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2022年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日期:2022-07-12 10:28    来源:区城市管理委

分享:
字号:        

为落实市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任务要求,我区以提升居民自主分出率为重点,着力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二季度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二季度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统筹部署,明确目标。由主管区长王翔宇副区长组织召开2022年度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议,明确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效果、促进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养成为目标的36项工作任务及区级考核通报管理机制,并邀请市城市管理委牵头处室对各部门、街镇垃圾分类管理领导及各社区、村庄、物业管理责任人开展全面培训指导工作,压实基层管理责任。同时区城市管理委印发《2022年度垃圾分类工作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方案》,坚持每两周组织一次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例会,通报和点评各方面问题,截至目前例会已经召开180次,完成市级示范小区创建114个,商务楼宇15个,示范单位463家。

二是稳固执法成效,强化精准执法。启动2022年度第二轮“城管执法精准进社区”专项执法检查全覆盖。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分类基础薄弱、12345群众诉求高发、舆情曝光等问题多发的居住小区(村),安排专门的执法力量重点在双休日、节假日早、晚投放高峰期间开展工作,持续加大对不正确分类投放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形成执法震慑。截至二季度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共计立案4611起,处罚512650元,其中个人立案4458起,处罚77050元。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日常检查指导,二季度共开展检查1265次,发现问题27816件,主要集中在桶站使用不规范、公示牌不合格、桶站周边不洁等问题,下发检查通报3122件,督促指导各属地及时整改。

三是坚持以民为本,推动定时定点分类模式。区指挥部深入指导,组织相关街道乡镇主动对接社区物业和居民,加强沟通协商,宣传讲解定时定点分类模式必要性,根据居民反馈制定合理的投放时间,逐步提高落实定时定点分类模式的居住小区覆盖率。配合“技防+人防”值守模式,强化源头分类引导,促进居民自主分类投放习惯逐步养成。

二、取得成效

一是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当前全区分类设施建设规范,设施达标率较高,居民投放便利。依据《统计报告-2022年第一次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及现状调查报告》调研发现,我区90.5%受访居民表示所在小区设置了明确分类的垃圾桶、固定垃圾桶站;84.5%受访居民表示所在小区桶站摆放规范、垃圾投放便利,市民满意度较高。本年度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指挥部自查全区桶站“四有”建设达标率达到72%。

二是我区市民分类意识逐渐养成。当前全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分别为98.2%和99.6%。99.6%的被访居民能够自觉完成厨余垃圾分类,63.6%的居民能够遵守破袋投放厨余垃圾。我区居民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保持在18%以上,在市级考核中为满分,成绩较为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推进落实小区内“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坚持以民为本,加强与居民沟通,制定合理的桶站开放时间,并采取“一小区一固化”的工作原则,各小区因地制宜,以覆盖80%以上居民投放为标准,确定小区居民高峰投放时段。同时利用社区议事厅等协商机制,统筹兼顾居民个体意见,平衡好“接诉即办”和生活垃圾分类两项工作。

二是试点先行,探索建立管理与执法衔接工作流程。一方面将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等要求写入小区居民公约,纳入居民自治议程。另一方面,扩大社区法制宣传范围,借助“人防+技防”管理措施,对居民投放行为精准识别,通过非现场取证,对小区居民实现精准分类,对长期不分类的居民有针对性的推进社区管理和城管执法的衔接。

三是完善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针对驿站空置率高的问题,与住建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引导物业与中转站运营企业协作,将业务管理范围向小区驿站延申,承担起驿站运营工作。做到“点”与“站”的统一管理,有效发挥驿站回收功能,从小区源头打通可回收物的回流路径,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目标。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