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三夏”攻坚战:火力全开,丰收在望!

日期:2025-06-18 13:39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
字号:        

当下正值“三夏”关键时期,为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秋粮丰产丰收,通州区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全面推进“三夏”各项工作,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画卷正在通州大地徐徐展开。

统筹部署,明确“三夏”重点任务

6月16日下午,区农业农村局召开了2025年“三夏”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由闫怀征副局长主持,区推广中心、植保中心、农机中心、种业中心、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及种养殖管理科负责同志现场参会,10个涉农乡镇及运河惠农公司相关负责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会。

会前,我局发布了《2025年通州区种植业三夏工作意见》。会上,闫怀征副局长根据《意见》对“三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着重强调四项重点任务。其一,抢抓农时,确保小麦颗粒归仓。抓好6月12日至27日的收获窗口期,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其二,贴茬抢种,提升夏播质量。小麦收获后,立即推进夏播作物贴茬直播,做到抢时、抢墒,适量、适深,力争在6月25日前完成夏播。其三,强化夏管,搭好丰产架子。春播作物种类多、播种持续时间长,苗情差异大,夏管至关重要。要根据不同作物所处的生育时期和特点,因苗、因墒、因天分类施策。其四,安全生产,落实主体责任。“三夏”期间农机作业频繁,人员流动大。提醒田间作业务必留意农机安全,遵循操作规范,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生产要素

1.关注备肥动态,推广科学施肥

综合肥料门市系统数据和走访情况,目前我区化肥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供应正常,价格稳定,能够满足“三夏”备肥的需求。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多次走访粮食种植大户,因地因苗指导施肥,利用现有水肥一体化设备,宣传引导施用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2.加强农药管理,推进绿色防控

区植保中心依托8家植物诊所,积极开展绿控技术推广问诊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具绿色处方单约900份,辐射带动面积1.98万亩次。同时,集成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多管齐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粮食作物高效高产。

3.精准预测预报,强化应急防控

全区设立47个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监测点,紧密跟踪农作物病虫草鼠动态变化,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防控工作。上半年共发布简报15期,其中“三夏”期间发布4期,短期预测准确率90%以上。此外,区植保中心于5底前全区重点区域发放应急防控物资480公斤,预计覆盖防控面积3.5万亩,有效防止重大迁飞性害虫危害夏玉米生产

4.严格种子监管,保障用种安全

区种业技术服务中心将35个玉米种子抽检样品送至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进行纯度、真实性、转基因检测,结果全部合格。4月底,在田间进行玉米品种种植验证,目前出苗长势正常。通过严格抽检和种植验证,确保“三夏”期间农户使用合格、安全的种子,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质种源。

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全面加强转基因执法力度。一是加强研究试验监管。对辖区4家农业转基因研发单位进行全覆盖执法检查,全程监管试验。二是对转基因品种试验种植监管,严格落实转化体试验备案制度。截至目前,未发现转基因方面相关违法行为。

强化管理执法,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1.农机装备准备充足

各农机服务组织及各乡镇为“三夏”工作准备小麦收获机100余台套,播种机、粉碎机、整地机械160余台,配套拖拉机160余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2.机收减损检测工作

6月13日,区农机事务服务中心检测小组前往梨园镇大稿村地块进行机收损失率采样、检测工作。后续将随小麦大面积收割,陆续对各乡镇小麦机收损失进行检测。

3.加强农机安全检查工作

6月6日起,区农机事务服务中心安全检查组先后深入漷县镇等6个乡镇的10余家农机服务组织,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1人次、车辆11车次,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4.加强农机安全执法工作

6月9日至30日,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农机安全执法专项行动,聚焦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机作业安全。同时,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主题,多形式宣传农机行政处罚相关法律法规,定向培训农机作业人员52人次,组织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材料750份。

在通州区农业农村局的有力组织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三夏”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丰收的希望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