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础,最大限度摸清底数。发挥区级就业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作用,通过数据共享、电话询问、基层摸排、走访入户等手段,与有就业意愿及创业失败的毕业生普遍建立联系,“说清”辖区毕业生就业状况,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截至目前,通州区初次未就业毕业生1267人中,已就业660人,未就业607人,完成52.1%。
把宏观,层层传导压力协同开展。成立通州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建立“周分析、月调度”工作机制,听取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及时反映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对街道、乡镇制发《通州区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登记表》,了解所有毕业生就业动向、就业需求及无就业意愿原因。
挖岗位,护航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聚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组织区教委、区卫健委面向毕业生公开招聘,拟招聘415个岗位。在乡村振兴协理员招录47人的基础上,结合前期摸排情况,紧盯岗位开发,与区民政局多次沟通并召开会商会,在第一批通州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的360人中,拿出不低于25%比例的人员名额,即90个人员,定向招聘本辖区高校毕业生。
重服务,最大限度提高精准度。对有公共就业服务需求、提升社工考录岗位指导需求、有档案服务需求、有创业服务需求的毕业生,集中推介求助途径、招聘渠道、服务机构和政策清单,解读招考要求、报名注意事项、报考技巧等内容,现已接收2022届高校毕业生档案1257件。
抓宣传,推进就业政策广泛知晓。通过“通州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及时对用人单位招用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就业见习等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与北京物资学院、嘉华学院等5所学校进行座谈交流,针对学校不同情况,进行政策精准宣传匹配。截至目前,辖区户籍毕业生实现就业率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