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居住小区实际情况,实施“密闭收集投放站+流动收集+全时段驿站”模式,即:撤销各单元楼门前垃圾桶,按照300-500 户、服务半径不高于 70 米的标准设置密闭分类投放站,安排专人提供分时值守引导服务;针对规模较大的小区,分时指导时间外,作业人员使用电瓶车载四品类分类桶,循环分类收集居民投放的垃圾;各居住小区设置一处垃圾暂存点,全品类投放分类驿站实施 24 小时值守服务,保障居民在任何时间均可分类投放各类垃圾。各投放模式均对居民分类行为给予积分奖励,全区统一“潞晓分”精细化管理前端统筹积分规则,实现数据统一管理。截至目前,完成 773 处密闭投放站、194 处全时驿站(兼暂存点)建设,788 辆流动收集车实施分类收集,2319 名值守人员提供分类引导服务。同时,积极推进“两书一清单”工作, 各物业单位签订责任书、居民签订公约承诺书、下达阶段性任务清单,并给予公示,力争 6 月中旬完成全部居住小区撤桶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