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分治”到“共治”。深化“双源”融合,完善固定源、移动源统一调度机制,实施污染源分类分级管理,以网格监管模式,解决监管“盲区”或重复监管问题。每月开展固定源+移动源监管系列培训,从法律法规、执法要素、典型案例等内容入手,通过“理论教学+现场实操”开展全方位、全要素教学,提升“双源”执法能力。建立执法效果评估机制,评估内容包括台账更新、检查覆盖率、移动执法得分等9大项,以便及时调整执法方向。2.从“缺位”到“补位”。强化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执法、环境监管“三监”联动,联合开展污水处理设施专项“零点行动”,依托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平台,缩小监察监测范围,对污水厂开展现场监测、隐患排查和管理指导,严厉打击偷排污水和非达标排污行为,为环境执法提供有效支撑。今年以来,共开展“三监联动”联合检查11次。3.从“人工”到“智能”。利用热点网格、重点源自动监控系统等平台对全区54家重点源企业、1300余家餐饮企业、100余家工业企业、171家污水处理厂站、604家固体废物产生单位以及84家施工工地开展非现场在线巡查。通过在线核查报告、现场排查问题、远程指导帮扶等举措,深入开展以排污许可“一证式”为抓手的证后监管,累计检查排污许可单位249家343次,发现问题113个。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