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协会议 > 提案信息 > 2018优秀提案 > 委员提案  > 正文
067邹晓美关于适应城市副中心产业调整,加强服务业技能提升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9-01-03     信息来源:区政协

067

案由:关于适应城市副中心产业调整,加强服务业技能提升的提案

提案人:邹晓美

附议人:

拟建议承办单位:区总工会、区人力社保局分办

工作单位: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

Email: mei4007@126.com

  : 13901072913

  :

提交日期:20171120

问题及分析: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产业布局定位应为行政办公、商务服务以及文化旅游。因此,合理调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产业布局,退出高能耗产业,提升服务业水平是当务之急。2016年通州区计划调整退出企业2776家,其中整体退出2636家,环节退出140家。2017年还明确了区内12个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调整退出企业的具体任务目标。到2016年底,完成沥青类防水材料生产、石材加工、化学农药生产、有机溶剂型涂料生产、人造板生产及加工、铸造、锻造、电镀等行业企业,以及使用有机溶剂型涂料的家具、木制品制造等企业的调整退出任务。其中,京哈高速以北区域内的工业大院、制造业企业将全部完成调整退出,京哈高速以南区域内的工业大院、制造业企业要完成50%的调整退出任务。京哈高速以北的工业大院数量在60个左右,涉及的相关工业企业有2000多家。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因产业结构的调整,富余劳动力需再次就业

  2016年通州区计划调整退出企业2776家,其中整体退出2636家企业,初步估计富余劳动力达3万余人,面临再次就业。

二、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企业普遍体量较小、产业雷同、竞争力弱,同质化发展的现象比较突出。新兴业态布局分散,规模效应尚不明显,缺少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带动能力还需持续提高。

三、服务业从业人员和人才短缺矛盾凸显。副中心服务业总量较大,但核心竞争力不强,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少创新创业人才和服务业“工匠”精神。

“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既要有战略上的未雨绸缪、长远布局,也要有战术上的精细谋划、排兵布阵;既要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也要有行之有效的政策抓手;既要有面上的整体协调,也要有点上的精准着力。

建议:

一、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副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伴随着“全面小康”实现的步伐,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必将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当前,我区服务业供给还不足,服务质量还不高,结构还不够合理,由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快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路线图”和“时间表”,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不断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促进服务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开放,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包容能力,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

二、狠抓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力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强化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二是努力提升集聚集约水平。三是加强重点企业培育。

三、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强化公共服务。三是加强金融要素供给。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四、加强重点培训因企业退出而失业的劳动者,提高他们从制造业从业转型为服务业从业的技能。

五、吸纳服务业人才的长效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建立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对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其素质及专业资质。鼓励各类高校、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实践,促进校企联合。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服务业“工匠”精神。工会和人社局要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比赛活动,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奖励体系,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审查意见:

通州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 电子邮件:zhxbwmk@bjtzh.gov.cn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信息中心 京ICP备 05031679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8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