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随着宏观形势的不断好转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活跃,产销衔接较好,各项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超额完成年初的指标计划。项目引进、资产盘活、节能减排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经信委系统统计,全年区域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01.3亿元,同比增长22.3%;销售收入639.43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利润28.19亿元,同比增长19.5%;工业增加值146.32亿元,同比增长18.9%;上缴税金39.08亿元,同比增长19.4%。5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18.36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36.3%;销售收入232.06亿元,增长30.9%,占区域工业销售收入的36.3%;实现利润10.34亿元,增长16.5%,占区域工业实现利润的36.7%;工业增加值43.7亿元,同比增长29.5%,占区域工业增加值的29.9%;上缴税金16.41亿元,同比增长27.3%,占区域工业上缴税金的42%。
区域工业经济运行的态势良好。一是区域工业企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呈现高位运行。上半年产值增速较快,受同期基数逐步走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产值增速有所回落,到年底稳定在23%上下。二是规模企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占区域工业比重进一步增加。区域853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563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93.6%,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有116家,同比增加24家,完成产值388.4亿元,同比增长30.5%,高于区域规模企业平均增速6.4个百分点,占区域规模工业产值的69%,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64.6%,是区域工业的主体。5亿元以上企业13家。10亿元以上企业7家,共计完成产值140.4亿元,占区域规模工业产值的24.9%,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23.3%。上缴税金达到500万元以上企业83家,上缴税金19亿元,同比增长20.9%,占区域规模工业上缴税金的75.4%,占区域工业上缴税金的48.5% 。其中千万元以上企业有34家,5千万以上企业有7家。三是工业行业中九成以上企业实现正增长,重工业生产形势喜人。规模企业中轻工业产值增速达到19%左右,低于规模企业平均增速。以重工业为主的区域工业受国内政策拉动作用明显,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值增速达到30%以上,带动全区工业较快增长。在全区规模工业涉及的30余个行业中,九成以上行业实现了正增长,只有饮料和皮革毛皮制品业为同比下降。行业中排在前五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261.8亿元,同比增长26.5%,高于区域规模工业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占区域规模工业产值的46.5%,行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四是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随着区域工业企业整体生产形势的好转,本区重点发展的光机电、都市、汽车零部件三大产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区域规模企业中三大产业共计完成产值381.7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区域规模工业产值的67.8%,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随着北汽动力总成、博格华纳二期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全区工业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重点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区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完成产值218.6亿元,同比增长24.9%,高于区域规模工业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占区域规模工业产值的38.8%。五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五个开发区完成产值218.4亿元,同比增长25.9%,高于全区增速3.6个百分点,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36.3%。对全区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1%,拉动区域工业产值增长9.1个百分点。随着园区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区域工业增长的贡献程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六是乡镇工业出口较快增长,但仍未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从 5月开始,乡镇工业出口止住了负增长局面,呈现出总量逐步上升、增速逐渐加快的态势。乡镇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22.6%,但仍没达到2007年30.2亿元的出口水平。七是中市属企业仍然是区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市属企业生产形势喜人,全年完成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5%。但利润、增加值、税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企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年底,完成通州区“十二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初稿编制工作。
(金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