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一季度“两区”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188个 重大产业纷至沓来 总部经济独领风骚

日期:2024-04-12 09:15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分享:
字号: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迭代升级、通州区跨区域政务服务协同创新经验、新建楼宇住所证明新方式等十项副中心制度创新经验向全国、全市复制推广,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生态逐步形成,ESG产业研究探索全市领先,重点业态在副中心蓬勃发展……昨天下午,在北京市“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展示会客厅召开的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城市副中心交出了一份“两区”建设阶段性成绩单,以最新发布的《通州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为重点,向社会各界描绘了下一阶段“两区”建设的闪亮发力点。

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副中心

通州区运河商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通州区“两区”办第一副主任张逢介绍,“‘两区’项目库建设以来,共入库项目1938个,推动落地1359个。其中,今年一季度新增入库项目188个,落地项目172个,全市排名第3。”

值得关注的是,在“两区”双重驱动下,城市副中心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牵引,引领产业集聚更加有力。

总部经济特色更加凸显,三峡集团、中石油、中国电力、中国建筑等央、国企相继落户,首旅集团、华夏银行等市属国企总部开工建设。金融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城市副中心首家全国性保险机构设立保险科技子公司阳光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市首家基础设施建设私募基金管理人等首创性项目落地,“全国股权系统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城市副中心服务基地”启动建设。

商务服务领域蓬勃发展,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为财富传承提供专业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律所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全球著名的ICT市场信息咨询机构IDC咨询等落户,全球化法律服务机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

绿色金融生态进一步形成,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完善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启动“千亿绿钢”行动,发布国内首个整合“标准认证+生产采购+金融扶持”功能的标准化碳链平台;全国首笔“京行碳e贷”、全市首笔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全市首支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全国、全市首创性绿色业务顺利开展。ESG产业研究探索全市领先,打造ESG领域副中心发展样板,发布全国首个基于成本内化与社会贡献的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成立全国首支ESG主题股权投资基金——副中心ESG基金。

更全行动计划促科技创新“三量齐升”

在科技创新领域,区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本禄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三量齐升”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副中心未来三年将实施创新资源聚集提“密度”、科技辐射带动增“强度”、企业科技创新拓“深度”、创新创业服务延“广度”、科技营商环境升“温度”等五大行动。计划还明确细化17项具体措施和5项保障举措,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

按照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重点实施促进创新五大行动。

一是创新资源聚集提“密度”行动,加快推动信通院国家ICT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北大人民医院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市级高水平创新平台落地建设。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资源运转提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引进、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支撑效能明显增强。高质量科创企业“雁阵”效应明显,一批高水平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承接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科技辐射带动增“强度”行动,扶持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加大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引进培育力度,完善全链条科技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科技服务产业规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推动一批中心城区重大创新成果在副中心落地转化,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产业互促发展,加速打造区域协同创新“桥头堡”。聚焦城市科技加快应用场景“数字赋能”,紧扣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要求,加速数据要素产业生态聚集,“数字+”智慧之城、文旅之城、宜居之城等一批数字场景标杆示范作用凸显。

三是企业科技创新拓“深度”行动,整合区内外一流科技创新资源,科学凝练企业重大科技创新需求,持续组织实施高水平科技攻关项目。主动服务国家、市、区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补齐重点产业技术薄弱环节和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等方向上强化布局。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支持重点产业、特色园区集群化发展。紧盯未来信息、未来健康和未来能源发展前沿,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新型能源系统、先进储能等细分产业,前瞻布局推动未来产业新赛道突围。

四是创新创业服务延“广度”行动,积极引导支持京内高校院所、企业共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实体,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建设,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载体底座。研究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试平台和测试平台面向中小科技企业开放共享,重点行业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体系初步完备。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中关村论坛相关活动等交流频次增加,科技创新活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五是科技营商环境升“温度”行动,积极争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的系列措施及配套政策在全区复制推广,主动探索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科技服务机制。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企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本领和综合素质得以锻炼。充分利用全区“四个一”招商工作机制,进一步高效实施城市副中心应用场景招商育商工作机制,主动探索城市副中心科技招商特色路径,全方位创新优化科技招商工作体系。

更新方案细分75项任务举措

为进一步拓展外商投资准入范围,积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紧抓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线,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城市副中心进一步加强“绿色自贸”等品牌建设,立足绿色金融、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健康医疗、ESG等特色产业赛道,完善政策迭代升级,近期正式出台《通州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从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完善公共服务政策环境、强化权益保护机制、健全风险防控体系5方面,提出75项任务举措。

在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聚焦数字经济、健康医疗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旅游服务、专业服务、持续降低贸易成本和壁垒等6个重点领域形成18项细化任务;在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方面,围绕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形成16项细化任务;在完善公共服务政策环境方面,围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创新人才全流程服务管理模式、构建公平透明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形成21项细化任务;在强化权益保护机制方面,围绕打造一流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完善争议解决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9项细化任务;在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方面,提出加强文化、金融、生物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风险防范,建设风险防控协同监管体系,确保重点任务安全有序推进。

更优营商环境让企业暖心、安心、舒心

通州区跨区域政务服务协同创新经验、新建楼宇住所证明新方式等4项案例入选国家级案例,“绿色+”全产业链助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要素联动”重大项目推进保障机制等6项案例入选北京市级优秀案例……自2020年9月以来,城市副中心先后出台自贸试验区通州组团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两区”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经验推向全市乃至全国。

通州区不断延伸企业服务链条,完善政企合作机制,打造“智库事前建议+业界事中监督+体验官事后反馈”政企共治模式,建成全市首个“网上VR诉服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原产地证书打印等多项海关业务进驻政务服务中心。

园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设立运河商务区市场所、税务所,实现区域内税收等基础事项“商务区事商务区办”,建立“运小二”服务团队,打造一站式、多层次、全天候的产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管家式”贴心服务。

不断筑牢人才服务保障,已协助区内20名创新创业人才办理永久居留积分评估推荐函,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引进毕业生实现3个工作日快速办结。

政务服务“自贸通办”稳步推进,副中心与河北省自贸试验区签署政务服务“自贸通办”试点框架协议,实现北京和通州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267项便民服务事项,河北省555项、天津市50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截至目前,依托各类渠道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事项已达1.5万件。法治护航副中心企业行稳致远,启动“‘两区’企业法治体检中心”,发布法治服务保障“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1+3+N”措施、“北京城市副中心100+法律服务产品”及“两区”企业综合法律服务团和专项法律服务团。

城市副中心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成为全市首个获得法治政府示范项目及法治政府示范区两项殊荣的行政区,全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持续位列第一梯队。

新闻发布会上,通州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建华重点介绍了关于法治服务保障“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1+3+N”措施情况。正式启动“‘两区’企业法治体检中心”,重磅发布了法治服务保障“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1+3+N”措施、“北京城市副中心100+法律服务产品”以及“两区”企业综合法律服务团和专项法律服务团。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让企业“暖心”,开展法治体检让企业“安心”,多元防范化解让企业“舒心”,护航副中心企业行稳致远。继续通过拓展惠企服务、强化靶向供给、打造宣传矩阵,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石建华表示,下一步,将全面提升法治服务水平,为副中心企业提供高标准、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以法治之力推动副中心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稳定、公平公正且兼具国际视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通州区律师协会会长王志红介绍了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四项举措:一是通过加强对企业的法律培训,提升其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建立专业化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定制化法律服务;三是积极参与立法和政策及商业秘密保护指南的制定,为商业秘密保护提供法律文件支持;四是成立商业秘密保护联盟,共同推动通州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王志红表示,未来将会与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合作关系,通过成立商业秘密保护联盟、组织商业秘密保护专题会、提供商业秘密保护咨询等举措,促进副中心与北三县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为企业提供更为稳定和可靠的商业环境。

以持续开放回应前进挑战,用政策实利换来企业有感,城市副中心将持续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两区”建设,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