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日期:2020-07-21    来源:区委党史办

分享:
字号:        

【概 况】 年内,通州区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深入实施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现了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美丽通州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细颗粒物日均值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17.9%,同比2015年下降40.5%,在全市排名前列,其他三项污染物均实现较大程度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率为60.9%,全市排名第一;9个出境断面全年水质平均值,实现4个断面达到V类以上水质标准,包括北运河王家摆、杨洼闸,潮白河吴村,凉水河许各庄。其中,3个断面提前1年和2年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北运河杨洼闸达到V类水质,但未达到国家要求IV类要求。剩余5个断面均达到劣V1类,达到年度考核标准。与2017年均值相比,水质总体提升24个水质类别。与2017年均值相比,水质总体提升13个水质类别;与2015年相比,水质整体提升14个水质类别;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率为60.9%,全市排名第一。声环境保持稳定,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7分贝(A),与2017年相比下降0.3分贝(A),与2015年相比下降0.6分贝(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公里计权等效声级为69.5分贝(A),与2017年相比上升0.6分贝(A),与2015年相比上升0.6分贝(A)。完成氮氧化物减排401吨,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2790吨、氨氮减排745吨,分别为年度任务量的101%171%277%。实际消减率氮氧化物7.1%,化学需氧量2.39%、氨氮18.38%,超额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

【各级督查工作】 生态部强化督查实现“四即时”:移交问题即时反馈责任单位办理,整改成效即时现场抽查复核,完成情况即时公开公示,阶段性进展即时汇总分析,完成108个移交问题整改查处,完成9轮次公开公示。以督落实、督责任、督效果、督问题、督整改为主线,下半年开展区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并以“问题检出率”进行属地排名,纳入综合考评体系。7月—12月,检查各类涉气点位1636个,存在问题1007个,立行立改714件,督查件形式反馈293件。完成4次属地排名,区委常委会通报1次季度排名,完成1次绩效中期考评。结合实际适时开展其他专项督查,先后9次开展空气重污染预警检查;扩面人居环境督查,反馈整改问题点位232处;完成环保部扬尘问题约谈通州整改方案的制定上报;配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华北督察局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专项督查;统筹市大气办及媒体反馈扬尘问题的整改与上报。

【中央和市级环保督察整改】 年内,制定通州区市级环保督察整改方案,按月调度、汇总、分析并上报中央及市环保督察整改进展。加强整改工作宣传,利用《通州时讯》、电视台、门户网站,推出整改亮点工作专题周报道70余期次。

【法治信访】2018年,区环保局受理群众投诉举报4145件,同比下降34%。其中,接到“12345”北京市非紧急救助中心1371件,同比下降29%;“12369”环保举报投诉2095件,同比下降29%;局来电投诉举报530件,同比下降53%;北京市网上信访信息系统29,区长信箱5件;来访27件;来信11件;其他渠道77件。涉及水污染投诉412件,大气污染投诉2947件,噪声污染投诉1139件,固体废物投诉24件,辐射投诉60件,其他污染投诉4件。收到群众锦旗2面,“12369”北京市环保投诉举报优秀办理件39件、“12369”群众表扬件1件。

“放管服”改革】 年内,通州区环保局多措施落实“放管服”。按时制定市、区两级建设项目专项工作方案,开展企业建设项目自主验收培训3次,共计302人次;对建设项目监管台账71家全部进行检查,建设项目类立案处罚33起,处罚金额413万余元,有178家企业完成自主验收工作。建立“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双随机”工作机制,加大对列入“黑名单”企业增加抽查比例和频次,完成725家污染源的“双随机”检查工作。其中,265家一般污染源、275家重点污染源和185家特殊污染源。出动执法人员255人次参与“双随机”抽查工作,全部按要求完成抽查及录入工作,并在通州区环保局官方网站完成信息公开工作。

【环评审批】 年内,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一会三函”制度。明确环境准入,对不符合区域产业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兑现各项服务承诺,将审批程序、审批要件一次性告知企业,让企业根据要求一次性完成材料报送。利用网上申报平台,实现“一次网上申报、全程办理”,兑现“零跑腿”,“只跑一次”承诺。营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将报告书、报告表的审批时限由法定的60天、30天缩短为20天、10天;设立综合业务窗口,梳理精简审批要件,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率100%。完成登记表备案项目1792件,同比2017年下降29.7%;完成项目审批153件,同比2017年增长57.7%;完成项目验收55件,同比2017年下降44.4%

推进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有机衔接,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北京市的安排部署,有针对性地从专业角度进行审核。全区核发排污许可证47家,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工业10家,水处理行业22,率先在“京津冀”地区核发锅炉行业排污许可证15家。豆制品行业简化备案管理1家。

【环境监测】 年内,通州区监测3个降尘点,年平均降尘量为8.1/平方千米月。监测大气降水29次,监测12项,报出数据约348个。监测地表水12次,监测23项,报出数据约1100个。13条河流有四条水质类别为V类,其余均为劣V类。区域环境噪声监测范围为36.4平方千米,划分135个监测网格,覆盖面积33.75平方千米;道路交通噪声监测27条路段,总长为29.71千米。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7分贝(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公里计权等效声级为69.5分贝(A),夜间道路交通噪声公里计权等效声级为67.8分贝(A)。噪声监测报出数据约2074个。区级地下饮用水源地监测,监测一眼水井;乡镇级地下饮用水源地监测,监测17眼水井,报出数据约1100个,地下水所有指标均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监测,监测2个村庄,报出数据约312个,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均符合三级标准。

【信息化建设】 年内,通州区环保局环保综合信息化系统二期项目正式开始建设,11月建设完毕,正式投入运行。系统的建设加入了功能区域一张图、决策分析平台等功能,为通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在原有的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基础上,新增2个标准站及185个微观站,扩展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监测因子,为网格化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对接通州公安分局“雪亮工程”平台及通州区网格化管理平台。接入制高点监控、360全景监控、网络云台监控等613200路视频监控摄像头。为环境违法取证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基础数据管理】 完成2017年度环统综合年报,涉及重点调查企业260家,其中工业源192家,同比增加41家;农业源45家,同比减少51家;城市污水处理厂17家,同比减少1家;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场3家,与上年持平;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3家,与上年持平。实现企业数据联网填报、专网审核,大大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完成辖区22家国、市控污染源四个季度数据网上直报工作。

【网格化管理体系】 年内,进一步规范环保网格化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保护网格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贯彻落实;扩大队伍建设,完成460名网格员队伍组建,实现区域监管全覆盖;建立污染源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明确检查、更新频次,动态更新污染源情况,实现精细化监管;累计开展12项培训,1次能力测试,邀请市局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专项培训,进一步强化网格环保监督员业务能力;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明确职责分工及工作要求,按计划对各街镇监管平台使用情况进行通报9次,进一步强化各街镇平台使用及责任落实,按照人员管理五机制强化网格员监督考核;借助综合监管平台,按照“六定”(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程序、定标准)原则,实现“四落”(落格、落人、落责、落单)要求,拓宽问题发现渠道,完善环境问题闭环管理、过程留痕。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的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加强条块联动,着力解决了一批基层长期积压的热点难点问题,累计出动网格环保监督员98500次,上报案件244389件,定点污染源检查104390件,其中检查良好104232件,结案121个;环境保护巡查139999件,其中自处置139274件,结案675个,结案率99.9%

【移动源污染防治】 年内,通州区淘汰老旧柴油车6585辆,完成全年任务的106.3%,淘汰数量为全市第一。做好进京和过境车辆检查和环保核查工作,人工检查柴油车31.49万辆,筛查超标并移交交管部门处罚4.36万辆;进京综检站进行环保核查并发放环保凭证253.28万份,其中柴油车17.24万份;配合各部门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开展路查、夜查执法,检查柴油车5023辆,筛查超标并移交交管部门处罚1601辆;强化重点区域精细化管理,日常监管和专项执法相结合,入户检查柴油车1303辆,环保处罚超标车400辆;人工检查营运性汽油车1823辆,处罚超标车60辆,遥感处罚19辆;巡查检测场283场次,联合质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4次,累计抽查车辆16390辆次,处罚1次。全年移动源环保类行政处罚664件,罚金227.48万元,处罚金额较2017年(184.19万)增长23.5%。累计移交交管处罚4.52万辆,处罚金额904万元。

【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管理】 年内,建立非道路机械登记管理制度,以文旅区、核心区和园林、水务等行业为重点,结合叉车专项摸排,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2473台次,超标撤场清退414台次,发放环保合格登记证1498张,处罚超标机械169台次,161万元(其中低排区内处罚17台,85万元)。

【加油站在线监控改造】 提前完成改造35家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改造工作任务并实现数据联网。先后召开工作培训和推进会4次,签订承诺书35份,约谈进度较慢单位负责人1次。全年累计检查加油站1003家次,检测加油站240家次,处罚15家,检查油库13座次,油罐车12辆次。开展后处理装置非甲烷总烃的专项执法2次,开展油品清净性、非经营性加油站等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5次,检查检测结果均合格,未发现违法问题。

【空气重污染应急】 年内,通州区环保局经修订完善,以区政府名义印发《通州区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全年启动空气重污染应急9次,其中蓝色预警1次、黄色预警5次、橙色预警3次。

【大气污染防治】 年内,出台《通州区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加强进京路口重型柴油车执法。进京路口抽查柴油车32.13万辆、环保检测超标4.55万辆,淘汰量、检查量、处罚量均位列全市第一。全区采取绿化方式覆盖裸露土地总面积710万平方米,100%完成需绿化覆盖裸露土地。全年抽查进场车辆8957项次,发现问题车辆442项次;抽查出场车辆8950项次,发现车辆清洗不到位、车顶未进行全封闭现象515项次。完成116家企业的疏解工作,其中计划台账内的82家全部完成疏解任务,在此基础上额外完成34家企业的疏解工作,完成计划任务的141%。环保、公安开展专项联合执法,移送公安环境违法案件25起,行政、刑事拘留66人,占全市案件36%;联合公安、城管、水务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40余次。

【水污染防治】 年内,水环境目标实现年水质平均值3个断面提前达到考核要求,比生态环境部考核年限提前一年和两年达标。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率为60.9%,全市排名第一。

精细化、信息化创新手段有所成效,石墨烯、二氧化钛光催化水质提升工程有序开展,实现河道水质污染物浓度改善明显,实现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与同期相比提升12个水质类别;全力保障光机电、开发区南区污染物排放精细化管控系统正常使用,集成在线监测大量数据,分析污染物形成区域及变化趋势,发现污染源形成问题7处,促进企业自查自改5家,查处水污染超标排放企业3家,立案处罚2起;制定水污染防治2018年工作各类方案5份,明确各项任务牵头部门,细化任务工作职责及目标;召开各部门污染防治推进会4次,督促协调任务进展3次,制定目标责任书20份,下发督查通知12次,推进治理任务4项,每季度向区政府汇报进展情况,全面统筹推进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按时完成每季度公开区级城镇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与监控预警研究项目,结果为通州水环境承载力处于中承载状态,黄色预警。28个水环境分项指标中,22个指标处于极高或高承载状态,2个指标处于中承载状态,4个指标处于低承载状态(包括农业源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水污染物中的氨氮和总磷)。

开展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4200余人次,检查涉水企业1687家次,涉水立案处罚19起,共处罚金208.058504万元;全年办理涉刑、涉拘案件21起;通州区污染源规范排污口标志牌设置完成160家;更新通州区涉水工业企业台账信息62家。通州区纳入“散乱污”涉污企业台账的企业39家,完成关停取缔38家,完成整改1家。

【饮用水源保护】 年内,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区级1个水厂、乡镇级17个水厂、乡镇级以下3个水厂4个村的环境状况年度评估和分散式农村饮用水水源地9个乡镇169个村的环境状况评估工作。形成四级数据库和《2017年度通州区区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报告》等四份报告,其中区级水源地综合评估得分为99.22分,比上年度提高3.25分,评估结果为优秀。按新地下水标准对各级别水源地的部分水源井进行常规39项,全项93项检测,获得水质数据11598个,同时将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反馈属地政府和有关单位。

【土壤污染防治】 年内,土壤环境治理目标实现土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制定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工作各类方案5份,明确各项任务牵头部门,细化任务工作职责及目标;召开各部门污染防治推进会4次,督促协调任务进展3次,制定目标责任书20份,下发督查通知12次,推进治理任务4项,每季度向区政府汇报进展情况,全面统筹推进全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合市环保局,完成东方化工厂区土壤调查、风险评估、地块修复、风险防控方案等23份成果报告,完成污染地块修复的中试试验。4个污染地块中,2个完成治理修复,剩余2个正在进行修复工程;建立完成环保、规划国土、住建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动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审批职责并向规划国土、住建抄送加强疑似污染地块的函,涉及7处地块。

【危险废物监管】 年内,制定通州区危险废物监管执法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各类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重大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环境执法威慑力。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规范收集、运输和安全处置危险废物,推进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全年立案处罚96起,处罚金额146.56万元。

【辐射环境安全监管】 通州区有涉源单位9家,放射源一类532枚,二类3枚,三类2枚,四类18枚,五类20枚,以科研机构及固定式源为主,没有放射源野外作业的风险,二类射线单位17家,二类探伤装置35台、医用及科研二类设备6台,三类射线单位63家,二类射线单位以工业固定式探伤为主,三类以医院为主。结合实际制定2018年通州区的辐射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责任监管以上,严格落实好日常监管工作,全年检查30余家次,处理辐射信访件60余件,其中群访事件3起,重点案件1起,主要涉及通信基站及高压电线设施的电磁辐射。有效办理率100%。问题解决率及满意度均大幅提高,并多次得到信访人认可和表扬。

【环境执法监管】 年内,围绕“散乱污”清理整治工作、“重点行业监管”等重点工作,分别制定11项专项工作方案,通过“点穴式”执法,热点网格排查等手段,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认真履行环境监察职能,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联合执法及案件移送,强化企业自觉守法意识,加快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出动执法人员7091人次,检查各类污染源8792家次;立案处罚296起,罚款2089.69万元;处罚量全市排名第7名,处罚金额全市排名第4名。移送移交公安机关环境违法案件25起。

【依法行政】 年内,通州区环保局审核行政处罚案卷401件,所有案卷要经过2次复审,共计1604卷次。全部按照规定时限完成审核并给予反馈意见,要求修正相关内容后继续履行处罚程序。组织行政处罚听证会12起,涉及28个案件,编制听证公告18份登网主动公开、28份入卷,制作听证通知书56份,听证笔录、听证报告、集体讨论记录各28份,组织上会材料120份。所有案件均按照程序提请局长办公会研究讨论,得出最终结果反馈执法部门进行下一步程序。审核合同97份,均提出书面反馈意见,并核对各申请科室合同修改情况。按照局系统流程进行线上流转办理,提请局长办公会研究讨论,保障环保局的合法权益。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件,行政诉讼案件1件,全年未出现败诉或因行政复议、诉讼被撤销或变更行政行为的情况。以通州区环保局名义向区法院移送申请强制执行案件94起,对每个案件进行诉前审查立案、调查谈话、补充证据、申请强制执行立案、法院公告等程序,追缴回案款人民币688475.29元。组织法制培训5次,主要针对近两年移送至区法院的强制执行案件作为具体案例,对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进行分析讲解,超额完成全年培训计划。参加2018年全市环保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提交的10本参评案卷均被评为优秀卷,获得市级机关表彰。向区司法局报送普法宣传信息56篇次、配套宣传情况表9篇次、法律十进普法宣传季度统计表4篇次。配合区司法局开展“清新过节”地铁站普法宣传、以责任区为抓手,独立组织“124”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等活动9次。分解通州区2018年度综治日常考核细则,作为牵头部门制定区环保局综治工作各主责科室分工明细,写入我局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召开调度会4次,指导各主责部门开展综治工作。对区环保局行政职权事项进行变更调整,取消行政职权事项1项(排污费征收)、变更行政职权事项基本要素情况9项,并将调整后的职权清单发送局信息中心进行实时更新,对外主动公开。督促执法部门完成全年行政处罚案件录入工作,协调解决系统对接数据问题。2018年人均检查量189.83、人均处罚量20.40,在全市环保系统排名第一。收集报名信息进行网上申报登记42人,组织机动车排放管理站、监察队42名执法人员参加市法制办执法证件资格考试。完成监察队及机动车排放管理站60名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张贴二维码工作。

【排污费征收】 年内,征收排污费762家次,4671.34万元,其中,征收工地扬尘排污费504家次,4335.75万元,其他为企业排污费。其中,征收燃气锅炉排污费334.31万元,征收污水排污费1.28万元。对账户数571户,全部完成对账及档案装订工作。

【环保宣传】 年内,通州区环保局充分借力媒体开展环境报道,落实“创城”常态化,下大力度组织环保公益活动,突出环保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号召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立足活动精品化、系列化,开展65”世界环境日系列主题活动50余次,包括“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志愿服务岗、“绿色保卫战”主题话剧、“绿色保卫战”世界环境日公益宣传片等。其中,“绿色保卫战”系首次与专业高校合作,由通州区文化委员会、通州区环境保护局、台湖镇政府等单位共同推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吕效平原创,紧密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环保生态的热烈追求,在传递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能量的同时,也凸显了政府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执政智慧,更加深层次地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开展主题月宣传,围绕环保信息化、水治理、重型柴油车监管、宪法普法、烟花爆竹禁限放等主题公益活动90余次。开展环保“走出去”活动,包括社区、中小学、乡镇街道生态文明讲堂27次,参与群众近6000人。组织中小学生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参赛中小学40余所,学生万余名,贡院小学张博源获北京市三等奖。

立足创城常态化、公众化,在落实全国文明城区指标任务基础上进行延伸,组织各类环保志愿活动97余次,在“志愿北京”注册志愿者队伍165人,发放宣传品3万余份,参与受众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节水单位创建,宣传通州榜样。连续三年组织环保志愿者参与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年内,组织35132人次参加文明引导及青年志愿岗值守。

立足舆论引导全面化、定制化,开展《人民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新闻发布、采访48次,中央、市级主要媒体宣传推广83次,《通州时讯》刊发新闻71篇、专版6期。其中,《人民日报》聚焦通州环保信息化建设相继以《北京通州:新画卷徐徐展开》及《数据有异常红灯立马亮》进行报道。自媒体发布微信209334条,微博183332篇,全年阅读量累计突破38万人次。

裴志鑫获北京市环保先进个人,胡蕊获环境部表彰信息工作突出个人,通州区环保局获环境报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丁 媛)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