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机构设置、主要职责
根据《关于核定北京市通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机关机构编制的函》(京编办事【2004】72号),同意北京市通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机关列为区级群众团体机构,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主要职责是:负责所属文艺家协会的联络、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组织、推动本地区文学艺术活动的开展。根据《关于北京市通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设立综合科的批复》(通编办【2012】105号),同意设立综合科为正科级内设科室。无下属预算单位。
(二)人员构成情况
通州区文联行政编制0人,实际0人;事业编制5人,实际6人;聘用人员1人。
(三)本预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
1.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1)弘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活动
为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示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艺事业发展,发挥协会文艺特长,以活动形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大运河精神;展现砥砺奋进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故事、新面貌、新情怀。
(2)《运河》杂志、《运河文库》
2.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建设指标活动
(1)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工程;
(2)运用宣讲报告、专题展览、文学作品等形式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
(3)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围绕“文明实践活动”、“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三大主题,开展文艺活动。
(4)组织文艺志愿者到通州区中小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进校园活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通州文联微信公众号
拟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聘请专业新媒体公司进行技术支持,运用新媒体手段,打造宣传、展示文联系统风采的新窗口、新平台。
4.协会会员文艺专业素质能力提升项目
(1)思想政治提升。
(2)业务能力提升。
5.各文艺家协会换届工作
6.法务服务
7.临时性工作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23年收入预算247.44万元,比2022年213.5万元增加33.94万元,增长13.72%。其中:本年财政拨款收入247.44万元,比2022年213.5万元增加33.94万元;本年其他资金收入0万元,与上年持平;上年结转结余资金0万元,与上年持平。
三、支出预算说明
(一)基本支出预算209.44万元,占总支出预算84.64%,比2022年173.5万元增加35.94万元,增长17.16%(原因:人员增加)。
(二)项目支出预算38万元,比2022年40万元减少2万元,减少5%,减少原因:按照政策要求调减。部门预算项目主要为“文联活动”、“文联活动——《运河》杂志”,均为文化和旅游支出。
其中:
1.事业单位经营支出0万元。
2.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
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四、“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通州区文联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0个所属单位。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2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12万元,与2022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持平。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23年预算数0万元,与上年持平。
2.公务接待费。2023年预算数0.27万元,与上年持平。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023年预算数1.8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23年预算数0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3年预算数1.8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加油0.5万元,公务用车维修0.8万元,公务用车保险0.4万元,其他0.15万元。与上年持平。
五、其他情况说明
(一)政府采购预算说明
2023年区文联政府采购预算总额5万元。
(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说明
2023年区文联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总额0万元。
(三)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
2023年通州区文联1家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7.22万元。
机关运行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说明
2023年,区文联填报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2个,占本年预算项目2个的100%。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预算38万元,占本部门全部项目支出预算的100%。
(五)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无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预算。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2年底,通州区文联共有车辆1台,共计18.73万元;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共计0万元;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的专用设备0台(套),共计0万元。
预算: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事前绩效评估:指在预算编制时,财政部门根据部门战略规划、事业发展规划、项目申报理由等内容,通过委托第三方的方式,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项目实施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预算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绩效评价: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中,绩效目标的设立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的工具和手段,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是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政府采购: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强化预算约束的有效措施。
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财政监督:指财政部门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或个人涉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权益以及其他有关财政管理事项进行监督,对其合法性进行监控、检查、稽核、督促和反映。
附件:
1.收支总表
2.收入总表
3.支出总表
4.项目支出表
5.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
6.财拨总表
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表
9.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1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11.三公经费支出表
12.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财政拨款明细表
13.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14.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