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城建系统发扬“团结求实、主动加压、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城建精神 ,努力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各项职能管理迈上新台阶。通州建筑、房地产、建材行业及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确保了城市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全区建筑企业完成开复工面积549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27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2万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37.25%、23.5%和24.2%;完成建安总产值43.7亿元,建筑业产值增加9.32亿元,完成税收2.97亿元,实现利润1.12亿元,分别增长10.1%、16.5%、22.2%和13%。至年底,通州区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 业167家,竣工工程一次合格率99.97%。全区建材业共完成产值12亿元,创利税9000万元,分别增长9%和8%。全年门窗型材生产安装150万平方米,产值达5.5亿元,创税4000万元,继续保持本区作为北京市门窗基地的领先优势。
建筑材料行业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市政府《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在建筑工程中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禁产禁用粘土实心砖的工作得到落实。全面完成本年建筑节能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工作和市级各项工作目标。年内,全区乡镇建设工程新开工面积398.8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1.3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0.04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7亿元。 通州区启动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规模空前,完成朝阳北路道路建设、荟翠南大街工程、大京路工程。外环路局部段 道路建设基本完成,城市次干道路网加密工程正在有计划进行中,怡乐北街、中街建设基本完成;群芳南大街正在施工中;永顺西街道路工程开始拆迁伐树工作;北苑北路、怡乐南街、西上园路、梨园路、卢庄北街、群芳六路等已经设计完毕,部分工程已开始拆迁。乡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采取镇(乡)村投资、区财政补助性投资的方式,已完成计划乡村路建设,实现全区村村通柏油路。公路网络建设不断完善,通行能力不断提高,通州区公路总里程2079公里,其中县级以上公路442公里,乡村级公路1637公里。此外,市政设施养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市政设施养护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施招投标,并建立长效运营机制,为全面推进城市基础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旧城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对南大街、北大街、丝绸城、老土地局、日化二厂西侧、区委区政府、北苑商务区、东里市场8处危改重点地块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协调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搜集整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详细的费用测算,每一地块都建立比较完整的资料库,并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介绍材料。按照广泛接触,多方谈判、严格审核、择优签约的工作方针,积极将危改地块推向市场。
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行耕地占一补一,积极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土地二次详查、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建设用地的审批工作。加强房屋管理,一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小区物业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在加强水质监测和对排污企业监督检查的同时,采取措施确保本区水质不受污染,地下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2003年,通州区卫星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管道工程完成,此项工程采用全国最先进的BOT方式运行的投资项目,投入运行后,通州区卫星城绝大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将得到根本解决。防治大气污染,出台多项控制大气污染措施,使本区的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较好水平,大气质量达到国家级标准,城市环境整体功能明显增强。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实现大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17天,占有效天数的60.6%。年内,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运用“减法”原则,设立减法基金,在城镇中心建区域性公园绿地,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的工作要求,确定轻轨果园站绿地、京宾楼绿地和九棵树绿地三处万米以上的区域性公园绿地,规划绿地建设总占地面积为3.36万平方米,总投资为7408.55万元。年内,建委机关档案目标管理晋升市一级。
(罗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