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一张清单”无事不扰机制。坚持PM2.5达标与企业绿色发展并重,将市级考核指标细化为“含绿量”企业评价指标,目前新增“绿色企业”36家,占比26.1%,较2024年底提高10.3个百分点;制定并动态更新《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对清单内企业实施“非必要不打扰”,建立污染源分级分类监管规则,对高、中、低风险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低风险企业原则上只开展非现场检查,目前非现场执法检查占比73.82%,问题发现率34.97%。
2.推行“一支队伍”综合查一次。整合固定源、移动源、专项执法任务,制定年度执法清单,实现“一支队伍、一次进门、全面体检”,建立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查”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减少企业迎检时间,严格实行年度执法计划备案制度,除突发事件外,未列入计划的检查一律不得开展,坚决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3.完善“一把尺子”包容审慎体系。制定《包容审慎执法清单》,对轻微违法企业实施“首违不罚”,目前符合相关规定免于行政处罚的案件共46起,不予处罚金额359.8万元;推行“生态损害赔偿”模式,对符合条件涉案企业开展生态环境替代修复;建立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制度,明确“谁处罚、谁公示”责任,实现阳光执法。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