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协会议 > 提案信息 > 2018优秀提案 > 委员提案  > 正文
060孙卫等2人关于恢复通州大运河文化水事民俗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9-01-03     信息来源:区政协

060

案由:关于还原通州大运河文化水事民俗的提案

提案人:孙卫

附议人:陈喜波

拟建议承办单位:

工作单位:北京唐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Email:tangrunwh@sina.cm

手机:13601167808

电话:60552016

提交日期:20171119

问题及分析: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北端,拥有着悠久的运河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汇集交流之处。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文化自信,强调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中关于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指导,对于通州运河文化产业来说是发展的好时机。大运河文化与两岸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开发以大运河文化民俗传统为核心的文娱内容,是很好的传播方式。对于通州区市民来说,丰富了精神文化的娱乐活动;对于游客来说,彰显了大运河北段文化内涵,提高了通州的识别度,让大运河的历史面貌重现于通州。但作为三大文化带之一的大运河文化带,目前在保护及传承大运河文化民俗上,存在这几个问题:

1、大运河文化民俗研究力度有待提升。大运河在通州的千年底蕴尚未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与两岸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过去大运河给通州带来经济活动及发展,对于依赖大运河为生的居民及商贾来说,航行安全及气候是最关心的事务,因此过去通州本地有多样且丰富的民俗祭典。在现今没有相关活动的情况下,不开展对水事民俗的学术研究,也就没有历史文化发扬传播的基础。

2、民俗基因表现不明显。通州区硬体遗存如三教庙、燃灯塔等建筑,尚有实体可供观赏,而大运河文化民俗活动虽与过去人们在河畔的生活紧密相连,至今却多存在文献记载内。现有的通州艺术节多以舞台表演为主,表现形式单一。通州区今年举办了大型的七夕节日活动,但与通州本地文化相关性不高。与大运河民俗最相关的“开槽节”庆典仅举办了一次,无法在人们心中形成最地道的通州印象。

3、通州大运河文化识别度不高。繁盛的漕运,带来了建造北京城的材料、粮食,也带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作为大运河北端城市,与大运河沿线的水事民俗兼容并蓄,过去的民俗活动是最多元的,但目前这些极具通州特色的文化遗产却鲜为人知。

4、缺乏大运河文化水事民俗传播场域。除了景点、公园、度假区以外,其他形式的大运河文化表现载体较为缺乏,民俗文娱体验不是随手可得。大运河文化艺术节以及重现开槽仪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目前没有将这个尝试进行优化以便于大规模推广。

建议:

1、邀请专家学者成立大运河民俗学会,要秉承专业精神,依靠社会专业力量长期研究、精心规划设计,把大运河民俗文化保护利用好。对地方文献推进民俗挖掘工作,强化大运河北端民俗的知识理论传播基础。

2、恢复一年一度的“开槽节”民俗庆典,依据通州大运河民俗史实,从知识、体验和交流三个维度展现大运河水事民俗,提高通州“北端码头”的辨识度,使“开槽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活动,形成通州区独有的文化节日,让市民群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了解历史、亲近自然,增强认同感。

3、提供大运河水事民俗展示场域。切实加强大运河水事民俗文化保护,尽快向群众开放。要处理好文物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水与岸的关系、商业开发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并与大运河森林公园、通州古城规划相结合,让人们能直观地认识大运河民俗。

审查意见:

通州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 电子邮件:zhxbwmk@bjtzh.gov.cn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信息中心 京ICP备 05031679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8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