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日期:2017-04-11    来源:区委党史办

分享:
字号: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  况】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595.4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0亿元、278.2亿元和2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0.6%和19.1%。三次产业构成为3.2∶46.7∶50.1。税收总额209.4亿元,同比增长11.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70.8亿元,同比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8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5.5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760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648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9%。个人存款余额1053.9亿元,同比增长7.2%。

【农  业】  现价农业总产值50.1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农业产值22.8亿元、林业产值7.9亿元、牧业产值15.7亿元、渔业产值2.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亿元。

“十二五”时期,在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带动下,林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46.6%,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占比由2010年的3%提高到2015年的15.9%。

2015年,全区农业观光园57处,比上年减少1处;全年接待游客79.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1%;实现观光园总收入1.9亿元,增长5.3%;民俗旅游总收入1113.8万元,增长1.3%,接待游客2.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全区种业销售收入2987.1万元,下降30.3%。

全年设施农业收入14.3亿元,增长25.1%。设施农业实际利用面积2569.5公顷,下降7.9%。其中,温室占地面积1859公顷,下降5.6%;大棚占地面积602.9公顷,下降8.8%;中小棚占地面积107.5公顷,比上年下降32.9%。

【工  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3.2亿元,同比增长1.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618.9亿元,下降10.4%。其中,现代制造业257.2亿元,下降12.2%;高技术制造业97.7亿元,下降18.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55.6亿元,下降4.0%。其中,现代制造业282.5亿元,下降6.7%;高技术制造业98.6亿元,下降19.1%。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51.4亿元,增长2.9%。其中,现代制造业实现利润35.6亿元,增长5.5%;高技术制造业23.7亿元,增长18%。

【建筑业】  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15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210家、劳务分包企业5家。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5.1亿元,比上年下降1.3%。

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6.6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933.5亿元,增长14%,占总产值比重为91.8%;在北京完成产值83.1亿元,下降20.8%。签订合同额3311.9亿元,增长16.1%。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386.3亿元,增长1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35万平方米,增长7.2%,竣工面积17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5.8%。

【商业 对外经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63.2亿元,增长8.1%;限额以下零售额为92.3亿元,增长15.9%。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5家,比上年减少4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17家,中外合资企业8家。全年注册资本11.4亿美元,增长4.8%;合同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增长58.1%;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下降14.6%。

2015年,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20.7亿美元,同比下降8.1%;出口创汇总额9.1亿美元,同比下降25.3%;进口付汇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旅游业】 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504万人次,同比下降4.2%,旅游综合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13.8%。

【城乡建设与管理】  实施了北运河、运潮减河健康绿道工程,完成1.4万亩平原地区造林任务及商务中心区路网绿化一期工程,实施屋顶绿化1.25万平方米,建设50个美丽乡村。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服务外包常态化机制,狠抓脏乱点治理,整治市、区两级环境脏乱点826处。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针对无证照经营、占道经营和临街店铺超范围经营等开展专项整治,纠正违法违规行为1.1万余次。扎实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完成32个老旧小区环境提升、32座城区旱厕拆改、19个地埋式垃圾站升级改造及京哈铁路沿线垃圾渣土清理工作,完成37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建设,完成新华大街等16条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整治,拆除违法户外广告2000余块,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以避免交通拥堵、有效服务城市功能定位为主要目标,大力建设具有前瞻性的交通体系。高标准实施道路设施建设,东关大道、赵登禹大街、徐尹路二期等13条道路竣工通车,北环环隧具备开通条件,北关大道、朝阳北路东延二期等9条道路加快建设。翠屏南里街等3条微循环道路具备通车条件,物资学院东路等7条老旧街巷完成改造。新华北路跨通惠河桥竣工通车,北关大道跨通惠河桥全面完工,跨北运河桥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停车布局规划研究。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条,开通微型公交线路12条。

坚持市政设施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努力构建保障有力的市政设施体系。开工建设南水北调通州水厂一期工程,完成果园环岛供水管线改造。运河220千伏、乔庄110千伏等变电站工程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区高压线迁改顺利实施。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燃气管线工程实现供气,商务中心区市政管网主干线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经济开发区北区等3个园区天然气主管道铺设工作全面启动。供热体系进一步完善,河东地区101万平方米供热整合替代全面完成,商务中心区能源中心及配套管网工程加快建设,实施31万平方米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和12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区再生能源发电厂、有机质生态处理站工程启动建设。完成地下管线及城市部件数字化档案系统二期建设,普查面积105平方公里。完成全区40万户光纤改造任务。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体育】  2015年,专利申请量3900件。其中,发明专利817件,专利授权量2546件。

全区有幼儿园138所,比上年增加2所。全部幼儿园在园人数28817人,有专任教师2519人;有小学84所,招生人数10640人,在校生62141人,毕业生7403人,专任教师3630人;全区初、高中学校41所。其中,初中招生人数5567人,在校生17122人,毕业生5149人;普通高中招生人数2969人,在校生8419人,毕业生2647人。初高中有专任教师3530人。

全区专业电影院10个,电影放映队16个;艺术表演场所21个,基层文化中心15个,文化演出场次1750场;审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63家。

全区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54.5万册。拥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8处,博物馆2座,韩美林艺术馆1座。年末实有有线电视接收用户48.3万户,比上年增加2.5万户。

全区有卫生机构611个。其中,医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9个。全部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494张,卫生技术人员8769人。其中,执业医师3362人,注册护士3380人。

全区有体育场馆19个。羽毛球、乒乓球综合馆1个,场馆面积3172平方米;露天灯光篮球场6个,面积3420平方米。体育运动学校1所,在校学生41人。举办全区性各类竞赛69次,举办镇(局)级各类竞赛168次。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得奖牌146枚。其中,金牌43枚,银牌41枚,铜牌62枚。2015年全区体育活动经费投入达到6731万元。

【社会服务管理和社会保障】  制定《通州区城乡全覆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现18个区属职能部门入网对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事件办结率达98.6%。社区建设持续推进,完成15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建成30个精品楼门文化社区,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9%;失业人员参加培训93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8%,失业人员实现就业9941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2.1万人。

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1万人,续保率达98.9%。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45.8万人、47.9万人和33.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8万人,领取工伤保险金额6758万元。

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上调至每人每月710元。全区有18个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站接受捐赠款904万元,同比增长16.8%。全区有收养类社会服务机构20个。

全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家庭1237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5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3271户,最低生活保障5131人;享受定期补助3555人,享受定期抚恤79人;安置志愿兵、专业干部人数281人。

【精神文明建设 综合治理】  正式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按照2015版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要求,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需要,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以建立诚信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文明工地、道德讲堂和窗口行业教育等工作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排查各类问题1.8万余个,实施综合整改783起,开展联合督办328件,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通过积极为群众解决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开通中国文明网网络联盟网站、在通州电视台等媒体设立“创城”工作固定栏目、深入推进文明通州巡回展览等多项活动,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热情和参与度持续提升。

全区在大气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低端产业退出、城乡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对区域内50%的燃煤锅炉实现清洁能源改造,经营性燃煤茶炉大灶全部取缔。加大财政投入,区域内平房燃煤基本实现优质煤替代,完成“煤改电”2118户。

严控机动车污染,淘汰老旧机动车1.4万辆,新增及更新一批清洁能源公交车。2015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每立方米92.5微克,同比下降12.7%。

完成区交通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和大图像管理信息系统三期工程。开展了最为严格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针对危险化工、电梯安全、建筑施工等实施了专项治理,提前2年完成全区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