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三项三年行动计划综合谋划,扎实推动重点工作
一是水环境治理方面。《通州区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一2025年)》共涉及九大方面65项具体任务,其中,运营管理类14项均正常推进;建设类任务51项,已完成3项,正常推进37项,2项任务有调整。
二是供水方面。以《通州区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为抓手统筹全区供水工程进度,定期调度自来水集团、大运河水务公司加快立项和施工进度。市自来水集团已取得副中心自备井置换工程(二期)和副中心供水管网消隐一期工程立项批复,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广渠路东延供水管线工程有序实施;南水北调通州水厂工程一期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
三是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确定实施建筑与小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防洪排涝等各类项目共计96项。目前已完工10项,在建58项,处于项目前期阶段27项,进度滞后项目1项。
二、以河长制保河长治,筑牢水环境治理基层细胞
二季度各级河长巡河11573人次、约30691.3公里;区河长办检查发现水环境问题1111处上半年共补水2100万立方米,增加有水河长130公里。按照市第1号总河长令要求,细化后形成《通州区2024年治水管水责任制重点任务清单》并印发实施。目前,第9项任务中“玉带河洪评”、第11项任务中“智慧水务”、第14项任务中“清管行动”、第18项任务“萧太后河碍洪点位治理”已完成,其余各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
三、应用系统长远治理视角,加速推进重点工程
温潮减河工程已交付土地4565.99亩并完成6634亩地上物腾退补偿协议签订,正在进行全线树木伐移。积极协调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已确定潮白河综合治理(通州段)工程永久占地红线范围等。北运河副中心段堤防加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10%。通惠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已完成总工程量62%。城北、两河水网一期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城南水网(漷牛片区)已完成河道治理约100公里,占总工程量90%,同步推进三大水网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污水处理水平提质增效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一是美丽乡村配套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已确定采用“政府直投+委托运营”模式建设,各乡镇政府已取得区规自分局关于建设方案的复函,已取得部分立项手续。二是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一期)和碧水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二期)等项目已基本明确实施路径。同步实施通胡大街、玉带河大街泵站及蓄水净化池项目。河水管线方面,全区272个美丽乡村污水管线改造村庄,已完成171个村建设任务,55个村在施。市级固定资产投资三批40个村全部进场施工。汛前已圆满完成“清管行动”,并完成10处雨污错接混接点位治理。三是台马地区涉水工作。严格落实市领导要求,两区领导高位多频次调度,与市水务局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加快落实《亦庄新城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在共同推进规划设施建设的同时,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区域污水治理难题。
五、科学谋划一张供水网,保障城乡供水系统完备
供水方面。《通州区2024年-2025年供水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专题会审议,区水务局将会同区发改委、规自分局推进项目落地。一是南水北调通州水厂建设。市水投集团与大运河水务已签订水厂一期股权无偿划转协议并完成职工安置等工作。7月1日区政府和市自来水集团签订《北京市南水北调通州水厂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由市自来水集团开展水厂二期立项工作。二是供水管网完善。积极协调大运河供水公司编制通州区南部乡镇供水管网完善一期工程方案并多渠道筹措资金。万盛南街供水管线入廊工程已完成73.6%。三是农村用水计量。强力推动《通州区农村地区“一户一表”安装及计量收费工作指导意见》印发实施,并建立周调度机制,各乡镇已开始推进,19个村已实现计量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