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70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890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7740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0500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7600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400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0万元;对口支援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2191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0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730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430万元;其他支出68287万元。

(三)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基金预算总收入193.99亿元。其中:当年收入103.88亿元(土地出让收入97.7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亿元、其他基金收入1.1亿元);上年结转90.11亿元。

基金预算支出156.77亿元。按照基金定向支出要求,一是土地出让收入安排支出141.92亿元,主要用于土地前期开发成本支出83.03亿元,提取廉租住房保障支出6.4亿元,全区在建续建重点工程18.06亿元,重点工程征地拆迁补偿支出13.93亿元,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2亿元,新城规划设计费2.19亿元,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2.09亿元,农民住宅抗震节能项目1.85亿元,新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1.72亿元,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经费0.3亿元,廉政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前期费用0.17亿元,卫生系统新建扩建医院建设项目2.09亿元,餐厨垃圾及非正规垃圾处理场建设、填埋场密闭化工程2.06亿元,污水管道工程、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及管网工程、危桥改造等项目3.55亿元,5号燃煤锅炉房整合项目0.5亿元,乡镇公路养护0.85亿元,跨年度结转项目0.58亿元,产业发展资金0.4亿元等。二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支出14.04亿元,主要用于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及教育、民政等社会事业类支出。三是其他基金安排支出0.81亿元,其中,残保金支出0.6亿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0.18亿元、彩票公益金支出200万元、墙体材料基金支出70万元等。

基金预算平衡情况:基金总收入193.99亿元,总支出156.77亿元,预计账面结余37.22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结余32.08亿元(含提取国有土地收益基金8.13亿元、提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79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结余1.25亿元;其他基金结余3.89亿元。

四、突出重点,扎实工作,确保完成2012年各项任务

2012年全区财税工作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狠抓财源建设,依法聚财,科学理财,为打造首都科学发展示范区,顺利实现新城建设“五年展雏形、十年出形象”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

(一)注重“持续”抓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继续做好收入征管工作,提高涉税服务质量,加强税源监管力度,把握组收工作主动性。强化非税收入管理,逐步提高非税收缴管理信息化水平,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非税收入管理效率。二是制定实施街道办事处税源建设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街道办事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挖掘增收潜力,扩大增收渠道。三是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合理安排产业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的扶持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通州,夯实财源建设基础。四是紧抓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行动计划这一有利契机,找准政策对接点,加强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新城建设。

(二)注重“效益”抓支出,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水平

按照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完善支出程序,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优化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领域的经费支出结构,实现依法增长与科学保障有机结合。坚持厉行节约,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保证新城建设及区级重点工程建设、民生投入、法定支出及为民办实事等资金需要。

(三)注重“统筹”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继续为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做好资金保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资金向新城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集中;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扶持作用,支持符合新城发展定位的产业和行业发展;继续强化土地一级开发资金管理,使土地开发资金安全、高效地为新城建设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深入基层开展工作,为预算单位及企业做好服务。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力度,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提高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的能力。加大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让公共财政更多的惠及农民。

(四)注重“和谐”保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大社会保障、卫生和就业投入。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做好城乡低保和优抚社救工作。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特困医疗救助制度。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确保各项财政鼓励政策得到落实。

促进教科文体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支持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公立幼儿园覆盖率,做好新建公立幼儿园及接管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等资金保障工作。加大对科技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研发应用,加大基层公益文化演出及文体设备投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五)注重“执行”出实效,切实做好预算执行和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

加强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环节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全区预算管理培训工作,举办预算知识与管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全区预算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本市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2011〕45号)精神,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区级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指导督促全区各预算单位完成本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

(六)注重“改革”抓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一是研究制定本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工作制度,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二是继续深化基本建设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保证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三是稳步推进通州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结合我区国库集中支付办法及支付方式,认真落实《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实施方案》和《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逐步推进,确保我区公务卡改革取得实效。

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做好政府采购预算安排与实施工作,继续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管力度,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的正常秩序。继续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完善政府公物仓的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加强仓内资产的流转利用率,发挥资产使用最大效益。

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力度。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围绕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加强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做好区重点工程竣工结算评审,力争工程竣工一项,决算评审完成一项。完善《通州区土地储备及一级开发项目评审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我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评审工作。

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扩大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范围,重点加强对部门预算的事前评价工作,增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的衔接度,强化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财政资金整体运行效率。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研究制定《通州区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举债程序。加强政府债务专网建设,完善政府债务基础信息库。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掌控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维护政府信誉。

(七)注重“规范”抓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加大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审核的长效机制,完善财政资金运行的效益追踪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加大对财政大额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等的检查力度。认真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2012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和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奋勇拼搏、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关于通州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的编制说明

一、关于报告内容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报告中所涉及的数字,是按照截至11月30日预算收支情况初步汇总的结果。待年度终了、市对区县及区与乡镇结算完成后,以上数字还会有所变化。

(二)2012年预算草案是根据财政部

(财预〔2011〕411号)文件规定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进行安排的。待本届人代会批准2012年区级预算30日内,将依法批复至部门。

(三)2012年区级财力预算安排中,考虑了北京市财政局提前告知的本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同时也对本年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基金收入进行了预测。2012年,这部分资金的实际收入情况,与本次报告的收入数还会有所变动,待2012年10月份预算调整时,将会进一步说明相关情况。

二、关于2011年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的说明

(一)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基金预算总收入155.87亿元,比年初预算350.42亿元减少194.55亿元,总支出65.76亿元,较年初预算323.17亿元减少257.41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基金收支规模整体小于预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对金融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上市地块平均收益普遍低于预期。第二,部分拟上市地块受市场环境、征地、拆迁等客观因素影响,未能在年内实现上市。第三,随着新城建设的全面推进,区委、区政府把解决拆迁安置和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商业地产项目中配建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公租房等,有效满足了重点区域拆迁安置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上述原因叠加作用,导致全年基金收支规模低于预期水平。预计全年土地出让收入63.14亿元,较年初预算293亿元减少229.86亿元,其中,土地开发成本较年初预算241.45亿元减少227.31亿元,土地出让收益较年初预算51.55亿元减少2.55亿元。

2011年年初预算安排基金支出323.17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安排支出304.68亿元),由于基金收入的减少,年初按照收入安排的预算支出相应的也大幅减少,仅土地开发成本返还支出与预算相比就减少了227.31亿元。

(二)资金平衡情况

基金预算总收入155.87亿元,总支出65.76亿元,预计年底账面结余90.11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结余76.22亿元(其中含提取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5.9亿元、提取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6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结余10.29亿元、城市公用事业费附加结余1.55亿元、墙体材料基金结余0.87亿元、残疾人保障金结余0.85亿元等。基金结余中,包含了财政对土地储备中心、新城基业公司、新城金融服务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用于土地一级开发、旧村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借款89.48亿元。其中:

1.土地出让收入借款共计85.94亿元,主要有:

区土地储备中心借款42.61亿元,新城基业借款13亿元,梨园镇借款8亿元,宋庄镇借款8亿元,新城金融服务园区管理委员会借款12.5亿元,台湖镇借款1.71亿元等。

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借款共计3.54亿元,主要有:

市政市容委用于三河热力工程借款1.5亿元,用于玉桥南里锅炉房与竹木厂锅炉房连接工程借款1亿元,国资委解决北京潞州水务有限公司应缴水资源费借款0.55亿元,宋庄镇张采路北延(宋庄段)拆迁工程借款0.3亿元,轻铁中心偿还光大银行本金0.18亿元等。

三.关于2012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有关说明

按照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提前通知2012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补助数额有关事项的通知》(京财预〔2011〕2365号)的有关要求,现将2012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进行单独列示说明。

一是2012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补助包括财力性转移和专项支付转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范围包括:中央提前通知我市的2012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需要分解下达到区县的;以及市本级安排的2012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二是2012年市对区县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28.29亿元。主要是市对我区的财力补助,包括不指定用途,地方可自主安排支出的资金,同时也有每年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如郊区客运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基层公益事业补助等。

三是2012年市对区县提前告知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4.7亿元(不含市财政已列入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的2012年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0.5亿元)。主要是28项定向用于公共安全、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四、关于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一)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

按照全区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证人员经费、机关运转、法定支出,切实保障事关民生、社会和谐、新城重点建设的重大支出需要。整合各种财力,强化财政资金监管,促进财政资金分配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努力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二)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特点

一是保基本,进一步提高基本支出保障水平。

通过开展公用经费基础调研,根据部门反映的基本支出需求,综合考虑近年来物价上涨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合理调整交通费、临时工工资及物业费定额标准,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和履职需求。

二是保重点,提高对全区重点事项的保障能力。

认真梳理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针对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区长专题会研究确定的工作部署,对于有预算资金安排要求的严格按照资金额度给予安排,突出项目经费预算的保障优先级次,进一步提高对重点事项的保障能力。

三是保民生,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坚持有保有压,确保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领域的政策投入。确保落实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需求。严格压缩三公经费、修缮购置等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四是重整合,努力提高财政资金政策合力。

一方面突出项目整合。对符合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但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加强项目整合。另一方面突出资金整合。项目资金实行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争取上级资金等多渠道统筹安排。

五是重效益,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在预算编制阶段引入绩效考评理念,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尝试以评价结果指导预算编制,将资金使用效益与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相挂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六是重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部门代表参与部门预算的前期编制工作,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及社会监督。

今年,为进一步推动预算编制管理改革,全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资金分配“基数加增长”的观念依然存在,零基预算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重投入、轻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有待深化。三是预算填报的基础性工作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五、名词解释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简称土地出让收入):是指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价款。包括政府向国有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收取的政府土地收益和政府土地储备机构收购及储备土地的前期成本等收入。

绩效评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财政支出的目标、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考核和评价。它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新的政府资金管理方式,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水平,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出租的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多方建设、统一管理;公平公开、严格监管。公共租赁住房由市、区县政府所属机构或政府批准的机构通过新建、收购等方式多渠道筹集。

公共租赁住房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一是体现出政府的干预性,公共租赁住房是在政府的公共政策下,由政府直接负责提供或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机构、企业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其二是需求对象的限制性,因其是保障性住房,其保障对象具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三是非营利性,不论是政府直接负责建设还是企业承担开发建设,都不以营利为目的;四是租赁价格的优惠性,公共租赁住房的出租价格低于一般的市场价;五是退出的灵活性,当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和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退出程序简便易操作。

结构性减税:是指为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它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强调有选择地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如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等政策。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