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者风采

日期:2019-05-13    来源:区委党史办

分享:
字号: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者风采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勇挑重担、善打硬仗,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实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而努力,他们有一个光荣的名字:副中心建设者。

在行政办公区施工现场,有他们盯进展、找问题的身影;在汉代路县故城遗址,留下了他们考证历史、挖掘文化的足迹;在通州这片土地上,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挥汗如雨。

姓名:杨海啸

荣誉:2017年北京榜样·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贡献奖、住总三十年先进人物奖、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指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北京榜样、副中心项目部项目经理杨海啸

三天半盖一层 创造“神奇速度”

本报讯(记者 陈冬菊)

沙发当成“床” 吃饭就像在开会

“不好意思啊,久等了,这刚下过雨,我不放心,上工地转了一圈,来我办公室聊吧。”初见杨海啸,他边摘安全帽,边跺着脚上的泥水,正向办公室走去。

“这双雨鞋也快该‘退休’了,都磨得要进水了。”杨海啸换着鞋,让记者在沙发上坐下。这个沙发,也是他的临时“床”,有时中午就在这里“眯一觉”,如果有人找他办公,推门就进,从不用怕打扰他。沙发上,还放着一个枕头和一个薄被。

自从2015年底,北京住总集团副中心建设项目入驻工地,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这里。虽然家住朝阳,但他每天早上8点前肯定就到了,晚上从没在10点前回过家,忙的时候更是要三五天住在工地,这些他都已经习以为常。

作为这个项目的带头人,他一天被大大小小的事挤满了,有时甚至连吃饭都像开会一样,说进度、破难题、盯材料、查安全、保质量……样样事都得在他的脑子里有个“谱”。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不怕抢活,我们在结构施工期间,平常现场都得3000工人,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7000人。”杨海啸谈起“三天半一层”的神奇速度,言语中透露着一份自信。

绑墙体钢筋、支墙体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拆模和施工缝处理,然后支顶板模板、绑顶板钢筋、浇筑顶板混凝土和施工缝处理……听着杨海啸介绍盖一层楼的顺序,就像绕口令一样。一般情况下,盖一层需要57天的时间。

“施工人员三班倒,管理人员两班倒,施工现场24小时连续施工,木料、模板、机械设备等都翻倍投入。”杨海啸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取得“神奇速度”的秘诀。

重要时间节点 “长”进脑海中

采访中,不时有人来找杨海啸签字、看材料、汇报问题,电话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他一一应对这些“小事情”。

“施工过程中,有一些是比较有技术难度的,比如高支模,我们做的最高的高支模是32米,这个在建筑中是属于比较少见的,为了保证安全性,经过方案优化对比和专家论证,最终选用盘扣式脚手架,整体性好,但是要求现场操作精度高,工人的作业空间也比较狭小。”杨海啸介绍,铜板吊顶也很有难度,它是阶梯式的,而且要求和屋面石材的天窗对应,如果加工尺寸存在偏差,将无法安装。施工中,通过电脑放样,现场实测,多方面校核,最后才确定的加工尺寸。

克服了一个个难题,项目在紧张而有节奏的施工中,顺利推进着。这其中,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长”在了杨海啸的脑子里:

201512月,举行工程奠基仪式;

20166月,破土动工;

2016103日,浇筑完成第一块基础底板;

20161230日,A楼结构封顶;

2017120日,A3A4全面封顶;

2017610日,A3A4二次结构全部完成;

20179月底,A3A4主立面外幕墙整体亮相……

万里长征中,杨海啸已经和他的团队走过了大半的路,这一个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一面面“小红旗”,正迎着风,朝着胜利的方向飘扬。

打造智慧工地 手机实时看进度

干建筑的,就是和钢筋水泥打交道,这种传统的理解只说对了杨海啸工作的一小部分。在行政办公区的建筑工地上,无处不有“科技”因素。

在副中心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在它们“身上”,都装有一个“黑匣子”,塔吊的实时运行数据,如小车幅度、吊钩高度、当前吊重,以及塔司信息、塔吊厂家等基本信息都会通过“黑匣子”的“监控”,显示到“副中心项目驾驶舱”上。

简单讲,“副中心项目驾驶舱”就是PC端的一个智能软件,它集成了现场智能监控、精益建设和智慧建造(BIM)三大板块。“现场各区域劳动力分布情况、混凝土罐车的现场数量和运输中的位置、施工现场空气质量及噪音,都能实现实时监控调度。”杨海啸介绍,“副中心项目驾驶舱”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规范了建造流程,同时实现了经营过程可控制、可追溯的预期目标。

除了PC端,杨海啸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了解构件跟踪、生产进度、工艺库等,每天他都要查看进度照片。

党建凝聚战斗力 团队涌现感人故事

“很帅啊”“年轻有为”“人很随和”“暖男”“工作狂”……这些都是职工对杨海啸的评价。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不像领导的领导”,却有一股特殊的“黏合力”。

在杨海啸的团队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主任工程师李贵江忘记了生病住院的儿子,长期奋战在一线,为副中心工程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宫伟国、宫建国两兄弟舍弃了新春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共同坚守工地;彭代勇、戴子峰、彭杰等夫妻齐上阵,把工地当成家,披星戴月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这样有战斗力的团队,主要是得益于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凝心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先后完成结构长城杯验收,北京市绿色文明样板工地等称号。”杨海啸介绍,在这近两年来,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辛苦,而他自己更多的是精力上的付出,脑子里每天都是工程上的事,晚上必须要听着评书才能入睡。

其实,从事建筑工程行业21年的杨海啸,也是打过不少硬仗的人,国庆60周年天安门观礼台搭建、7·21”援建、军庄中心小学抢险工程、抗战馆等重大工程现场,都留下过他忙碌的身影。但他却说,此前的工作经历,仿佛都是为了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项目建设这次“大考”准备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项目的建设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我有信心带领团队,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摘自《通州时讯》2017113日第4版,通州时讯报社提供)

姓名:金国红

荣誉:2017北京榜样·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建设部优秀工程一等奖;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金国红

用匠心给副中心涂上一抹亮色

本报讯(记者 陶涛)

“我正好要去趟通州现场踏勘,两头跑,随叫随到。”电话里,正在位于西城区的工作室忙碌的金国红热情地告诉记者。

20155月接过“副中心行政办公启动区规划、城市设计,启动区南区建筑形象设计和景观设计”这一担子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A7工作室主任金国红便和工作团队将心扎在了副中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大到建筑外立面设计,小到灯具选择,金国红全都了然于胸。如今,建筑幕墙已进入收尾收边阶段,道路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工作也已进入尾声,但金国红心里的弦始终紧绷着,“还有很多需要跟现场配合的工作,幕墙要做水密性、气密性、抗震等试验,也要对建筑进行漏风、漏雨的封闭性检测。很多大家觉得俩小时能完成的事儿,有时候需要一两天”。

这段见证星辰和黎明的拼搏之路上,充满了努力、坚持和挑战。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状态,成了家常便饭,但采访中金国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没啥,不能跟自己说累,活儿还没完呢。“说实话,这里的每一个线脚、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分格、每一扇窗都浸透着大家的思考和执着,每个细节我们都像自己身体般熟悉和爱惜。”

取经般的设计路

金国红的工作是从规划和城市设计开始的,最先研讨的是整体格局、建筑风格、环境规划,他从中国城市规划的文化脉络中寻找设计的切入点,并尝试使用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寻找建筑的文化根源和时代特征。

“取经一样,波折很多。时间确实很紧,以前可能需要十年完成的事情放在一两年里,矛盾量和工作量会放大,必须全情投入。”为了打造这一千年项目,金国红希望选择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最好的材料,但由于各方执行标准不同,过程显得充满挑战。“有的企业可能会觉得利润空间被挤压了,这时候我就给他们讲讲荣誉感。谁也不愿意自己企业没追求,那我们就一起去追求。谁也不愿意自己比别人差,那我们就共同努力,咨询各方专家,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论,再推动各方去实施。”

就这样,对于每一种材料、每一种建筑细节,金国红都反复分析,研究各类案例,征求各方专家的意见,从中选择最优的产品应用到不同的建筑中,既节省了人力,又保证了验收标准的统一。

一天150多个电话

“我这人比较纠结,希望每个节点都没有疏漏,需要沟通的层次实在太多,传话最容易出错,所以我会把第一手信息跟每个层次的人挨个说一遍,然后大家互相提醒,将错误概率降低。”金国红团队的工作涵盖了控规、修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幕墙设计、景观设计、照明设计乃至城市道路空间公共设施设计等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范畴,并且要协调外部的多家设计单位,内部的多个设计部门。

每天,金国红都要抽出很大一部分精力解决各种细节问题,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跟几十人沟通,打出去的电话足有150多个,“咱们总说一张蓝图,但可不是只有一张图。虽然遵循的是一个脉络,但其实是多条线在同步推进,需要整体协调、控制、统筹。”

金国红带领团队对设计工作做了整体统筹,首先统一了各组建筑的相对位置、建筑轴网,使多家设计单位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工作、互动协调、统一标准,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使项目紧张有序推进。在和团队承担A1A3A4三组建筑的深化工作中,他又进一步统一了建筑层高、平面格局、建筑体型关系、建筑材料,立面处理方式,建筑构造细节。在带领幕墙设计的过程中,还统一了建筑外墙做法、屋顶做法和各类幕墙构造,使不同施工单位能相互借鉴提高施工精度……“我这管的事儿稍微有点宽,等于实现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的大跨界了。”

细节上精益求精

因为施工进程的推进要求,招投标、施工队进展等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工期紧,工序变了,从里往外装,变成从外往里装。很多图纸短时间内不能经过特别深入的思考就要出具,来执行正常的流程,但来不及想得特别精细,这就需要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问题随发现随解决。”金国红说。

建筑是个遗憾的艺术。“别人可能不在意,但我们心里过不去,我们要不断思考使用者怎么用会最舒服。”为了达到最佳使用效果,行政办公区南区的建筑设计完毕后,金国红和团队把建筑内所有的房间类型都通过电脑模型进行仔细分析,从室外看建筑幕墙效果不错,但在研讨室内时,发现某个房间内的窗户分格处于房间正中,虽不影响使用,但会对人的视线形成干扰。“如果换成玻璃,会更通透。虽然它一动,其他相关的图纸都要跟着动,一个两个月的时间内将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但我们还是决定换。”

金国红这股子执拗除了体现在窗户分格上,也在石材分格上呈现过。“工人是按照我们的指令工作,而指令是通过图纸表达。每一个石材缝都是我们画出来的,缝隙的位置、宽度,转角的交接关系……”匠心独运、精益求精,最后竟然做到了石材的分格和窗户的分格完全对应,“如果顺着建筑上的某条线一直走,连起来是一个闭环,业内称作交圈儿,从框架到细节是完全串联到一起的”。

做加法并不难,而在保留功能的前提下让整个建筑看起来干净利索,着实考验建筑师的巧思。“衣服破了洞,打补丁最简单直接,但像晴雯补裘一样看不出痕迹则不易,心思用了多少,建筑就少多少补丁。常规的建筑楼上会顶着好多天线和避雷带等防雷系统,很杂乱。我们在幕墙里和石材下寻找空间,将这些功能以隐藏的方式保留,从外面根本看不到。”设备的数量十分庞大,金国红便和团队一起在屋顶上用多种类型的格栅或装饰板,将设备巧妙地隐藏起来,保证了建筑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敬畏自己的职业

金国红在设计院工作了18年,参与过北京奥运中心区、世博会临时场馆等大型项目的设计。有时,为了一张图纸,不惜先后耗费将近一年的时间。

“我觉得对自己的职业还是要有敬畏之心吧,怕自己做不好,怕愧对自己的职业,怕愧对建筑师这个名头。”而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对于金国红来说,是既特殊又平凡的存在,“这个大项目只是在延续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但我们十几年工作的积累,的确会在短时间内变成一股力量,推动项目开花结果,要特别感谢副中心给了团队一次这么好的锻炼机会”。

但两年多的全力以赴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工作室在西城区,如果上午跑到通州处理问题,下午五六点回到工作室还要接着画图。

当记者感慨“太不容易”时,金国红反而笑了,“形成习惯以后,并不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有多感人,它会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其实每个建筑师一辈子盖不了几个房子,但如果每一个都是全情投入的,那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点,你的生命也会被延长,而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设计工作就是这样”。金国红及其团队一直在项目第一线践行着工匠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说,希望能像一名工匠,用自己的真诚,为一件伟大的事业涂上一抹亮色。

(摘自《通州时讯》20171113日第4版,通州时讯报社提供)

姓名:戴子峰

荣誉:201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所带队伍获2017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劳动竞赛第一名、2017“通州工匠”抹灰工一等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副中心建设工匠戴子峰

坚守工程质量 不达标立刻拆了重建

本报讯(记者 陈冬菊)

“不管是什么工程,都要踏踏实实地干,认真只能做对工作,用心才能做好工作。”现年45岁的戴子峰24年前来到北京,从那时起就是一名建筑工人。几十年的风吹日晒,早已将他的皮肤“染”成古铜色,黑乎乎的手背把细小的疤痕“隐藏”得很好。

儿时,戴子峰与父母和兄弟姐妹6口人挤在50平方米的3间土坯房里。为让家里的生活更好一些,1993年,他像很多老乡一样,从安徽到北京打工。

小工、抹灰工、材料员、安全员、施工队长……二十几年的建筑生涯,戴子峰在工地上辗转,从一名抹灰工成长为工程现场负责人,先后参加了西三旗两限房、常营经适房、大兴回迁楼、门头沟棚户区改造工程等保障房项目建设,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铁汉柔情:工友贴心人 遗憾缺席儿女成长

“工地无小事,干活儿就要踏踏实实地干,不能在手里出次活儿。”戴子峰对工作的态度赢得了身边工友们的认可和信赖,而在生活中,他是大家公认的贴心人、生活上的“大棉袄”。

戴子峰每天在工地摸爬滚打,风吹日晒,穿梭在施工现场。但不管多么疲惫,晚上他依旧不忘查看每一间工人宿舍,叮嘱他们注意用电防火,在聊天中及时了解工友的所需。

一名工友远在老家的母亲生病,因医药费而愁眉不展时,细心的戴子峰发现后马上拿出了3000元现金,让他立刻返回老家照顾母亲。暖心的举动像一股股清泉暖流,滋润着工友的心田。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严,为了高质量地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戴子峰每天都“泡”在工地,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最让他牵挂的莫过于两个孩子。“已经有一年没见孩子了,要说不想家,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想他们的时候,强迫自己想想工作上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就感觉好些了。”谈到儿女,铁汉子眼里渐渐湿润。

二十多年来,戴子峰辗转于各个工地,与钢筋水泥为伴,他时常感慨没能见证儿子的成长,没能陪女儿在高考的路上一起奋战。

虽然选择了施工单位就意味着常年奔波,但戴子峰感觉很幸福。“不光是因为我干了喜欢的工作,更是因为我得到了父母、妻子和孩子最大的支持和理解,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戴子峰嘴角咧到耳根,像个童真的孩子。如今,和家人通话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每每听到儿女撒娇的声音从手机中传来,戴子峰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建设副中心:各个环节不放松 每道工序细又细

“我是2015年底参与到副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那时候这里可没有大楼,就是一片大空地。”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前期,戴子峰负责副中心工程建设办食堂、规划展厅及消防站的装修工作。虽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中,戴子峰却遇到了新挑战。

回想起初次承担副中心工程建设任务,戴子峰用“骄傲”和“艰苦”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和灰砌墙需要什么?水呀!可工地最初是一片空地,既没有水也没有电。”那时候,戴子峰每天都带着工人拿着水桶,去1公里以外的小河边挑水,每天往返多少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而这只是他建设城市副中心“万里长征第一步”。

工程的质量、工序的安排、工人的着装……面对巨大的工作任务,戴子峰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按部就班开始安排各项工作,每个环节都不放松,每道工序都要做到细之又细。

“需要水的时候就去挑水,有困难就去克服困难,建设副中心就需要一股子干到底的韧劲。”戴子峰闪烁的眼睛里透着自豪。他带领着队伍在工地奋战了六天六夜,每天只睡上三四个小时。连砌筑环节的灰缝饱满度、垂直度,他都坚持做到100%合格率的标准。最后,提前5天完成预定工期目标,工程质量也得到了甲方及监理单位的认可。

监工爱较真儿 半月跑坏一双鞋

2017年,戴子峰参与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A3A4工程建设中来,他将这种严谨的态度带到了二次结构以及装修阶段。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戴子峰一天被大大小小的事情挤满了。早上五点半天还没有亮,他已经起床准备洗漱,6点钟他要准时到达工地,给前来上班的工人开晨会。“进工地必须戴上安全帽,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技术要规范,不允许吸烟……”戴子峰像往常一样不厌其烦地强调着,这是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

“工人们其实对施工注意事项非常清楚,但越是清楚,越要提高警惕,每天都强调就是防止他们大意。”除了用心,戴子峰更是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偏执般的执着。

为保证质量,戴子峰每天都盯守在施工现场,“爱较真儿”的性子令他一刻也闲不住,每个施工点他都要检查一遍,以至于每半个月就要跑坏一双鞋。“这个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不达标,立刻拆了重建!”“这边砖里面有空鼓,马上拆了重铺!”……施工现场,戴子峰弓着腰,拿着小木锤和检测尺,逐一检查已经完工的作业。凡是质量不达标的,他都会做好标记,要求工人立行立改。

戴子峰的队伍中设有专职质检员,每天会及时汇报工程质量。有一次,他看到标准不达标,拿起工具亲自上阵,虽然很久没干抹灰活儿,但他操作起来却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一干就是15平方米的工作面,看得工人们赞叹不已。

今年3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开展劳动竞赛,在现场同时作业的9家二次结构队伍中,第一次劳动竞赛评比,戴子峰的队伍工程质量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通州区举办的“通州工匠”评选中,他更是获得了抹灰工一等奖的好成绩。

如今,站在城市副中心A3A4工程的顶层,戴子峰看到了工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看到璀璨星空下的万家灯火,看到了一张张图纸变成了眼前一座座崛地而起的大楼!

副中心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戴子峰深感自豪:“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这个光荣的任务交到我们手上,是多大的历史责任啊!我有信心,不管多苦多难,一定会把这个工程干好!干漂亮!”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戴子峰只是众多建筑工人的一个缩影,他们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实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而努力,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保障了副中心各个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美。

(摘自《通州时讯》20171120日第4版,通州时讯报社提供)

他们在百米高空见证城市副中心成长

塔司夫妻云端“精吊细筑”

夫妻感言

看着行政办公区从最初的平地,到现在的高楼,尽管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多伟大、多轰轰烈烈,但仍觉得有满满的收获感。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者中的一员,真的感到很骄傲。

本报讯(记者 陈冬菊)

“以后看电视,新闻里提到北京市政府的时候,我就可以跟我的孩子说,‘看,爸爸妈妈在这里工作过’,感觉很骄傲。”这是杨小芬的心声,也是成千上万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普通建设者的心声。工程已近尾声,他们即将赶赴下一个工地,但这里留下了他们付出的结晶,也带给他们一段难忘的记忆。

杨小芬和丈夫彭朝建都是塔吊司机,今年2月份来到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地,经常工作在百米高空中,在小小的操作间内,可能一坐就是12个小时。虽说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生活,但二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多,时常只能在交接班时有几句简单的叮咛,或是给彼此一个拥抱。杨小芬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健康,家庭和睦。

24小时工作,她上来,他下去

今年年初,在老家过完春节,杨小芬就和丈夫彭朝建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工地,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负责A1项目建设工地的第一塔,最高可达91.3米,共268级悬梯。工期紧时,塔吊需要24小时连续工作,一人在塔吊上一坐就是12小时。

杨小芬和彭朝建于2011年开始干塔司的工作,最初接触时,并不容易。“毕竟在那么高的位置去吊东西,很容易有视觉差,我觉得位置合适了,可放下后实际却相差很多。”杨小芬坦言,开塔吊得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经过不断摸索熟练后,她对这项工作越来越“有感觉”。

建设中的行政办公区的工地上,塔吊林立。钢管、混凝土、木板等所有施工材料,都需要用塔吊将它们“运输”到指定位置,塔吊的高度也随着建筑的高度逐渐上升。

保养塔吊时,就好像在空中行走

杨小芬并不算高,但身手矫捷,15分钟就能爬上塔吊。高空中的她更显娇小,却娴熟地控制着“庞然大物”。“因为这个工地比较大,工期忙的时候,塔吊特别多,群塔操作需要格外小心。”杨小芬告诉记者,安全是她这个工作第一要注意的。

对塔司来说,盲区操作、夜间操作的时候,难度相对较大。尽管有信号工指挥,但仍需要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

除了日常吊起施工材料,塔司还要负责保养他们的“工作伙伴”。有的时候听到它工作的声音不一样了,或是操作时的感觉不一样了,就知道可能是有什么问题,或是需要保养了。杨小芬说,给塔吊保养时,走在塔臂上,就像走在老家的天梯上一样,有种行走在空中的感觉。

在塔吊之上,杨小芬和彭朝建也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景象。“有一天晚上,我看到月亮特别大特别亮,就像挂在空中的一盏灯,离我很近。”坐在工地的制高点上,他们夫妻可以俯瞰行政办公区全貌,以及很远的叫不上名字的地方,从他们的高空视角中,城市副中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获评“幸福家庭”,补办婚礼圆梦

杨小芬和彭朝建相识于2000年,一路虽也免不了“小打小闹”,但终究走到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

二人结婚时并没举办婚礼,这也成为了杨小芬心中一个小小的遗憾。但就在不久前,夫妻俩在第五届北京七夕文化节系列活动中,被通州区评选为“幸福家庭”,在区文化馆举行的表彰仪式上,他们“补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

当时,聚光灯下,杨小芬穿着圣洁的婚纱,缓缓走到彭朝建身边。当二人牵手再次向彼此发出爱的承诺时,杨小芬难忍激动的泪水。现场,彭朝建还送给了杨小芬一条美丽的项链,并为她戴上,这是丈夫送给她的为数不多的礼物之一,她理解,丈夫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现场数百名观众,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人。

“当时还看到了主办方特意到四川老家拍回的视频,看到了半年多没见的父母、孩子,真的很感动。如果是自己补办一场婚礼,肯定也不会有那天那样印象深刻。”杨小芬说,他们在外打工,每年只有春节前后回去一次,在家待的时间一般超不过20天,对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心中充满惦念和亏欠。

视频拍摄时,家中的老爹(彭朝建爸爸)就因打零工而不小心摔伤了胳臂,夫妻俩很担心,但因为工期正紧张,也不能回去探望。对老爹来说,幸福是儿孙满堂,自己甘愿为子女减轻养家压力,照顾孙儿,遗憾是子女不能常伴膝下。

这两年,杨小芬夫妻俩花费多年的打工积蓄在老家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老房也在翻新,虽然工作压力不小,但看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小两口觉得都是值得的。

婚姻不像恋爱,除了爱情,还有责任。在杨小芬看来,浪漫的形式并不是她所在意的,彼此给对方的支撑和温暖更为重要。而彭朝建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小伙子,不会对妻子说什么“花言巧语”,他觉得,一旦承诺就要兑现,比如,他承诺,“要让小芬越来越幸福”。

而且,由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在这里工作的他们也没空去“浪漫”。就连自己的生日,杨小芬都在加班中给忘记了,“我们没有周末,只要不是因为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无法正常施工,就都是工作日,所以有时我对几号星期几都没什么概念”。

经历过家人被病痛折磨的杨小芬,认为全家健康是最重要的。“外表再光鲜,一旦失去了健康,就什么都没了。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家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因此,杨小芬也格外关心家人,平日经常看一些健康知识。

以后再来通州,一定已是另番景象

开工两年,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工地上塔吊林立的景象,也会成为杨小芬和彭朝建夫妻二人的一段记忆。虽然在这里工作了快一年,可他们几乎没时间在通州逛一逛。

“只有那次参加幸福家庭表彰活动时,我们好好看了看通州的景色。大运河真的很美,还可以看见水中的鱼。”杨小芬高兴地说,那天他们坐地铁到北运河西站下车,一路沿着运河走到了通州区文化馆,两岸绿树成荫,运河水缓缓流淌,让本还有些燥热的天气,都变得清爽了。

杨小芬的两个儿子,如今分别念小学和初中,几年前,他们夫妻带着孩子来过一次北京,当时去了故宫。等以后有机会再带孩子来北京的时候,杨小芬说也要带他们来通州看看,那时的通州,一定已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相信,通过勤劳努力,一定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而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定将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让人感到舒适温暖。

(摘自《通州时讯》20171130日第8版,通州时讯报社提供)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