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编制工作情况

日期:2008-04-01    来源:通州区政府

分享:
字号: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规划委等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城规划编制的工作部署,自2005年4月,通州区组织开展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修编工作。2006年10月31日,经北京市委专题会议审议,原则同意新城规划。12月3日,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二十六次全体会议上原则通过了通州新城规划。

一、修编背景和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州规划经历了4次演替过程。即1959年、1984年、1996年及此次规划修编。城市性质也由北京工业卫星城、首都综合性卫星城、背景重点发展的卫星城转变为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实践证明,不同历史阶段编制的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各项建设、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赋予通州新城极高的定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北京城市空间战略调整为通州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观对通州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路迫切需要调整和创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一版规划确定的大部分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需要编制新的规划来指导通州区的发展。

本次修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原则。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的原则。三是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协调旧城文化保护和新城文化发展的原则。四是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的原则。五是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努力构建和谐新城的原则。

二、修编工作的主要过程和组织机制

2002年底,通州区开展了《通州空间战略研究》及大量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协调工作。2005年4月,规划分局组织相关部门对编制通州新城规划工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全面开始《通州新城规划》编制工作。10月13日,北京市委专题会原则同意《通州新城规划》。《通州新城规划》进入完善和提高阶段。正式成果按法定程序进行了公示,并经区政府常委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协专题会、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及市规划委审查。12月3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二十六次全体会议审查并原则同意《通州新城规划》。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模式坚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采取的“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模式,以“高水平、有特色、成典范”为目标,以“符合北京总规、体现新城标准、突出通州特色”为出发点,分基础调研、交流协调、深化完善三个阶段进行。编制主体实现多元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编制工作技术总负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家国内外著名的研究机构参与,并且有50多位权威专家提供技术支持。编制期间共组织专家阶段性汇报4次,市规划委、市总规修编办汇报7次,组织技术协调会、召开沟通例会共29次。全区共有15个委办局参与。通过电话、网络、电视、调查和公示等途径收到市民建议2000余条。

三、《通州新城规划》的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认真研究了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通州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正确认识到通州城市发展在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参与环渤海经济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力求科学的确定城市定位、目标与规模,有效配置城市发展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促进通州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发展目标与规模

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发展目标与规模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本次规划确定通州的发展定位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发展目标是: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

为促进通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次规划充分论证了通州适宜的人口规模及其变化趋势,从而确定了城市的用地规模。2020年,通州新城范围内人口为119.1万,其中新城城区规划人口为90万人,预留达到的人口规模百万人口规模的发展空间。通州新城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下。中心城区外的城镇建设用地17.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下;村庄建设用地22.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米以下。

(二)加强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构建有利于集约化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次规划针对通州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遵循土地价值规律和产业集聚规律,提出了“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的新城空间结构。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通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土地生态适宜性以及区域经济联系方向,确定通州新城主要以运河为纽带,向东、向南方向发展。以六环路、京哈高速路、通州外环路及京塘公路为分界线,在空间上形成六大功能组团。以合理的空间容量为前提,保证各类用地的合理比例,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证合理的开发强度,增加城市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提出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遏制当前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同步和谐发展。通州城乡空间结构为:“一城、两轴、三点、四镇”。城乡居民点等级结构体系为:新城——城镇——中心村——村四级结构。通过新城发展带动城镇和乡村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和中心村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逐步形成城镇和中心村特色公共服务体系。结合区域交通体系,构建利于环境的交通体系,提倡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城镇和中心村开发模式,城镇和中心村内部建立多模式的交通体系。结合区域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完善新城、城镇和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文化产业聚集,增强新城竞争力

通州的产业发展以承接北京中心城功能疏解为基础,以环渤海区域制造业集群为服务对象,以文化产业为特色,构筑高度发达的高端服务型经济,和周边地区形成有序竞争-拓展合作-区域共进的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共同发展。优化一产,二、三产业并重,形成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都市型工业相对集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合理布局的产业空间格局。积极发展和提升区域商贸、康体、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大力拓展和延伸金融、商务、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和壮大专业会展、出版交易、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打造为首都文化中心服务、现代文化资源聚集、运河文化彰显的文化产业基地。

(四)加强城市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和谐新城

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保障与建设,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和生命健康的需要。

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跨区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合理安排新城市政设施布局,规划并建成一批关键性市政基础设施及重要的带动项目,为新城及北京中心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基础保障。加强新城与周边地区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联系。逐步建设新城内部以及新城周边的交通系统,确保新城中心、重点发展区域、大型换乘枢纽的通达性。改善行人步行设施,鼓励步行以及自行车出行。协调私家小汽车的控制和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平衡,实现各种交通出行模式、交通系统和城市发展规划间的统一协调。

完善人防工程配套设施和防控防灾一体化指挥、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城市防控防灾能力,保障生命线资源的可持续性。加强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建设综合气象监测网络以及气象灾害数据库和综合信息网络,加强对军事设施等要害部位的保护,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原则,将通州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新城。严格保护城市水源、河湖湿地、风景名胜区等生态资源。注重对周边生态区域的连接,沿主要河流及高速路建设生态廊道。加强城市物理环境与污染防治,进一步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协调。

(五)加强协作,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近期促进中心城的调整优化,有效发挥通州疏解中心城的人口和职能的作用。中期全面提高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发挥通州的区位优势,形成首都经济、文化东拓的前沿和桥头堡,成为东部发展带的综合服务中心。远期立足东部城镇带,借助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成为北京东部服务京津城镇走廊、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

(六)加强城市规划对资源管理的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新城规划高度重视推进土地资源、水、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将其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规划的基础与支撑条件。提高资源的节约能力和利用效率,促进形成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节地的重点是: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用地实行滚动开发,以确保城镇建设用地的始终充足。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沿线、运河沿线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推行土地利用强度、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严格保护耕地。节水的重点是:建设先进的节水型社会。按照水资源的实际供应能力,引导和调控需求,合理安排城市建设规模和时序。推广各类农业节水技术,选择耗水量较小的工业项目,建设市政及建筑中水管网,提高用水效率。节能的重点是: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加大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力度。完善电力、燃气、供热工程规划。全区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

近期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在2010年前,实施100项左右的重大工程,完成政府和社会投资500亿元左右,着重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打造新城框架,为落实新城功能定位、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积蓄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实现后奥运跨跃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规划以北京总体规划确定的通州发展目标为导向,充分吸收了北京总规及历次通州总规编制经验,通过科学确定新城发展目标,调整新城空间及产业布局,加强城乡统筹,以推动新城作为环渤海区域综合服务中心的协调发展。

相关链接

《通州新城规划》关键词:

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

新城发展目标是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构建立足东部发展带、服务首都、面向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打造为首都文化中心服务、现代文化资源聚集、运河文化彰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服务设施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滨水宜居新城。

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

在通州新城城区范围内,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一河两翼:通州新城以运河为魂,水绿相映,绿廊镶嵌,突出以运河为纽带的城市形象及文化内涵;运河西岸改造提升旧城,运河东岸聚集城市新增功能,新城旧城比翼互动、协同发展。南拓东进:南部以通州外环路、京塘公路为界,东部以六环路为界,向外拓展,与亦庄新城、国际空港联动,形成新的发展空间。组团发展:以六环路、京哈高速路、通州外环路及京塘公路为分界线,在空间上形成六大功能组团。西北部形成与CBD功能互补的商务园、教育产业园及新型住宅区;东北部形成首都科技创新转化的聚集地;西部旧城形成商务、商贸、文化制造的中心区;东部形成承接北京中心城新增功能的板块;西南部形成主题公园、专业会展等服务区域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功能区;东南部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型产业示范园。

一城、两轴、三点、四镇

在通州新城范围内,构建一城、两轴、三点、四镇的城乡空间结构。一城: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与新增职能的通州新城城区。两轴:沿长安街延长线连接北京主城和通州新城的城市空间拓展轴;以运河为纽带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城市经济发展轴。三点:宋庄、潞城、张家湾地区是通州新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新城新增功能的重要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要建设成为三大城市功能聚集区。四镇:漷县、台湖、西集、永乐店四镇与通州新城相互呼应,是通州新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是承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劳动力就业及资源节约的重要区域。要集聚形成四大产业发展组团。

城乡产业

宋庄镇:通州新城与空港联系的纽带,休闲服务业和临空产业基地。潞城镇:通州新城城市空间和职能拓展区,未来新城行政中心。张家湾镇:集约型都市工业区、古城文化旅游区、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台湖镇:通州新城南部的生态旅游小镇,亦庄新城和通州新城连接的重要纽带。马驹桥镇:京津城镇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要的陆路口岸。西集镇:通州新城重点发展的产业聚集区。漷县镇:东部发展带的重点镇,北京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永乐店镇:京津城镇带的重要节点,通州新城面向环渤海、联系京津冀的门户。于家务回族乡: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民族工业区。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