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三量齐升”
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日期:2024-03-28 17:32    来源:区科委

分享:
字号:        

区科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三量齐升”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区科技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职责,认真抓好落实。

北京市通州区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227           

(此件公开发布)   



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三量齐升”

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3+1主导功能建设,切实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推动科技创新资源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这一重大课题,落实好区委区政府11311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以推动科技创新资源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为主线,以加速集聚高水平创新资源要素为先手棋,以贯通创新链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和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为重要保障,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把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原则

坚持补齐短板抓创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六大产业领域梳理科技创新短板,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关键“瓶颈”问题,构建具备前沿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创造的创新策源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坚持市场主导育动能。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跨领域、跨行业深度交叉融合,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育,做大新动能底盘。

坚持赋能发展助提升。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科技创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五个示范区”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

坚持改革创新激活力。深入落实科技创新领域“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工作目标

2026年,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作用凸显,新场景应用示范效应明显,区域科技创新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国际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初步建成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城市科技创新高地。

1.吸引一批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一批国家级、市级创新资源落地。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突破。重点行业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体系初步完备,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承接能力进一步提升。集聚成长一批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家、企业家、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2.产出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全区R&D相比2023年力争实现倍增,强度达到4%。在数字经济、现代种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和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科技赋能产业创新的效果更加明显。

3.孵化一批高精尖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现代种业六大产业特色发展,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智慧城市、元宇宙等特色领域,现代金融重点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领域,先进制造重点发展医产协同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重点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园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4.打造一批区域协同新典范。推动一批中心城区重大创新成果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转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取得新突破,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生态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产业互促发展,力“两翼”齐飞新格局显现。

5.形成一批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争取一批重大突破性政策或先行先试改革举措落地,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更加自由开放的创新制度环境,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实施促进创新五大行动

(一)实施创新资源聚集提“密度”行

1.加大高水平创新平台落地建设。加快推动中国信通院的国家ICT技术产业创新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中医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农业微生物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积极争取和吸引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市级科创平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布局发展,形成多元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到2026年,争取1-2家国家级科创平台落地,国家级创新平台总量突破10家,市级创新平台达到60家。

2.加快提升创新资源运行效率。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州中心、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强化承接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涌现一批高水平标志性科技成果。鼓励区内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到2026年,校企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达到18家以上,形成一批引领创新的重要科技力量。分级分类支持区内存量创新资源提升运行效率,通过政策引导和服务跟进等举措,加大增量资源引进力度。引导区内各类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资源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多方面提升聚焦信息安全、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合作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组织。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张家湾设计小镇、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等重点产业承载地,统筹谋划布局一批成果转化基地、检验检测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每年引进和培育创新平台5家左右

3.强化科技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支撑。深入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大力吸引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围绕六大产业领域,以企业创新需求为根本,坚持动态引进、重点培养原则,推动人才向重点企业集聚,服务企业引进人才不少于100人,提升企业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加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提高企业高水平研究人员比例。建立科技项目对人才成长持续支持机制,支持一批学术带头人、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实施科技创新人才资助计划,每年支持30名左右杰出青年和10个左右优秀创新团队。做好创新人才服务保障,统筹落实好研发扶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人才服务各项政策。

4.打造高质量科创企业“雁阵”积极承接央企二、三级企业和市属企业总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鼓励龙头企业研发创新、场景开放和成果转化,进一步释放其创新活力,发挥其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规升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加大对科技企业的创新服务,精准施策加快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一批高科技含量和高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成为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突破1500“小升规”、“规升强”企业累计突破6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00家左右。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清单,核心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每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50家以上。建立企业上市重点培育库,对意向上市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到2026年,力争区内上市挂牌企业超过40家。

(二)实施科技辐射带动增“强度”行

1.完善全链条科技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全力壮大研究开发、工程技术、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产业规模,提升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效能,聚集科技中介机构等优质服务资源,全面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利用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交易平台,开展科技成果验证评估、信息发布、共享、推介、投融资等技术转移一体化服务加大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引进培育力度,推动技术转移资源、信息、经验共享和扩散。

2.加速打造区域协同创新“桥头堡”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三城一区”差异化协同,优化合作模式。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搭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工作交流平台;围绕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与北三县在中试孵化环节、制造环节和配套服务环节加强协同,探索应用场景需求共享发布、企业技术能力共享对接、供需对接活动共同组织等协同工作机制。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等加强全球研发布局,打造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京港交流等活动,服务科技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3.聚焦城市科技加快应用场景“数字赋能”。紧扣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要求,在北投台湖产业园、信创园、演艺小镇等重点区域,推动数据先行区管理服务中心、智能算力中心、数据训练基地、数据总部基地等建设项目落地,加快推动金融数据专区、文旅数据专区建设和应用,助力数据要素产业生态聚集。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总体布局,推进“数字+”智慧之城场景落地,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和基础设施,搭建北京城市副中心智能建造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张家湾设计小镇加快未来设计园、环球建筑科创中心等智能建造重点园区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领域数字服务及智能产品供给能力,持续聚焦数字化社区、智慧交通、智能行政办公、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建造等领域打造不少于30应用场景推进“数字+”文旅之城场景落地,围绕智慧大运河、数字城市绿心、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地建设不少于15项场景项目,重点承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机械数控、服务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推进“数字+”宜居之城场景落地,着力推进城市能源清洁化利用、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集成与应用,加快推动近零碳示范园区、虚拟电厂、高效能源网储荷弹性电网等不少于15项场景落地。

(三)实施企业科技创新拓“深度”行

1.科学凝练重大科技创新需求。立“企业出题、政府搭台、揭榜挂帅、项目落地”工作机制,聚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强化最终用户需求导向,采取技术甄别、深度咨询等方式挖掘企业需求,整合区内外一流科技创新资源,持续组织实施高水平科技攻关项目,以技术突破促进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打造。试点推广医产协同中心模式,组织更多嫁接企业、医院需求和资源的临床试验服务平台。

2.组织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任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落实全市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部署,在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补齐重点产业技术薄弱环节和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等方向上强化布局。探索“揭榜挂帅”创新机制、“赛马式”资助制度、“里程碑式”考核制度,鼓励骨干科技企业牵头,联合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优势主体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攻关任务。以数字化赋能为主线,以场景驱动新兴技术创新为引领,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方式,与高等学校、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加速迭代和成果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重大专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缩短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进入产业链、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3.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重点聚焦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现代种业等六大重点产业领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绘制产业布局版图,推动特色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张家湾镇、西集镇依托设计小镇、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引入设计与城市科技、元宇宙、网络安全产业资源,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于家务乡依托国际种业园,重点发展现代种业。漷县镇布局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运河商务区聚焦现代金融和商务服务产业。文化旅游区重点集聚文化旅游产业。

4.前瞻布局推动未来产业新赛道突围。紧盯未来信息、未来健康和未来能源发展前沿,支持加强底层技术和硬科技研发,丰富完善应用场景,依托重点区域,培育、引进300家以上生态链企业,加速构建未来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面向未来信息通信和先进计算需求,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细分产业,加快引进绿色算力中心、虚拟仿真平台、数字孪生孵化器等设施平台,积极推动未来信息多领域渗透,助力我区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未来生命健康和医疗需求,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等细分产业,持续构建“医、教、研、养、康”全产业生态体系。面向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重点发展新型能源系统、先进储能等细分产业,积极打造低碳零碳示范园区,鼓励“新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四)实施创新创业服务延“广度”行动

1.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载体底座。积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融通对接,支持跨区域共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实体。推动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数字孪生孵化器。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设专业化孵化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类创客群体有机结合,加强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创业资源导入和培育。引进或培育市级孵化器不少于2家,引导孵化器(众创空间)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打造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2.研究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基础性、开放性和公益性导向,突出跨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征,搭建一批服务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概念验证、测试检验、小批量试制、中试放大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加快补齐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短板。强化面向中小科技企业的数据验证、工艺优化、中试产品设计、样品生产、小批量试制、技术和产品鉴定等专业化服务功能。推进中试平台和测试平台开放共享。

3.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品牌影响力。聚焦高精尖产业发展与文化科技交流,开展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系列赛事、中关村论坛相关活动等品牌活动。重点围绕元宇宙、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作用,举办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产业号召力的行业活动,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活动品牌影响力。每年举办科技创新、产业招商等各类活动不少于30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举办以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为代表的重大科普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科普全媒体智慧传播,不断丰富科普传播渠道,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新增科普宣教场所15个左右,开展科普进基层活动150场左右。

(五)实施科技营商环境升“温度”行动

1.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争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的系列措施及配套政策向北京城市副中心复制推广,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改革政策红利,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市级先行先试政策在我区落地。主动探索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科技服务机制,营造高水平科技营商环境。

2.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优化为企服务。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本领,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对科技服务人员素质要求出发,重点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先进地区促进科技创新经验、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动态等,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干部上讲台”等形式学习,每年开展各类形式的学习活动不少30场。锤炼“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工作作风,紧扣全年科技创新各项重点工作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责任、时限“三张清单”,推行台账式调度、全周期推进、销号式落实;运用好对标学习成果,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服务模式和监督手段等方面对标先进、创新探索。全力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践行“有事必到,无事不扰”等服务理念,探索建立“持续跟进、及时更新、靠前服务、全链覆盖”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服务体系。

3.创新优化科技招商工作体系。结合全区“四个一”招商工作机制,面向科技创新领域,由产业主管部门牵头做好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现代种业六大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探索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招商特色路径。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招院引所有机融合,理顺“外联内合”体制机制,加速招引一批科技人才项目、科技产业项目、创新平台项目。进一步高效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应用场景招商育商工作机制,到2026年,面向社会发布应用场景不少于30项,为重点引进企业配场景30项以上。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式”服务,创新伙伴关系企业达到30家。借助协会和专业机构力量,吸引全球招商合作伙伴,探索构建国际化科技招商网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建立由分管区领导挂帅、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推动形成行动计划落地实施的强大合力。

(二)抓好任务落实。坚持项目化实施、清单化管理,明确推进措施、完成时限,制定台账,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做好动员宣传,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方力量高效联动的格局。

(三)完善多元投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保障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四)加大政策支持。围绕战略科技力量、新型研发机构等重点创新主体加强组合式支持,探索开展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应用场景、人才引育、空间保障等一体化配置。对承担各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转化的创新主体,“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加强服务保障

(五)强化考评监督施行动计划“月度监测、季度调度、年度考核”,每年向区科技领导小组汇报行动计划年度进展情况,确保工作压茬推进、目标按期完成。加强对科技资源引入、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的评估监督,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重点任务进行调整,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