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8年预算情况说明

来源 : 区安监局 发布时间:2017-12-20

一、部门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主要职责

1、机构设置。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京办字[2009]30号)和《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通政发[2009]29号),设立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内设5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法制科)、综合管理科(职业安全科)、监督检查科、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科、宣传教育科;下属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

2、部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区的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办法、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编制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分析、预测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安全生产信息;协调解决本区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2)承担本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依法行使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安全生产工作,通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并组织综合考核工作。

(3)承担本区机械、冶金、轻纺、建材、烟草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4)承担本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准入管理责任,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烟花爆竹零售许可及监督管理工作。

(5)承担本区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负责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依法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6)负责组织本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组织本区一般等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7)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本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综合管理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分析工作;承担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8)依法监督检查本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统称"三同时")情况。

(9)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

(10)负责组织本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协助市安全监管局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的考核工作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考核工作;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11)承担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

  (12)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人员构成情况

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政编制 11人,实有16人;工勤编4人,实有3人;参公事业编64人,实有55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人,实际有10人;聘用人员10人。退休人员共11人。

(三)本预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

1织密安全防范网络,全力做好副中心安全监管

持续深化“安委会统筹调度、安监部门综合监管、纵向依托行业、横向立足属地”的安全监管模式,有效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监管力量,构建全面覆盖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积极发挥专职安全员前沿关口作用,全面提升属地及重点行业部门的监管能力。进一步依托村、社区安全生产巡查员和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延伸安全监管触角。同时,继续立足副中心“首善标准”,有效调配全区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向副中心建设倾斜,对全区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地下管线、商务楼宇、人密场所等重点领域继续开展全覆盖、高频率、深层次的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全力护航副中心建设。

2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构建全方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我区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落地生根。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以全市出台《安全生产督察工作意见》为契机,依靠区安委会平台和综合监管手段,固化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督察巡查等有效措施。继续坚持“安全生产个性化考核”等有效机制,细化分解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着重突出个性化定制和过程动态考核,督促行业部门落实“三个必须”和属地的监管责任。综合运用好“一企业一标准、一岗位一清单”试点、安全生产“红黑榜”、“双公示”信用体系建设、公开警示曝光等载体,推动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立足非首都功能疏解,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将安全生产工作与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深度融合,持续加大对“散乱污”企业、村级工业大院及城乡结合部地区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于安全生产隐患严重、安全生产条件差的企业,积极联合相关行业部门和属地政府对问题企业对其采取“两断三清”,彻底铲除滋生安全隐患的土壤。同时,进一步抬高安全生产验收标准,严控问题企业复产,通过严厉的行政手段倒逼企业逐步清退或者转型升级,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控。此外,定期对已退出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经营(有储存)企业开展“监管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

4深化风险排查评估,着力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持续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依托副中心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成果,健全完善全区安全风险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绘制安全风险电子地图,出台全区安全风险管控办法,着力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到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到位、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到位、安全教育培训到位的风险防控格局。认真落实《通州区关于开展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7大方面18项重点任务,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同时,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应对灾难试点建设,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各应急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努力提升京津冀处置事故灾难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救援时效。

5推动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整体水平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治理的主导作用,进一步用好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手段助推安全生产工作。另一方面,增强社会治理的调节功能,在全区持续实施安责险制度,逐步实现交通运输企业、工业企业、商品批发市场、文化娱乐场所、星级宾馆饭店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全覆盖。健全安责险事故预防和事后赔偿双重机制,切实发挥安责险助力安全生产工作的作用。持续深化安全文化宣教工作,及时宣传安全生产领域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着力提升全社会安全文化水平。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8年收入预算10280.58万元,比2017年9438.64万元增加841.94万元,增长8.92%。其中:财政拨款10280.58万元,比2017年9438.64万元增加841.94万元;统筹使用结余资金安排预算0元,与2017年持平;其他资金0元与2017年持平。

三、支出预算说明

(一)基本支出预算1701.22万元,占总支出预算16.55 %,比2017年1392.51万元增加308.71万元,增长22.17%。

(二)项目支出预算8579.36万元,比2017年8046.13万元增加533.23万元,增长6.63 %,增加原因主要是专职安全员人员增加。部门预算项目主要为机关服务和安全监管监察专项经费。

(三)上缴上级支出“无”

(四)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无”

(五)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无”

部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2个所属单位。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6.08万元,比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0.73万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无”,出团组数0,人数0。

2、公务接待费。2018年预算数4.23万元,与2017年预算数持平,预计公务接待批次0,人数0。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018年预算数1.8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18年预算数0万元,与2017预算数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8年预算数1.85万元,比2017预算数2.58万元减少0.73万元,主要原因是公车改革导致车辆减少。

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政单位以及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10280.58万元。

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说明

2018年,填报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16个,占全部预算项目16个的100%。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预算8579.36万元,占全部项目支出预算的10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8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预算

政府采购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18年,政府采购预算金额192万元左右,包括安全生产教育73万元,安全生产普查90万元,安全生产月与咨询日17万元,安全生产表彰大会2万元,应急救援器材更新10万元。

附件:北京市通州区安监局2018年度预算公开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