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法规 > 通州

(通政发〔2022〕7号)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治理、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2-04-26 15:08:32   来源:

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现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2022年3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

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

  

5

一、规划背景 6

(一)发展基础 6

(二)存在问题 9

(三)发展需求 12

二、发展思路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原则 15

(三)发展目标 16

三、主要任务 19

(一)推进区域互联互通,构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9

(二)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21

(三)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22

(四)系统治理河湖水系,实现水城共融人水和谐 24

(五)健全绿色空间体系,构建蓝绿交织森林城市 27

(六)完善市政基础体系,提升城市运行保障水平 30

(七)全面处理污水垃圾,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能力 34

(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打造高效协同智慧城市 35

(九)统筹推进系统提升,保障重点区域高效运行 38

四、保障措施 42

(一)加强协调衔接 42

(二)深化改革创新 43

(三)多元资金保障 43

(四)强化监督落实 4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形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宜居品质大幅提升、区域协同突破发展的重要阶段。

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高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民生保障的基本前提,在城市发展中居于先导地位。编制好《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是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指南。

本规划主要依据《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以及市委市政府系列重要文件编制,规划范围为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区。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城市副中心着眼于新时代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北京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扎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直面城市发展难题和挑战,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投资累计1622亿元,同比增长215%,集中推进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骨干道路、南水北调、污水处理、电力通道、流域治理、森林公园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框架全面展开,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更加高效,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为建设首都新两翼中的一翼、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全面启动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国性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京唐城际、京滨城际、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骨架体系初步形成。建成京秦高速北京段、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大兴段),启动实施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京哈高速加宽改造工程,区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494.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9.5公里。

公共交通出行体系更加完善。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正式运营,运营线路达到3条40公里,加快建设轨道交通17号线、平谷线,在建线路里程达到24公里。建成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市郊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2.7公里。广渠路快速公交开工建设,公交专用道里程达到48公里(双向),优化调整和新开公交线路60条。城市副中心绿色出行比例提高至74%

道路交通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广渠路二期、壁富路等对外交通干道建成通车,五年来打通道路微循环近30条,城区路网密度由“十二五”末的3.54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3.92公里/平方公里。强化交通治理,主要道路通行能力提升30%以上。全面落实《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实施方案(2019-2021)》,“慢行出行”成为城市出行新风尚。完成智能停车诱导平台建设,公共停车资源利用率与周转率显著提升。

水资源保障形成新格局。建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支线、通州水厂(一期)、广渠路东延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3万吨/日,城区供水能力达到37万吨/日。完成甘棠应急水源地建设,供水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完善供水管网系统,新建及改造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文化旅游区等供水管线58.7公里。自备井置换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推进,完成151处自备井置换,改造供水管线140公里。再生水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再生水管线127公里。初步形成“外调水、中心城区管网水、本地地下水、再生水”多元供水格局,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十二五”末的1.04提升至1.3以上。

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分期完成镜河、通惠河、凉水河、萧太后河、凤港减河、温榆河等综合治理。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北运河城市段实现通航,推进沿凤港河、凉水河、北运河、潮白河等水系景观廊道建设,累计实施绿化建设2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较“十二五”末提高5.7个百分点。城市副中心“一环”建成8座公园,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2%,群众出门见绿、起步闻香的绿色生活体验不断增强。

能源运行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启动通州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北京东至通州500千伏下送工程,新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6项、110千伏变电站17座,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6115.5兆伏安,较“十二五”末提升87%,供电可靠性达到99.9825%(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达到99.9854%)。完善燃气输配体系,形成“四站五线三联通”的供气格局,新增燃气管道2400公里,管网覆盖率达到100%。清洁供热能力持续提升,建成河东5号调峰热源厂(一期),实现城市副中心能源中心冷、热、电三联供投产发电,全区清洁供热比例达到100%

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完成第二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建设任务,新建张家湾、马驹桥等9座再生水厂,升级改造碧水、河东等4座再生水厂,新建污水管线436公里,改造雨污水合流管线60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1.4%(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达到99%)。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有机质生态处理站建成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250/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开展建筑垃圾绿色消纳工程,31条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线投入运营。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布局体系和供给能力仍需进一步完善

轨道、公交、道路“三网”供给能力尚且不足。交通承载能力还无法满足现状出行需求。轨道交通呈现“末端型”交通特征,现状地铁均为城区轨道的延伸线,轨道线网密度为0.36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线网密度较低、线路重复系数高,全线运营时间过长,全区永久场站仅3处(占比5%),亟需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十一横九纵”道路框架还尚未建成,存在“东西强、南北弱”,部分道路迫切需要打通。

水务设施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地下水超采问题仍未有效控制,南水北调供水后水资源紧缺状况虽有所缓解,但还未得到根本改善。乡镇地区污水收集处理体系还存在短板,农村地区村内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仍待提高。区域整体防洪排涝能力还有待提升,“通州堰”及部分中小河道、规划蓄滞洪涝区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城镇部分雨水管网相对老旧。

能源设施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力网架结构还有待加强,局部地区电力供应能力仍然存在不足,重过载、单方向电源问题相对突出,电力设施建设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应急备用气源和季节调峰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乡镇地区燃气管网建设还需加快。多能耦合综合能源站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供热能源结构相对单一,热源点尚未互联互通,可再生能源供热还需进一步挖潜。

环卫设施处理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垃圾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等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还需提升,乡镇地区综合性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效率还需提高,各品类有害垃圾的处置设施、处置去向、处置利用方式仍需进一步明确,规划新建环卫设施还存在用地落实困难等问题。

2.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及效益仍需进一步提升

高峰期交通出行的快捷性和舒适度需进一步提高。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解决了“有”,但没有实现“快与好”,主要表现为“轨道挤”和“高速堵”。地铁6号线、八通线高峰期满载率达到130%,通燕高速、京通快速走廊与城市结合段严重拥堵,至中心城平均出行时间超过100分钟,交通出行的质量和效率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城市道路路网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现状副中心道路网主次支道路级配关系比例为1:0.7:1.37,其中城市主干路规划实现率47%,次干路规划实现率29%,支路规划实现率不足20%,次干路、支路规划实现率相对偏低,导致局部主干路出行压力大,易形成交通拥堵,老城区仍然存在断头路、瓶颈路、丁字路等,道路毛细循环还需进一步通畅。

生态空间品质仍需进一步提高。公园绿地层级和类型配置还可进一步优化,空间分布尚不均衡,综合公园和高品质专类公园仍然不足。绿道体系网络化程度仍需提高、服务设施配置还不健全,缺乏精品绿道线路,依托水系河道的蓝绿网络尚未完全成型,滨水地区景观建设尚有盲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整体风貌还未完全实现。

能源供给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相对较低、种类相对较少,可再生能源在集中供热领域中应用还较少,资源保障压力还较大;供热锅炉余热回收、天然气梯级利用等新技术应用仍不足,新能源储能等关键技术还需提升,区级配套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还需完善。

3.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仍需进一步增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功能融合尚且不足。现有轨道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的一体化主要表现为距离较近,但功能布局与立体空间是相对分离的,交通换乘的便利性还需改善,仍需进一步提高换乘效率和服务水平。重要交通枢纽站点为周边居民出行服务的功能性还比较弱,同步配置公共服务、商业、居住等城市功能还需加强,距离打造“站城融合”典范、引导职住平衡仍存在差距。

绿地空间和城市建设融合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空间功能较为单一,亟需拓展运动、休闲、避难、停车等复合功能,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多元需求,激发城市活力。乡镇地区园林绿化整体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地域性文化景观特色还未彰显。

与北三县协同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在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管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亟需加快骨干道路对接及跨河桥梁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为主导的交通体系,破解交通瓶颈,进一步加强潮白河等水系污染治理问题,加强联合执法,改善河流水环境质量。

(三)发展需求

“十四五”时期,是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主导功能基本稳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区域协同突破发展、城市品质加快提升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建设将牢牢把握“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三个功能定位,更加突出绿色、创新、协同、开放四个方面特色。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对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序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打造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承接地对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提出了新需求。首批35个市级机关迁入副中心后,未来五年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主导功能,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副中心功能,推进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承接更多的优质资源做好基础设施配套保障。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建设对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提出了新需求。立足更大尺度和更广世界,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空间格局,发挥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门户作用,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充分发挥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加强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管、市政设施共建共享,打造协同发展的典范。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对基础设施发展方式提出新需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绿色、创新、协同、开放四个方面特色,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已经迎来了绿色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加强新科技新技术应用,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

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新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推进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对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提出了新需求。坚守人口、资源、环境底线要求,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审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在基础设施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交通出行方面,加快转变交通出行方式,建立一个不依赖小汽车就能便捷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在环境治理方面,坚持源头减排、过程管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结合老城双修,补齐短板,提升核心功能和城市发展品质。

构建城市副中心“高精尖”经济结构、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对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提出了新需求。聚焦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环球主题公园、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以及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重点区域,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积极吸纳和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创造条件,为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打造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引领、“五子”联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打造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水城共融和蓝绿交织的生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和节水节能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不断开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原则

推动“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领域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以下发展原则:

规划引领、多规融合。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切实发挥规划在基础设施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融合,发挥规划最大合力。

创新融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基础设施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在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倒逼碳减排,促进碳中和,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以人为本、优化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规划建设与运营服务并重的发展理念,以方便适用为导向,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把民生实事落实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促进新区与老城融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协调联动、共建共享。树立全局思维,优化布局结构和功能配置,推动基础设施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副中心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增强与北三县一体联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大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统筹增量和存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创新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公益性和经营性关系,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增强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2025年,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水平、运行效率水平、安全保障水平、用户满意程度显著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绿色发展新优势逐步凸显,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为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提供坚实基础。

——高水平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一环六横四纵的轨道交通格局,形成与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十一横九纵”骨干路网体系基本建成,老城区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城区道路路网密度达到5.1公里/平方公里,主干路规划实现率达到70%,次干路规划实现率达到5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左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

——水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重点河湖水系水质还清,基本建成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城市副中心生态化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北运河(重要时段重要河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乡镇全部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

——生态环境品质显著提升。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色更加显著,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5%、绿化覆盖率达到5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资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南水北调等外调水利用量稳步增加,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保持1.3以上,公共供水占有率达到90%。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市政能源设施体系全面建立,能源供应实现多路供应、多元式耦合、分布式布局、全面保障,到2025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4%(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达到99.9960%),新建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更加健全。

——城市污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副中心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无废城市”示范效应更加凸显,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行动自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7.5%

——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深化完善协同发展机制,聚焦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推进骨干路网连通,完善共建共享的区域生态体系,努力成为京津冀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典范,推动更大区域的协同发展。

2030年,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到2035年,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十四五”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基础设施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规划指标名称

“十三五”

期末

2025

指标

类型

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5项)

1

绿色出行比例(%

74

80左右

预期性

2

城区道路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3.92

5.1

约束性

3

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0.36

0.65

预期性

4

公交专用道里程(车道公里)

48

100

预期性

5

新建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20

预期性

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5项)

6

森林覆盖率(%

33

36.5

约束性

7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9.31

20

预期性

8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

91.2

95

预期性

9

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67

95

约束性

10

北运河水质(重要时段重点河段)

部分河段

IV

IV

约束性

坚强可靠的韧性城市(4项)

11

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1.88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12

污水处理率(%

91.4

(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为99

95

(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99

约束性

13

再生水资源利用率(%

-

达到市级要求

预期性

14

供电可靠率(%

99.9825

(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为99.9854

99.9954

(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为99.9960

约束性

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4项)

15

集中建设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

93

>95

预期性

16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

63

80

约束性

17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

60

100

预期性

18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35

>37.5

约束性

三、主要任务

围绕主导功能强化、重点区域开发、人民生活需要,按照最先进的理念、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运行保障体系补短板、扩能力、提水平,显著提升基础保障设施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一)推进区域互联互通,构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建设现代高效的轨道交通。建成京滨城际、京唐城际,加快建设城际铁路联络线二期,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畅通便捷。加强与中心城、新城、重点功能区连接,改造提升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复线,整体提升市郊铁路通密线。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建成站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推动站内铁路与地铁安检互信,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和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同步推进城市航站功能建设。

专栏1 枢纽型轨道交通体系

构建便捷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不同层级轨道为主、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共存的复合型交通走廊。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为节点推动城际交通(京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和城市交通(M6、平谷线、M101线、市郊铁路副中心线以及区内公交线路等)转换。加强与中心城区、各新城间的快速便捷联系,建设“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网(“七横”指平谷线、京唐城际、市郊铁路副中心线、M6线、八通线、M7线和R1线;“三纵”指M17线、S6线、城际铁路联络线),建设“六横两纵”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网络(“六横”指京秦高速西延、潞苑北大街、广渠路东延、京通快速路-通燕高速、京哈高速、京津高速;“两纵”指东六环、东部发展联络带)。

专栏2 “主副”间交通联系

1.轨道交通

2025年底,将实现主副之间“一快三普一市郊”的交通格局(“一快”:平谷线;“三普”:6号线、7号线、八通线;“一市郊”: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构建与中心城“半小时”交通圈。

2.骨干道路

主副之间规划7条交通通道:朝阳北路、朝阳路、京通快速-通燕高速、广渠路-广渠路东延、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观音堂路。

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疏解过境交通压力,研究利用“京哈高速-京秦高速-东部发展联络带-怡乐西路”作为区域过境通道,积极推动通燕高速降级,打造城市副中心外围疏解环线。加强与周边新城联系,建成通马路提级改造工程。加强重点乡镇与副中心联系,实施张凤路、漷小路、九德路改建等南北向主干通道。加强重点乡镇间联系,建设孔兴路、漷于路、漷台路等工程,提升公路网互联互通水平。

实现与中心城交通联系提质增速。畅达主副联系,完善“两快三普一市郊”的轨道交通体系,建成市域快线平谷线、17号线(城市副中心段)和6号线南延,实现1号线与八通线无缝换乘;推动平谷线实施大小交路等差异化运营组织模式,打造速度快、站间距长、多种列车搭配的通勤走廊。优化城市骨干路网,全面完成广渠路东延工程、京哈高速拓宽改造,推进京秦高速西延、姚家园路东延、观音堂路等项目建设。

加强与北三县交通一体化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轨道交通平谷线、京唐城际等一批线路通车运行,解决中长距离出行难题。强化道路互联互通,打通交通断点,加强与大厂、香河骨干道路对接,推进厂通路、通宝路石小路、武兴路拓宽升级及跨河桥梁建设,率先破解交通瓶颈。坚持公交优先,优化进出北三县的公交线路,共建区域快速公交走廊,开通大站快车,加强轨道交通接驳换乘,便利群众快速通行。加速交通服务同城化,推动检查站优化设置,完成白庙、兴各庄检查站公交专用通道设置,提升进出京通行效率。

(二)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构建内部轨道交通骨架体系。推动构建“环形+放射”的轨道交通网络,M101线达到通车条件,开工建设M102线,储备M103线和M104线,提升轨道交通服务能力。加强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及城市功能一体化规划建设,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商业、产业、居住等城市功能,与周边建筑形成便捷有效连接,打造站城融合新典范。

持续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优化公交线网,结合道路建设计划和交通需求,科学施划公交专用道100公里(双向),初步形成快捷便利多样化供给的公交服务体系。建设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协调发展的公共交通体系,推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微循环公交系统规划布局,发展多样化公交服务,持续增加、开通一批定制公交线路,打造广渠路快速公交示范走廊。

有效改善接驳换乘条件。优化交通转换衔接,推动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融合,基本建成环球影城北、东夏园、通马路3个交通枢纽和东小营、文旅区西区2个中心站,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强化公交站点与新建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建设,实现集中建设区公交站点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区。优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路权,打通堵点、断点,沿河、沿绿、沿路建成连续舒适的慢行大网络,在行政办公区等重点区域建设260公里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总里程达到约1500公里。规划建设“城市风轮”通惠河沿线自行车专用路示范项目,建设自行车友好型城市,让绿色出行成为生活新风尚。到“十四五”末,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

(三)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建设便捷畅达的道路交通。加密内部路网,实现高效循环,完成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潞苑二街等东西向干道,完善怡乐西路等南北向干道,基本建成“十一横九纵”骨干路网体系。完善老城区次支路系统,加强堵点整治,增强通勤能力,打通一批断头路,推进建成一批微循环道路,加快建设九棵树中路,提升京榆旧线跨北运河东西向干道通行能力,基本形成老城区“十横六纵”的骨干道路体系。优化重点功能区道路建设,加强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区域内外交通快速联系,保证重要功能节点对外交通出行,打造城市景观大道。

专栏3 城市副中心“十一横九纵”城市干道体系

“十一横”:潞苑北大街、朝阳北路-潞苑二街、潞苑南大街、通燕路、新华大街-召里大街、玉带河大街-兆善大街、广渠路东延-运河东大街、怡乐中街-九棵树东路-京津公路、怡乐南街-云景南大街-小圣庙街、万盛南街、云瑞南街-施园街。

“九纵”:金榆路-怡乐西路、商通大道-通惠北路-翠屏西路-九棵树西路、通顺路-新华北路-九棵树中路、滨榆西路-东关大道-故城东路-颐瑞东路、潞苑东路-芙蓉东路-潞阳大街、东六环西侧路、通怀路-通济路-张凤路、春明西路-通济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

专栏4 老城区“十横六纵”城市干道体系

老城区规划城市干道网为“十横六纵”布局,到2035年规划道路总长度为408公里,其中规划干道总长度145公里,街区道路总长度263公里。现状为“九横四纵”路网布局,干道网现状里程达到125公里,规划实现率86.2%;街区道路现状里程达到149公里,规划实现率56.1%。东西向骨架路网已基本搭建完成,京榆旧线跨北运河通道尚未实现规划,但对整体路网影响较小;老城区“六纵”中两条纵向干道(怡乐西路-金榆路以及九棵树中路)尚未打通。

“十横”由北向南分别为:潞苑北大街、朝阳北路/潞苑二街、富河大街/京榆旧线、通燕高速、新华大街、玉带河大街、运河大街、云景南大街、群芳中二街和万盛南街。

“六纵”由西向东分别为:怡乐南街、通惠南北路、新华南北路、东关大道/玉桥中路、芙蓉路、六环西侧路。

建立供需平衡的静态交通系统。规范停车秩序,适度补足基本车位缺口,推动通马路交通枢纽停车场、环球影城北停车场、土桥地铁站停车场、芙蓉东路停车场等7个停车场建设。在老城区采用共享车位、适量施划路内停车位,试点研究利用地下空间、桥下空间建设社会公共停车设施。创新停车管理机制,推动政府机关、学校等专用停车场有偿错时共享。推进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全覆盖,全面实现路内路外停车规范管理。建设停车换乘(P+R)设施和智慧停车平台,科学诱导停车。适度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设施供给,利用智能技术手段规范停放秩序。

(四)系统治理河湖水系,实现水城共融人水和谐

加强河湖水系生态治理。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加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完成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全力推进北运河(重要时段重要河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持续完善“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格局,实施城南水网、城北水网、两河水网治理工程,开展萧太后河、通惠河、玉带河等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及景观提升,实现全域水系连通。以北运河(城市副中心段)实现全段通航为契机,规划研究全域通航网络,实现副中心水上游。

打造整体防洪排涝体系。基本建成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保障全区防洪排涝安全,为营造安全有活力的亲水岸线提供有力保障。大力推进温潮减河分洪工程建设,配合加快实施北运河、潮白河综合治理工程,同步开展玉带河、萧太后河等9条主要排涝河道治理,建成玉带河东支、绿心公园、玉带河、中坝河等蓄涝区,提升城市副中心生态化防洪标准至100年一遇。升级改造老城区主要道路雨水管网、雨水泵站,加大积水点治理力度,提高雨水排除能力,消除内涝积水隐患。完善堤防、闸坝、积水点等防御重点部位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水旱灾害防御系统平台建设。

专栏5 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

基于自然地势,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统筹考虑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建立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将城市副中心生态化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确保千年之城的行洪安全,重构水与城、水与人的和谐关系。通州堰包括4项综合治理工程,即温潮减河、宋庄蓄滞洪区、温榆河综合治理和北运河(城市副中心段)综合治理。利用位于城市副中心以北的宋庄蓄滞洪区工程,实现错峰下泄洪水;利用温潮减河和运潮减河将北运河的洪水分流到潮白河;通过河道清淤、疏挖、堤防加高等措施,实施温榆河、北运河综合治理,提高河流自身的排洪能力,确保规划标准内的行洪安全。

营造亲水宜人的滨水环境。优化滨水空间功能,结合岸线特征精心设计河岸两侧建筑高度、体量和布局,形成高低错落、灵动舒朗的滨水界面。改善滨水交通条件,加强桥梁规划设计,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系统,增加直达河岸通道,提升滨水空间可达性,促进滨水空间回归居民生活。重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景观提升,建设北运河亲水风景长廊,规划建设城市沙滩,实施滨水景观提升工程,将北运河打造成为滨水地区新地标。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在温榆河、凉水河等主要河道配建生活游憩、商务休闲、旅游观赏、自然郊野、历史文化等功能区。到“十四五”末,形成约160公里连续贯通、便利可达的生态滨水岸线。

实施生态湿地保护修复。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在保护好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完善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全面开展湿地系统保护修复,实施东郊地公园湿地等保护修复,结合公园建设提质,突出湖泽风貌,兼具生态科普功能。实施运河张家湾段、杨洼闸以上段湿地修复,展现运河风情。推进潮白河沿线试点开展滨水湿地生态修复,修复鸟类栖息生境空间,营造大河风光。到2025年,全区新增或修复湿地面积约1000亩以上,进一步改善区域湿地生态质量,提升全区湿地生态功能。

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集中新建区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发挥海绵城市试点区带动作用,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等重点区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新建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老城区结合老城双修、老旧小区环境提升等工程,开展海绵型小区、海绵型家园改造。到2025年,城区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专栏6 海绵城市重点工程

1.海绵城市试点区:通胡大街、玉带大街排涝泵站建设工程、标志性建筑项目、珠江河畔项目。“十四五”时期,重点对建成区雨水管网清淤加固、安装防臭雨篦子、新建合流制溢流调蓄池及防涝泵站,改造5个防倒灌闸。

2.文化旅游区:道路安装透水砖,具体包括景宜街、曹园南街(西区)、云景东路、铺头西路、铺头东路、曹园东路、日新路、萧太后河北街、将军府东路、高楼金中路、高楼金东路、将军府东一路、荷舟街、铺头西一路、铺头西二路、铺头东一路、金澜中街、金澜中路、枢纽东路、云景西一路、云景路(云景西路)、金澜南街、金澜北一街、曹园南街(东区)、曹园南大街西区、曹园西二路、曹园西一路、曹园中一路、曹园中路、曹园西路、颐瑞西路。

3.运河商务区:铺设透水砖和建设下沉式绿地,具体包括新光大中心项目、富华水乡区项目、侨商总部基地项目、运河壹号(大船)项目、合景泰富项目、富润万嘉项目、富力项目、绿地项目、保利项目、京杭广场项目、运河国际商务中心项目、绿地复地联合体项目、复地项目、万科项目。

4.城市绿心:城市绿心海绵道路组团、三大公共建筑和共享配套设施,建设555.85万平方米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

(五)健全绿色空间体系,构建蓝绿交织森林城市

打造森林环抱的绿色空间。以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持续完善“一心、一环、两带、两区”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建成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的13个公园,城市绿色项链实现合拢。打造东西部生态绿带和南北生态廊道控制区,全面建设9个乡镇景观生态林,促进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机衔接。持续开展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实现街区道路100%林荫化。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5%,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专栏7 “一心、一环、两带、两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

“一心”:即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一环”:即由13个公园串联形成的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13个公园包括通燕公园、潮白河公园、国家级植物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张家湾公园、运河公园、凉水河湿地公园、梨园文化休闲公园、永顺城市公园、温榆河公园、刘庄公园、东郊森林公园和宋庄公园;

“两带”:即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西部生态绿带及与北三县地区沿潮白河构建的东部生态绿带;

“两区”:即城市副中心与亦庄、顺义之间的大型区域生态廊道控制区。

完善多层级全域公园体系。按照强化承接市民假日休闲服务、充分供给本地居民日常游憩服务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差异化需求,建设国家级植物园等高水平自然公园。完成云景公园、梨园文化休闲公园等一批公园建设,实现高品质综合公园均衡分布。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等建成一批口袋公园。推动绿色空间与体育、文化等城市功能复合利用,完善现代化便民服务设施配套,建成一批主题文化公园。针对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等新建项目,推广无边界公园设计,提高公园可达性与景观渗透性。到“十四五”末,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专栏8 园林绿化重点项目

1.国家级植物园。项目地点潞城镇,规划面积360公顷,建设绿化及科研科普、游憩设施等。

2.广渠路东延绿化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城区,实施绿化面积约17公顷。

3梨园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城区,实施绿化面积约22.2公顷。

4.梨园云景公园绿化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地点城区,实施绿化面积约13.7公顷。

建设健康舒适的绿道网络。突出以绿串城、绿城一体,完善高品质全域绿道体系,让绿色流动起来。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完善大运河健康绿道系统,建成300公里精品绿道,形成充满现代活力、展现人文特色的景观绿道。构建尺度宜人、慢行舒适的社区级绿道,进一步织密绿道网络,实现社区公园与小微绿地的广泛联系。升级绿道设施服务,强化绿道的体育健身、文化体验、风景休闲、慢行通勤功能,加强沿线驿站、标识等设施的配套建设。到2025年,全域绿道总长度达到600公里。

推进区域生态一体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生态绿洲,共护蓝天碧水,共享生态红利,构筑首都东部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修复和生态示范为重点,协同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形成可进入、可体验的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构建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打造连接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魅力走廊,推进大运河景观提升工程和照明亮化工程,营造“白天看景,晚上看灯”的历史光影长河。强化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分工协作,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六)完善市政基础体系,提升城市运行保障水平

构建安全优质的供水格局。推进建设城市副中心调水干线工程,连接怀柔水库、密怀顺应急水源地至南水北调通州水厂,为城市副中心提供多水源保障。建成南水北调通州水厂(二期),新增供水能力20万吨/日,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保持1.3以上,同步推进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新建供水管网130公里。持续扩大市政供水范围,实施自备井置换清单式管理,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线250公里,完成市政供水管网覆盖地区自备井置换并封存作为应急水源,实现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市政供水全覆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农村地区市政供水覆盖范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9个乡镇260个村庄水质提升改造工程,新建及改建供水管线230公里,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

打造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绿色智能电网。建成北京东-通州外受电通道及通州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实施北京东-通州北、廊坊北-通州南(亦庄)500千伏外受电通道工程,形成“一南一北、双电源支撑”的供电格局。加快高可靠性配电网建设,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电网建设,新建220千伏变电站9座,110千伏变电站27座。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配网改造,有序推进架空线入地工程,实施网架结构优化工程。增强电网应急保障能力,建成城市副中心电力运行保障中心、运河核心区区域能源中心黑启动项目,鼓励重要用户开展以储能技术为主的自备应急电源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区域协同,推进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设,试点推动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充电设施布局。到2025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4%(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达到99.9960%)。

专栏9 打造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绿色智能电网

1.“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5+15+41”项输变电工程:500千伏5项、220千伏15项(输变电5项、储备4项、线路6项)、110千伏41项(输变电27项、储备6项、线路8项),全力满足城市副中心及周边重点区域、热点区域、重点民生工程用电需求。

2.电网黑启动:整个系统因故障停运后,系统全部停电,处于全“黑”状态,通过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启动,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实现整个系统的恢复运行。在电网大面积停电后,采取电网黑启动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因停电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避免危及国家安全。

3.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为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重,“十四五”时期,积极推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新建公共建筑50%屋顶面积、既有公共建筑30%屋顶面积安装光伏发电设施。

4.新能源智能微电网:智能微电网是规模较小的分散的独立系统,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装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

构建多气并举、安全可靠的燃气输配系统。完善燃气设施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通州南高压A调压站建设,适时启动徐辛庄高压A调压站,提升城市副中心供气保障水平。建设通州门站与通州高压A调压站联通线、京塘路次高压A联通线工程,逐步推进副中心次高压A管网向东与采通线联通,确保全域供气能力不低于120万立方米/时。加快乡镇地区燃气管网建设,实现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和宋庄艺术创意小镇3个特色小镇燃气管网全覆盖。到2025年,居民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其中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达到95%)。加强燃气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区域天然气互济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农村燃气管网建设,制定瓶装液化石油气替代措施,划定禁止和限制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区域。

专栏10 构建多气并举、安全可靠的燃气输配系统

1.通州南高压A调压站:新建调压站位于云瑞南街北侧,铺头西路西侧,铺头西一路东侧,设计规模50万立方米/时,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副中心供气保障水平。

2.通州门站至六环次高压A连通线天然气工程:提升行政办公区供气保障水平,从通州门站次高压A出线新建DN500次高压A管线9公里与六环次高压A管线连通。

发展多能互补、绿色低碳的供热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热电联产和燃气供热为主,分布式能源站、蓄能等为补充的绿色供热体系。建成河东4号调峰热源及配套管网工程,实施5号调峰热源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完善三河热电联产供热体系;完善热网工程建设,加快广渠路供热管线东延,完成行政办公区热力管网工程建设,全面提升行政办公区供热保障能力。强化区域协同,持续扩大三河热电厂供热规模,开展香河电厂向通州南部乡镇区域供热规划研究,持续完善城市副中心区域供热保障体系。强化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建筑运行能耗管理,推广供热、供冷分户计量和末端智能化控制。

专栏11 发展多能互补、清洁安全的供热体系

1.行政办公区综合能源站:加快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3号、4号等综合能源站建设,为行政办公区提供集中供冷供热服务,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综合能源站利用地源热泵承担基础负荷,以三河热力及电蓄热作为调峰。

2.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起步区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项目: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西北部,服务区域为绿心起步区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三大建筑,以及配套共享设施和起步区西北侧的文化创意中心。项目采用地源热泵和水蓄能为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总服务面积为38.84万立方米,其中供冷供热服务面积36.39万立方米,全年供冷部分面积2.45万立方米。

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在重点发展区域新建综合能源站,实现多能耦合、智慧高效供能,推动行政办公区综合能源站、环球主题公园及核心区三联供设施建设。创新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建成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多能耦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和城市绿心可再生能源综合供热项目,研究推进三河热电联产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重点乡镇因地制宜推进新能源示范应用,鼓励自有产权住宅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在各类村庄配套服务设施推广光伏发电应用。

建设功能复合、空间融合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依托设施服务环,贴建、共建综合管廊和地上慢行交通建设,协调建成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综合管廊(二期)、北京学校周边配套综合管廊等综合管廊项目。试点推进地下垃圾自动转运系统建设,推进有条件的电力设施、密闭式收集站地下设置,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燃气设施入地,推进区域能源站配建地下储能调峰设施(隐性设施)。

(七)全面处理污水垃圾,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能力

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统筹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完成河东和减河北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工程,加快实施碧水资源循环利用中心,新增污水处理(再生水)能力8.2万吨/日,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持续完善污水收集管线布局,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随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完成漷县、台湖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17个村庄污水治理,新建污水管线120公里。加快实施城市副中心再生水配套管线工程,随道路建设新增再生水管线41公里,提高行政办公区、文化旅游区及城市绿心再生水利用保障能力,保障重点沟渠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加强环卫设施一体化建设。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新建或升级改造一批高标准垃圾收集转运、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建设通州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推进文旅区和9个乡镇转运站及配套设施建设,足额配置各类收运车辆和分类收集容器,提高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加快推进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有机垃圾资源综合处理中心建设,试点建设一批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末端沼气回收利用。提升建筑垃圾绿色消纳能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专栏12 全面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能力

1.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小区安装厨余垃圾粉碎机,探索推广适合家庭和社区使用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技术;在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建立果蔬等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理设施设备;在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安装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

2.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是指在城市绿化养护、植物修剪及加工作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枯枝、落叶、花败等废弃物垃圾。通过对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例如,以社区、街道为单位试点引进树枝粉碎机,试点建立小型园林绿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站,按就近原则对辐射区域内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提供集中资源化处理服务,实现社区街道范围内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打造高效协同智慧城市

加速布局高速泛在通信新网络。加速推进“双千兆”城市建设,实现5G全域连续覆盖,建设千兆固网智慧家居集成应用示范小区,促进千兆固网应用落地。建成技术先进、互联互通、安全稳定的电子政务城域网络,实现1.4G宽带集群网全覆盖。推进感知网络建设,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大力支持6G、卫星互联网等下一代通信技术发展应用。

打造数字孪生城市运行底座。融合倾斜摄影、基础地理、建筑信息模型等数据,开展三维城市建模,构建数字孪生底座,开展数字孪生城市应用试点。整合国土空间、城市运行、公共服务的业务数据,融合城市感知数据,构建城市运行管理“一张图”。进一步加强数据的汇通汇聚和共享应用,推动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流动,释放数据要素红利。统筹推进智慧杆塔等感知底座建设,实现多种设备和传感器“一杆多感”综合承载。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赋能升级。推动全域智能信号灯“绿波调节”,利用大数据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提升通行体验。深化面向交通参与者的信息化服务,优化基于“MaaS”理念的一体化出行体验,推动定制公交、预约出行、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等多样化出行模式。建设支持自动驾驶L4级别以上的高可靠、低时延专用网络,加快实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信息化设施建设改造。开展智慧斑马线和新型行人一体灯等智慧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治理精细化水平。搭建边缘云、区域云与中心云三级架构的云控平台,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实时协同感知与控制,服务区级交通管理调度,支持智能交通管控、路政、消防等区域级公共服务

专栏13 “MaaS”一体化出行服务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是近年来全球交通领域出现的新理念,其核心是从拥有车辆转变为拥有交通服务,通过一体化交通出行和一站式服务,改善市民公共出行体验,目前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重点关注和共同追求的国际趋势。北京MaaS平台是国内首个落地实施的一体化出行平台应用试点,同时也是国际上首个超千万级用户的MaaS服务平台。目前,平台整合了公交、地铁、市郊铁路、步行、骑行、网约车、航空、铁路、长途大巴、自驾等全品类的交通出行服务,能够为市民提供行前智慧决策、行中全程引导、行后绿色激励等全流程、一站式“门到门”的出行智能诱导以及城际出行全过程规划服务。

提升能源基础设施智慧化管控水平。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运行态势感知、风险监测研判、智能统筹调度、联动协同处置、监督评价考核等全流程监管,提高城市公共资源配置优化能力。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虚拟电厂,加强储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资源整合,强化电网智能联合调度,保障电网系统平稳运行。研究推动热力管网智能监测系统,在热力管网检查井和管线附近安装温度胶囊,实现实时在线远程监控热网状况。推进调压站箱、闸井等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打造具有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燃气物联网。制定充电桩和换电站优化布局方案,推进人、车、桩、网协调发展,增加老旧小区、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区域充电桩建设数量。

专栏14 能源基础设施智慧化提升

1.虚拟电厂:虚拟电厂种实现分布式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区域性能源聚合模式,可实现对大量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控制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虚拟电厂将发电设备汇集到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内,即在“互联网+”智慧能源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以商业化市场为平台的源网荷聚合管理模式。

2.地下热力管网智能监测系统:运用传感元件、精确测控等技术手段,建设城市地下管网前端感知系统,包括燃气管网安全监测物联网、供水管网安全监测物联网、排水管网安全监测物联网、热力管网安全监测物联网等,具备条件的区域实现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控、准确采集和实时上传。对副中心重点功能区、人员密集区、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区域,易涝、易漏、易爆、易坍塌等重点部位的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重要管网,实现安全运行的实时感知、在线监测和预警预测,增强地下管网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九)统筹推进系统提升,保障重点区域高效运行

坚持质量优先、适度超前、相互衔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导带动作用,提高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等区域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使副中心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1.张家湾设计小镇

依托张家湾设计小镇,打造北京设计之都的重要平台。全面提升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满足入驻企业需求。构建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一体规划M102(支)线向张家湾镇延伸,实施张家湾大街提升改造,打造城市景观大道,实施广通街、云杉路、紫薇路等城市道路工程,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改善水务市政设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供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实施玉带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提升小镇防洪安全。实施设计小镇现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提高小镇生态环境品质。结合小镇发展定位,综合分析小镇未来发展能源用量需求,合理确定用电量等能源指标,新建张家湾设计小镇能源站,提升供热供暖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供热。

2.台湖演艺小镇

依托台湖演艺小镇,大力发展演艺产业生态。“十四五”时期,重点加强台湖演艺小镇与周边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进副中心M102环线延伸至镇区,配套建设台湖演艺小镇站点,增强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公交换乘接驳能力,重点建设通台路北段拓宽改造、京通街、京台路、京湖街等道路工程,形成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增强镇区与外部区域互联互通。实施台湖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供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增强小镇水务设施保障能力,实施萧太后河综合治理工程(东六环-凉水河),提高亲水岸线比例,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全面提高供电、供气供暖保障能力,推动小镇内部燃气管网全覆盖。

3.宋庄创意艺术小镇

依托宋庄艺术小镇发展当代原创艺术品交易,聚集一批优质艺术品和文创企业。“十四五”期间,以小堡艺术区为重点,大力提升交通设施对小镇发展的支撑能力,推进六合东路、宋庄文化区南街(宋庄文化区一路-春明西路)、宋庄文化区西路(潞苑北大街-召里大街)等道路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供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完善电力、通讯、垃圾处理及能源建设,推进宋庄次高压A调压箱及进出线天然气工程、创意园220千伏变电站等新建工程,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4.文化旅游区

“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区围绕环球主题公园建设运营,打造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强化功能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支撑引导作用,“十四五”时期,持续完善文化旅游区对内对外交通体系,实施云瑞南街(通马路-九棵树中路)、群芳东四路(曹园南大街-万盛南街)、铺头西路(云瑞南街-万盛南街)、将军府路(曹园南大街-万盛南街)等道路工程,完善路网体系建设;实施环球主题公园外围公共绿地建设工程等,提升文化旅游区绿化品质,实现环球主题公园园区内外景观协调;新建梨园220千伏、田府110千伏、铺头110千伏变电站,实施文化旅游区综合管廊等4项工程,保障区域用电需求。

5.行政办公区

“十四五”时期,着力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市政道路、综合管廊、能源供应等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绿色生态、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高水平建设服务好北京行政中心。重点实施运潮南路、东古城街、清风路、通源街等25条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实施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水系(镜河北段)工程,打造行政办公区优美舒适环境,实施行政办公区综合管廊二期(供水),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实施大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行政办公区能源站建设,启动区(二期)地热“两能”供热、供冷热泵系统工程等,保障能源清洁、安全、高效供应。

6.运河商务区

“十四五”时期,运河商务区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为重点,集聚高端要素,优化营商环境,高标准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京津冀金融创新、科技创新、高端商务发展高地。加快完成运河商务区原土地一级开发地块内23条城市支路、芙蓉北街、北关大道、朝晖西街等道路工程,完善园区道路网结构;加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保障水电气热供应安全。

7.城市绿心

“十四五”时期,持续提升城市绿心绿化品质,建成万亩城市绿肺,营造郁郁葱葱、水映蓝天的城市森林景观,完善综合交通、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打造最具亮点的市民活力中心。重点实施剧院南侧路、小圣庙街、潞河湾街、城市绿心S路等道路工程,实施城市绿心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新建碧水110千伏、小圣庙110千伏变电站,完成绿心起步区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绿心公园配套建筑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等。

8.网安园

“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的规划建设,做好整体性谋划,更加科学、高效、高标准建设网安园区。重点实施靓丽五街(西段)等道路工程,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实施0102街区公交首末站,便利居民公交出行;实施靓丽三街、靓丽五街道路中水管线工程,推进西集次中心再生水厂二期等工程,完成综合配套区内外供水改造;新建网安园110千伏变电站,实施内部道路随路燃气管线工程,完善镇域内天然气管线,形成环网供气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园区配套能源站建设,保障园区未来发展需求,新建1座密闭式垃圾清洁站,打造无废”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衔接

把握基础设施发展规律,发挥基础设施的引导带动作用,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区域间、行业间的统筹协调,促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提升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制度,对纳入本规划重大工程,优先保证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资金安排,加重点项目统筹调度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构建多级联动的政府数据开放统筹工作机制,推动跨部门共享和数据开放,打通城市数据流通通道。打造融合创新与安全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智能数字技术优势,对城市多维空间进行捕捉高效、及时、准确地获取城市运行保障数据

(二)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试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在副中心试点推动一批重大项目以前端全过程咨询、后端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实施,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加大政策制度创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建立轨道交通加土地开发的可持续建设运营机制,将土地等实物资产作价入资注入企业实体,上盖物业与地铁设施在不同标高分层划分用地权属,推动立体复合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城市副中心高标准示范区,推进新城智慧城市规划和布局,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合作模式,推动智能技术交通、生态保护等具有场景的应用创新。

(三)多资金保障

大力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在水务、垃圾处理、综合管廊、园林绿化等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提高公共产品服务供给能力与效率。研究建立基础设施REITs项目储备库,明确入库基本条件,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鼓励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展试点。积极引导保险资金参与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

(四)强化监督落实

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乡镇结合部门职责和当地实际,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细化、量化、项目化、具体化”的要求,提出年度计划,对约束性指标和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机制,推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将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结果列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任务。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

城市治理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47

一、发展成效 47

二、存在问题 53

三、发展形势 55

第二章 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56

一、指导思想 56

二、基本原则 57

三、发展目标 58

第三章 重点任务和举措 61

一、补齐城市短板,增强市政设施服务能力 61

二、塑造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67

三、增强城市韧性,构筑城市安全运行保障 75

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城市智慧运行水平 78

五、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82

第四章 保障措施 86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 86

二、增强财政保障,完善市场机制 86

三、深化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87

四、加大宣传引导,提升公众参与 87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州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一核两翼”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主动适应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新需求,强化副中心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担当责任使命,城市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城乡环境面貌大幅改善,为“十四五”时期全面落实副中心控规,推动全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

高标准完成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提升。结合城市双修,深入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完成通勤站周边、长安街延长线、通燕高速、环球影城周边、中心商务区周边等区域和14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全区环境面貌大幅改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9个乡镇、360个村全部通过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验收,打造了精品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圆满完成建国70周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城市运行和环境保障任务。

市容环境秩序有效改善。深入开展户外广告牌匾规范整治,累计治理违规广告牌匾、灯杆广告、山寨路牌1300余块,实现违规户外广告牌匾动态清零。大力开展架空线治理,完成14条主次干路和178条背街小巷通信架空线入地,打造清朗有序的视觉空间。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更加规范,78条城市主次干路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二维码覆盖。

城市照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成行政办公区一期10个建设项目的景观照明亮化工程和运河沿岸(五河源头-甘棠)、新华大街沿线、通济路沿线(丁各庄桥—北运河桥)、通燕高速沿线(西马庄收费站-丁各庄收费站)等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开启北运河大桥灯光秀,扮靓门户形象。完成72条道路3560余盏路灯安设,全面解决城市副中心范围内道路有路无灯问题。开展新材料、新技术在城市照明领域的应用,完成27条主要道路4027个LED路灯改造,城市照明更加节能高效。

(二)环境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速

推进环卫设施建设。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有机质生态处理站建成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85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资源转化率达到65%。推进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编制《通州区农村处理设施规划》,制定《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粪便、餐厨收运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完成永乐店转运站建设。健全环卫收运设施,完成后南仓、玉桥北里密闭式清洁站建设。开展建筑垃圾绿色消纳,36条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线投入运营,有效处置建筑垃圾800余万吨。

垃圾分类示范先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一大四小”工作方案,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建立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系统,逐步实现对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管理。全市率先上线“潞晓分”生活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实现在线分类积分兑换。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540座,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2.3吨/日。

清扫保洁、公厕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编制实施《通州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体系》,实现城市副中心区域全部执行核心区标准。开展精细化清扫保洁作业,全面实现城市副中心一体化环卫作业,城市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2%。大力推进新能源环卫车辆应用,电动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比例达到45.63%。狠抓市区两级环境脏乱点台帐整治,深入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全面消灭卫生死角。完成城市副中心159座“公厕革命”,增设临时公厕150座,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公厕等级达标率达到100%。

(三)市政设施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超前大规模推进主网建设,启动通州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北京东至通州500千伏下送工程,完成4项220千伏、17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重点区域内10条高压线路迁改,新增变压容量156万千伏安,新建线路187公里,大力补足电力短板。全区供电可靠性持续提升,行政办公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率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成龙旺庄东、西2个老旧小区配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农村地区10千伏架空线路绝缘率由77%提升至91%。完成3个街道、242个村、87539户“煤改电”,全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燃气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加强燃气设施建设,完成2座高压A调压站、1座高压B调压站、10座次高压A调压站建设,配合天然气陕京二线、四线、唐山LNG等外部气源建设。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建成中、低压燃气管道约2400公里,燃气主干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完成103个村“煤改气”,实现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出台“煤改气”补贴政策,建立“煤改气”服务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供热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建成河东5号调峰热源厂(一期),通州区能源中心冷、热、电三联供投产发电,城区集中供热实现全覆盖。三河输热主干线接入城市副中心1、2、6号能源站,保障行政办公区供热。完成城西5号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清洁供热水平不断提高。完成32个老旧小区183万平方米的供热管网改造,老旧小区供热质量显著提升。加强供热行业精细化管理,推行供热补贴考评管理。

交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系统化推进路网建设,完成22条微循环道路建设和8条街巷道路、果园环岛、通燕高速出入口、市郊铁路通州火车站周边接驳道路等道路改造。开展疏堵工程改造和交通秩序散乱点治理,完成60个重点路口交通组织优化和538个路口信号灯联网联控和智慧化升级,形成新华大街、通胡大街等15条绿波带,155平方公里内平均车速提升15.6%。完成玉带河东街、创新路等道路慢行系统建设,切实做到还路于民。统筹规划全区公共停车资源,完成通州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一期建设,实现城市副中心范围内重点路段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全覆盖。

(四)城市运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保障疏解工作有序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建设城市副中心,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重点区域整治专项行动,圆满完成拆迁安置、棚户区改造和低端产业功能疏解等各项工作保障任务,城乡秩序和环境面貌显著提升。

能源运行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热电气常态化联调联供机制,统筹协调热电气等能源供应。深入实施清洁能源战略,构建起以城市热力网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和太阳能等为辅的清洁能源体系,全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

安全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深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供热、燃气、环卫、市政领域安全检查,完成管辖维养范围内的252条道路、31座桥梁消隐和5处长输管道占压隐患整治。健全地下管线管理协调机制,百公里地下管线事故数降至0.24起。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建成地下综合管廊66.67公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开展燃气、供热等应急抢修演练,应对突发事件协调联动能力不断提升。

(五)城市管理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按照中央城市会议要求,在市区两级强力推动下,组建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和通州区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综合统筹协调能力大幅提升。完成城管执法力量和职权下沉街道(乡镇),成立街道(乡镇)综合执法队,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迈入新阶段。

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建立“大城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部门、行业之间的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各方配合、互相衔接、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网络。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形成“三级平台、四级服务管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承接区级12345接诉即办工作,深入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街巷长制”“小巷管家”等机制落实,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城市管理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通州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编制《通州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体系(试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农村环境建设标准》等区级标准,城市管理依法、依规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智慧城市管理架构基本搭建。成立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即“城市大脑”)建成上线,涵盖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违法、接诉即办、公共自行车、城市照明、环境卫生、生态环境、地下管线等14个子系统,城市管理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加速推进网格化管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吹哨报到”、“城市大脑”多网融合。实现区网格系统与12345市民热线服务系统、市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区环保系统、区综治系统等多系统对接融合。

二、存在问题

为适应城市发展深刻转型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建设好“千年城市”历史使命的高度、落实好精细化管理的角度,通州区在城市运行保障、城乡环境面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

(一)城市运行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市政设施运行保障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对中心城区功能、人口的承接,全区水、电、气、热、环卫等市政设施运行保障压力日益增大。水资源需求量刚性增长,农村集约化供水程度相对较低,河湖水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电网负荷快速增长、用电布局加速调整,局部地区存在变压器、线路重过载和单方向电源问题,电网可靠性不足。天然气输配、存储和应急抢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用气安全风险较为突出。可再生能源供热占比较低,仅为2%,城市热力网尚未实现互联互通,风险应对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厨余垃圾处理压力增大,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与远期需求仍有差距,乡镇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缓慢。

城市交通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路网结构有待完善,城市副中心现状路网密度仅为3.92公里/平方公里,道路规划实现率较低,南北纵向通道较少,次干路短板突出,道路微循环不畅。街道空间分配不合理,步行和骑行环境有待改善。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全区基本车位缺口约4.4万个,停车设施建设征地困难、费用较高,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健全。停车收费机制不合理,存在路内路外倒挂、地上地下倒挂问题,不利于城市道路空间有效利用。

城市运行安全风险依然突出。地下管线运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老旧地下管线约1000公里,城市副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增加了地下管线安全隐患。城市安全运行体系仍需完善,部分企业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登记建档不完善,应急预案不健全,违法违规突击生产现象仍然存在。

(二)城乡环境面貌需进一步提升

区域环境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老城区与新建区环境品质不平衡、不协调,与城市副中心舒适宜居、新老融合的格调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城市与农村在环境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管理资源上落差较大,环境品质差异悬殊,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环境脏乱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城市环境建设缺乏整体谋划。环境建设以线性、运动式的环境整治为主,缺少对城市区域整体风格的统筹打造,与城市建设没有充分衔接,对大运河等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环境建设艺术水平不足、特色不突出。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

(三)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有待提升,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的联动机制尚不完善,部门协同及考核机制尚不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机制仍需健全。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机制尚存空白,入廊收费标准亟需建立。多元共治机制有待完善,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格局尚未形成。

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信息烟囱、数据孤岛问题依然存在。城市大脑体系尚不完善,大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有待提升。

三、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北京迈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期,城市副中心建设也进入了加速推进期。

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的重要一翼,要成为“首都一个新地标”“新时代精品城市”“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亟需在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加快构建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为实现“三个示范区”定位、助力“两区”建设、塑造提升城市副中心品牌形象、创造经得起人民、历史、实践检验的副中心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于城市管理“精治、共治、法治”的要求愈加突出,提升市民满意度也成为衡量城市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

高质量发展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北京已经进入以减量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的城市副中心,要把高质量要求贯彻于城市副中心各领域工作的全过程,高质量推进城市治理,大幅提升解决群众诉求、整治城市秩序、保障城市运行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加速城市管理的模式、方法和工具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政府协同指挥、有效调度、精准决策的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章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副中心(通州)控规,紧紧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按照“副中心标准、副中心质量”要求,把加强城市治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推动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着力构建与城市副中心功能和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为实现“三个示范区”定位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把提升市民满意度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坚持战略引领。紧紧围绕“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三大战略定位,处理好与中心城区“主”“副”关系,以高水平的城市治理促进中心城区疏解和城市副中心承接,全面提升通州区城市品质,实现通州区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综合统筹。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突出“大城管”理念,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系,以服务促管理,保障城市协调、有序、高效运行。

坚持绿色发展。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个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特色,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治理各领域、全过程,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城市副中心“双碳”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坚持创新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强化科技创新在城市管理和运行保障中的支撑作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坚持多元共治。着力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城市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2025年,通州区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环境面貌更加靓丽,城市运行安全更有保障,智慧化治理能力全面增强,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城市运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对标国际一流的建设和服务标准,建成适度超前、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区电网总供电能力达到280万千瓦,全区城镇供热面积达到0.8亿平方米,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区道路路网密度达到5.1公里/平方公里,交通出行更加舒适便捷;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6650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以上,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行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广。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四个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实现进通第一印象区更加特色鲜明、城市公共空间更加通透靓丽、人居环境更加温馨宜人、薄弱区域更加整洁有序。到2025年,居民城乡环境满意度在全市保持前列,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动态清零”,城市道路车行道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7%。

——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反应快速、处置高效、储备充裕的城市应急响应体系,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马路拉链”和道路塌陷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地下管线泄漏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运行监测。到2025年,百公里地下管线事故数控制在0.15起。

——城市智慧化治理水平全面提升。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数据共享和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覆盖率达到100%,区属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平台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三维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

——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大管家”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综合统筹协调能力显著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衔接更加紧密,社会力量在城市治理中的参与度显著增强。到2025年,区级网格密度达到3个/平方公里。

“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城市治理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5年

属性

1

能源保障

城镇供热面积

亿平方

0.8

预期性

2

新增面积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

%

20

约束性

3

电网总供电能力

万千瓦

280

预期性

4

供电可靠率

城市副中心

%

99.996

(其中行政办公区99.9999

预期性

通州区

%

99.9960

预期性

5

交通治理

城区道路路网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5.1

约束性

6

环卫管理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

37.5

约束性

7

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

吨/日

6650

预期性

8

城市道路车行道机械化作业率

%

97

约束性

9

安全保障

百公里地下管线事故数

起/年

0.15

预期性

10

智慧运行

城市副中心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11

区属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平台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12

精治共治法治

区级网格密度

个/平方

公里

3

预期性


第三章重点任务和举措

通州区承载着城市副中心,肩负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必须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构建与“三个示范区”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

一、补齐城市短板,增强市政设施服务能力

以服务城市副中心功能和保障民生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双碳”目标,统筹安全保供与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交通、环卫等各领域节能减碳,适度超前构建国际一流的安全、高效、智能、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建设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电力系统

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完成北京东-通州北500千伏工程、通州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形成“一南一北、双电源支撑”的供电格局;推进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升电网可靠性。加快推进通州区能源中心备用水源再生水管道工程建设,保障电厂水源可靠供应。增强重点区域供电保障,着力保障行政办公区二三期、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供电需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配网改造,提高居民小区供电可靠性;稳步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智能电网发展,鼓励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有序并网。

推动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强化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小区公用桩特别是公用快充桩建设,推广采用智能有序充电桩。鼓励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需求,利用单位内部停车场资源,配建快慢结合的充电设施,错时开放共享。优化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布局,重点推进大型商超、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公园景区等公共停车区域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弥补郊区景点、乡村地区等区域公共桩空白,到2025年通州区公共充电服务平均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其中城市副中心小于0.9公里,满足用户充电需求。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专用泊位,落实公共停车场充电专用泊位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公交、物流、环卫、邮政、旅游等重点领域遴选符合条件的专用场站,挖掘场站充电设施建设空间建设充电设施,促进充电桩与场站同步规划建设。推动换电站建设,遴选储备符合条件的建设场地,提升换电服务能力。推动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力争实现2023年前城市副中心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二)建设多源多向、互联互通的燃气系统

完善全区燃气输配系统,推进宋庄西、绿心、梁各庄、觅子店等次高压A调压站建设,适时启动徐辛庄高压A调压站及其配套出线工程建设;实施通州门站至六环次高压A连通线工程和京塘路次高压A连通线工程,逐步推进城市副中心次高压A管网向东与采通线、向西与五环次高压A管线联通,提升全区供气保障水平。增强重点区域燃气保障,推进行政办公区内燃气配套设施建设,推进4#调峰锅炉及区域次高压A调压站建设,保障锅炉用气。结合张家湾、台湖和宋庄等特色小镇发展,适应特色小镇节能降耗需求,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终极目标,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特色小镇燃气、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绿电合理布局。提升燃气运行安全保障,完善管网完整性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有条件、有需求的区域内燃气管道入管廊,建设应急抢险调度中心,确保城市副中心安全运行。按照“三改一关”原则,推动非居民用户瓶装液化石油气替代,2021年底前完成155平方公里范围内“三改一关”任务,“十四五”末实现全区范围内应改尽改。

(三)建设绿色低碳、广泛互联的供热体系

坚持低碳清洁,推进多元化供热,构建以热电联产、地热及热泵系统为主,燃气锅炉、储能等多种方式为补充的供热体系。加快热源热网建设,推进行政办公区综合能源站、环球影城三联供、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能源站、城市绿心综合能源站建设,完成4#调峰热源一期及配套管网工程,完善三河-通州热电联产供热体系,提升城市副中心供热保障能力。增强供热服务保障,推进全区公共区域集中供热热源互联互通,逐步整合区域性锅炉房,并入热电联产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热可靠性;持续推进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深入挖掘本地可再生能源潜力,重点发展地热及热泵系统供热,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热泵等再生能源供热,新建建筑原则上不再新建燃气独立供热系统。探索氢能利用、智慧化供热、冷热电三联供、储能、多能耦合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市场化推动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大力推广能源互联网项目,为北京率先实现碳中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建筑低碳化,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强化建筑运行能耗管理,推广供热分户计量和末端智能化控制。

(四)构建以人为本、舒适便捷的市政交通体系

系统化建设交通路网。推进一批城市干道建设,支撑城市副中心“十一横九纵”骨干网形成;完善老城区次支路系统,打通一批断头路,推进建设一批微循环道路,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加快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等重点功能区道路建设,保障功能区交通服务。支撑安置房、学校和医院配套道路区建设。完善公路干线网络,提高城乡道路通达和辐射能力。常态化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工程,重点对学校、医院、交通枢纽、景点等高频堵点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打造连续安全舒适的慢行系统。贯彻落实“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和推进慢行系统整治和建设,建设自行车友好型城市。改善老城区慢行环境,组织实施自行车、步行交通路权整治,开展路侧电子停车道路自行车道改造和精简护栏自行车道改造。织密新建功能区域慢行网络,结合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发展需求,按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街道空间分配要求,高标准建设慢行系统。在重点功能区研究建设慢行专用道路。推进全域绿道网络建设,完善“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不断升级绿道服务功能,打造品质优良、配套完善、特色突出的健康绿道网络。

构建科学合理的停车管理体系。深入挖潜全区停车资源,建管并重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充分盘活存量停车资源,鼓励居住区、单位、社会资本建设停车场有偿错时对外开放,研究制定车位共享鼓励政策。适度补足基本车位缺口,科学适量施划路侧电子收费停车位,利用城市边角地、腾退用地建设临时停车场,试点研究地下空间分层出让建设社会公共停车设施,鼓励立交桥下公共空间开放用于社会车辆停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利用居住区及周边用地增设停车位。深化停车管理改革,研究停车设施市场化运营和停车收费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环卫设施建设

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打造资源循环利用型城市。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因地制宜规划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采用分类驿站、固定桶站、流动式收集车等多种方式互为补充,确保生活垃圾有效投放。优化调整全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设施布局,实施文旅区转运站及环卫车辆停车场建设项目和农村地区各乡镇转运站及配套设施(环卫车辆停车场)建设项目,足额配置各类收运车辆及分类收集容器。

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完成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推进有机垃圾资源综合处理中心和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推广厨余垃圾农村就地资源化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安装厨余垃圾控水控杂和就地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厨余垃圾源头产量。促进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处理。推进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末端沼气回收利用。提高设施运行环保水平,彻底解决垃圾处理设施异味问题。

提升建筑垃圾绿色消纳能力。推进建筑垃圾中转站、减量化资源化项目建设,研究建设装修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场所。

提高全区粪便处理能力。推动《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粪便、餐厨收运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尽快落地,或综合考虑建设成本、运输成本、运营成本及运行稳定性等,建设较大型集中统一处理设施,推进全区粪便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六)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和污水治理水平

提升城乡供水保障。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调水干线工程,完善“多水源、多水路”水源保障格局,提高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积极推动南水北调通州水厂(二期)工程建设,新增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日,确保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以上。持续推进管网覆盖地区自备井置换,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线约250公里。积极推进农村集约化供水改造,新建永乐店开发区集中水厂,改扩建县集中水厂,提高农村集约化水平。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同步开展供水管线改造,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建立农村供水管理规范化、专业化队伍,推动供水计量和收费工作,促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良性循环。

提升污水治理水平。城市副中心新建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工程(一期)、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工程(一期),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3万吨/日。乡镇地区完成县镇、台湖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增再生水处理规模1.6万立方米/日。农村地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5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提高到80%。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扩展区新(改)建再生水管线建设,提高行政办公区、文旅区及城市绿心等地区环卫绿化、河湖再生水利用量,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七)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与设施服务环融合发展

依托设施服务环,贴建、共建地下综合管廊和地上慢行交通,试点研究地下垃圾自动转运系统建设,推进有条件的电力设施、密闭式收集站地下设置,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燃气设施入地,推进区域能源站配建地下储能调峰设施。

二、塑造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为目标,围绕生态城市、森林城市、人文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多维度展现“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形象。

(一)精细化实施环境整治提升

构建环境建设常态化推进机制。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围绕“一带一轴”制定通州区整体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计划,实现由线性运动式环境整治向区域常态化环境建设转变。着力提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水平,重点突出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深入落实责任规划师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塑造特色街巷空间。统筹做好重大活动、节日庆典等景观环境布置和环境保障工作。

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水平。加强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围绕学校、重点功能区、重要大街和轨道交通沿线等区域,实施一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提升城市公共空间面貌。推进长安街东延长线景观大道建设,完成广渠路东延、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等周边环境整治提升。配合城市绿心、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通州堰、六环路入地改造、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相关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着力改善老城区宜居品质,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周边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结合整治提升,完善公共服务和无障碍设施,推进停车设施改造和市政设施扩容,实施绿化美化,着力打造精品宜居街巷。精细化统筹路缘石线到建筑退线的街道一体化管控区,整合公共设施、景观环境、沿街建筑等要素,协调街道空间内交通市政设施,强调对各类城市家具的位置、形式、色彩等进行精细化设计,建设整洁、优美、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

提升蓝绿空间品质。优化提升城市绿心品质,推动建设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及东、西部生态绿带,完善城市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加快通惠河整体规划,打造连接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魅力走廊。依托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重点水系,打造亲水休闲景观带。推进骨干河道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统筹滨水空间慢行系统建设,满足市民休闲、娱乐、观赏、体验等多样化需求。拓展绿色空间,推进一批生态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进一步织密公园绿道网络,到“十四五”末,副中心居住区人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统筹城乡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农村环境建设标准》,按照“清脏、治乱、增绿、控污”的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加快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公厕达标改造,大力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

健全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健全街道、乡镇专业部门环境责任制,完善环境卫生自查体系,加强检查通报制度。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强化沿街社会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大对沿街商户和“六小门店”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监督力度。开展公共区域地类及地上物确权试点,确定道路红线至房基线之间公共区域内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设施权属,厘清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建立管理台帐。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运营管护长效机制。

(二)提升城市夜景品质

打造沿河特色夜景观光带。按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发展要求,着力加强滨水空间景观风貌提升,打造水绿交融、韵味深厚、品质高端的生态文明景观带。结合大运河通州段全线旅游性通航和5A级景区创建的要求,持续推进大运河等河道夜景照明建设,加快滨水空间绿色慢行廊道建设,形成温润蜿蜒、可赏可亲的魅力滨水空间。

实施重点道路、区域夜景亮化。推进新华大街(新华书店-东关大桥)等重点道路、区域景观照明建设,美化市民出行环境。加快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周边等重点区域景观照明建设。

深化城市照明精细化管理。将通州区与城市副中心的夜间环境作为整体考虑,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景象。加强城市照明发展顶层设计,着力转变城市照明发展方式,按照绿色、适度的原则推进城市亮化建设,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严格管控景观照明的范围、亮度和能耗。

(三)加强公共空间秩序管理

推动户外广告牌匾减量提质发展。常态化开展违规设施规范整治,实现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动态清零”。精细化管理户外广告牌匾设置,科学编制并实施《城市副中心户外广告牌匾标识专项规划》,加快编制《城市副中心街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实施后三年内建成区全覆盖,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施设置,提升设施品质,强化日常管理,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加强安全管理,开展户外广告牌匾安全隐患排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持续推进架空线规范治理。加强城市副中心老城架空线治理,主次干路完成电力、通信架空线入地,背街小巷完成通信架空线入地及规范梳理,消除城市安全隐患,优化市容环境。加强对已入地架空线区域的维护巡检,联合执法部门共同开展架空线复挂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杜绝复挂问题。

加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管理。规范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做好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确保设施整洁美观、安全完整、运行有效。持续推进“多杆合一”和电力箱体“三化”治理,强化设施功能整合,集约设置各类杆体、箱体。完善过街和无障碍设施,加强管线规划设计统筹,优化检查井设计标准,规范位置设置,采用表面与路面保持一致的下沉式井盖,提升通行环境和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上牌,实现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全覆盖。建设通州区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管理平台,做到设施有权属、执法有队伍、管理有人员、督办有系统。

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控。全面整顿静态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违法占道停车和非法挪用、占用停车设施,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重点加强学校、医院、商圈周边交通秩序整顿,健全停车秩序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整治力度。

持续深化疏整促专项行动。分类处置存量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持续做好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开墙打洞等违法行为整治,加强部门协同和执法联动,实现动态清零。统筹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增补公共服务设施,做好留白增绿。依法开展群租房、地下空间违规住人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实现动态清零目标。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巩固提升清扫保洁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和农村地区道路清扫保洁覆盖率。继续推广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与垃圾分类工作对接,提高道路机械化作业能力和清扫水平。严格执行道路清扫保洁标准,加强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质量监测,降低尘土残存量。深入推进大气治理“一微克”行动,强化对道路扬尘、施工扬尘、裸地扬尘等扬尘源管控,联合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加强节能管理,进一步提高环卫作业再生水利用水平和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比例,新增环卫作业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清洁化。建立健全环境建设监督考核机制,将铁路、水系、园林绿化等行业部门环境卫生纳入环境建设考核范畴,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评价机制,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改善城市管理服务人员工作环境,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和拆违腾退空间,增设城市管理服务人员临时休息、应急场所。

加快提升公厕服务品质。继续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加强公厕管理力度,与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公厕管护水平,完善公厕管理有关规范标准和考评制度,推动公厕管理“五有”工作机制落实。实施公共厕所城乡统筹管理、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厕达标改造,逐步消除旱厕和非卫生公厕,提升农村公厕服务品质。

(五)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治理

加强顶层设计和全流程管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流程体系建设,明确各类固体废物生产、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标准,形成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严格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督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责任落实,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发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及示范居住小区带头作用,指导、督促单位和个人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采用“值守服务+积分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居民自觉分类、准确投放,到2025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参与率达到95%以上,自主投放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倡导厉行节俭,开展“光盘行动”,鼓励净菜上市,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严格执行新“限塑令”,推进商业商品包装绿色化和减量化,限制餐饮、宾馆等行业一次性用品使用。

完善生活垃圾规范收运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收运单位的资质管理,建立第三方清运单位目录,加强全过程和数字化监管,督促生活垃圾收运主体责任落实。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模式,其他垃圾采取中转运输模式,厨余垃圾及再生资源采取直收直运模式,严禁“混装混运”。完善农村地区环卫收运体系,实现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及时查处曝光非正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违法堆放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两网融合”,统筹规划设计投放、收运、处置三个环节。规范再生资源回收源头管理,制定统一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标准,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协会制管理,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兼营生活垃圾分类业务。推广“互联网+回收”模式,利用网络预约+上门回收、智能回收站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方便市民交售可回收资源。推动再生资源市场健康发展,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的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废家具、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等低价值再生资源回收促进机制;探索搭建再生资源区域物流调控平台,畅通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再利用渠道,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清洁化处理和高值化利用。

规范大件垃圾管理。建立健全大件垃圾管理制度,引导有条件的社区因地制宜设置大件垃圾暂存点,鼓励垃圾收运企业开展大件垃圾收运工作,推进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大件垃圾拆解分拣设施。积极开展大件垃圾预约回收、就地处理和定点回收试点工作。

加强建筑垃圾规范管理。加强建筑垃圾行政许可办理及过程监管,严格渣土车运输企业车辆监管。持续开展渣土运输联合督导检查,加大对渣土车不密闭、超载装运、道路遗撒、乱倒乱卸、尾气排放超标、违法行驶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增强城市韧性,构筑城市安全运行保障

坚持底线思维,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聚焦城市运行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着力堵漏洞、消隐患,不断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

(一)构筑城市安全运行保障体系

增强城市生命线韧性。按照适度超前、平战结合的要求,对水、电、气、热、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行规划,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形成合理裕度。推动水电油气热等生命线系统由集中化、大型化和中心控制等传统模式向高韧性的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并联式等新模式转变,提升生命线设施的抵御力、恢复力、适应力,提高应急突发条件下保供处置能力。推进运河核心区区域能源中心黑启动项目实施,增强电网安全保障。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提高森林火灾监测点布局密度。优化防灾减灾设施体系,加快应急避难所建设,加强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融合,增强公众防灾能力。全面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副中心生态化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

强化城市运行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健全综合协调管理、行业和属地监管、权属主体履责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分行业实施的工作机制。推动城市运行安全监管关口前移,严密做好市政设施安全防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做好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保障。

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推动实施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化”管理,建立隐患管理台帐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城市运行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电、气、热、地下管线(廊)等城市基础设施保护与运行监测,推进生命线系统预警控制自动化。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升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地下管线(廊)、燃气、供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户外广告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加强热电气联调联供,提升城市能源协同保障能力。加强应急队伍、物资装备规范化建设,优化应急队伍值守点空间布局。健全重特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落实重要建筑、定点医院(房舱医院)、避难场所等重点用户的应急市政保障措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环卫保障措施。加强区域协同,建立与周边津冀地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机制。

(二)开展老旧市政设施体检和城市修补

聚焦老旧地下管线、道路、桥梁问题,全面开展老旧市政设施隐患排查,建立管理台帐,制定老旧市政设施消隐改造实施方案,推进城市修补更新。建立完善市政管线随道路同步实施机制,减少“马路拉链”,统筹架空线入地、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时序和空间安排,有条件地区优先建设综合管廊。聚焦城市道路空洞、地下管线隐患、强降雨、地质灾害、违规施工、车辆超载碾压等因素,加强制度防范和技术预测,实现道路塌陷事故大幅下降。

(三)加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

推进地下管线消隐,逐步对全区重点区域、重点类型的地下管线开展消隐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对管线自身结构性隐患进行排查,实现消隐工作精准到位。推进地下管线智慧化运维管理,逐步对城市重点类型管道、井盖加装传感系统,实现对管道系统、有毒有害气体、井盖异位等实时监测管理;探索AI+机器人技术在管道维修探测中的应用。加强道路井盖精细化运维管理,制定危害型井盖维修标准化技术流程,统一全区井盖周边路况平整度和质量水平,提高井盖维修效率。按照市级关于地下市政设施管理考核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管理考核。

(四)做好地下综合管廊建管协调

协调推进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轨道交通7号线东延、广渠路东延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的安全情况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对已建成管廊的安全运营监管,确保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安全可靠运行。加快建立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细则,严格制定管廊运维单位绩效考核标准,逐步建立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机制。

(五)扎实做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

加强长输油气管道保护,加大重点区域和地段管道标识设置密度,持续开展高后果区识别和占压隐患排查,结合高科技手段,提高巡检效率,不断更新、完善风险管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

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城市智慧运行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以应用场景为突破口,推动城市运行大数据深度共享和城市大脑全域覆盖,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打造场景式、浸入式的智慧城市应用

聚焦民生服务需求,加强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各领域应用,加快拓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

智慧路灯。完成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全部路灯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路灯的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通过安装单灯控制器,将路灯纳入智能管理系统,进行遥控、遥测、遥调,实现路灯精细化管控、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节约人力巡查成本,进一步推动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交通。健全视频流量采集系统、宏观交通态势监控系统和态势分析系统,定期形成交通运行数据,开展交通特征和效果分析。组织实施全区在役信号灯的联网联控与信号灯配时优化,实现全区重点路口全覆盖。建设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共享车位数据平台,提升城市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智慧能源。建设全区智慧能源云平台,整合政府部门和企业信息资源,实现全区能源综合及各专业运行监测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发电、供气、供热、制冷、储能联合调配。推动“多表合一”,对居民终端用户水、电、气、热计量仪表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广智能计费缴费模式,切实做到能源便民、服务百姓。

智慧管网。完善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平台,建成区级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地下空间一张网。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集水、电、气、热、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的设施和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搭建城市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城市系统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主动式保障。

智慧环卫。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移动端“潞晓分”。完善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系统,完成全区生活垃圾回收桶磁码、环卫车辆GPS定位系统和实时称重计量系统设置,实现对全区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监管。规范再生资源回收源头管理,建立再生资源回收源头计量统计系统,推进线上交易。建设市容环境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远程视频监控、影像摄录等手段,建立市容环境动态档案,实现对问题区域、问题事件的动态感知、实时取证和及时处理,维护市容环境秩序。

智慧应急。建设城市管理应急智慧平台,建立风险分析、预防准备、预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保障、应急评估、决策辅助、综合管理等专业模块,实现城市安全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完善应急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应急信息对外发布系统,形成与广播电台、门户网站、城市大屏、手持终端等信息平台的高效联动,实现应急信息实时交互和及时发布。

(二)建设深度融合、开放共享的城市运行大数据系统

推动城市运行数据整合,加强数据深度应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城市运行大数据库。推动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城市基础数据、运行专业数据和实时数据,建立数据全面、互联共享的城市运行服务管理数据体系。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整合城市自然环境数据、物理环境数据、社会环境数据、历史事故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建立城市运行专业数据库,整合城市交通运输、电、气、热等城市运行基本数据。建立城市运行实时数据,利用物联网感知设备、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摄像、手持终端、现场调查等方式采集各类城市运行实时信息和数据,构建全覆盖、全天候的城市运行监测网络。

建立城市运行大数据分析系统。综合利用城市基础数据、运行专业数据和实时数据,开展城市运行数据分析应用,通过模型预测、大数据挖掘等方式,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快速模拟和评估,支撑城市运行指挥和精准决策。

建立城市运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管理体系。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分权限分层次推进城市运行数据开放共享,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建设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城市运行数据开放共享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各方利用公共数据,开发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打造开放、共享、惠民的城市副中心特色数据共享格局。

(三)构建智能高效、全领域覆盖的城市大脑体系

聚焦城市治理突出问题,以事件为牵引,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领域分散的数据资源和管理力量整合,构建“一图一脑多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指挥系统,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建设城市副中心三维地图服务系统。利用3D建模、物联网等技术,结合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平台的坐标数据和智慧城市管理指挥平台的业务数据,建立城市路网、建筑物、部件三维立体图层,配合动画、图表等表现形式,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真实还原。

构建智能高效的城市大脑。推动城市大脑成为数字城市运行的智慧管理中枢组成部分,对各类城市事件进行数据建模,通过深度学习、仿真推演,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全局分析,为城市发展预测和决策提供全过程支持。逐步将城市大脑平台数据服务向乡镇、街道延伸,促进各领域数据融合共享。搭建城市治理数字驾驶舱,加快驾驶模块开发,拓展移动端入口,完善数字驾驶舱权限设定、指标检测、任务下达、决策参考等功能。

推进城市大脑子平台建设。推进地下管线、环境卫生等业务系统升级完善,推进智慧能源、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管理平台、地下综合管廊、应急处置、交通治理、重点任务推进等业务系统开发建设。结合三维地图服务系统,开展城市大脑各子平台模块的可视化大数据二次分析展现,实现全系统、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和一张图展示。统一城市大脑开发建设标准,推进城市大脑各子系统数据融通和协同分析,为决策提供更精准支撑。

五、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制度体系,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一)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从职能分散、部门分割向综合协调、跨部门统筹模式转变。健全强化城市管理委员会职能,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职责,加大城市运行信息汇集和应用,对于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短板问题以及职责不明晰的情形,发挥城市大管家的协调作用,明确责任主体,督促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区级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作用,统筹城市管理方面重大事项的规划、建设、管理、执法协调,健全协同机制和考评机制,增强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和行业联动有效性。推动基层“大部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执法下放,加大人力、资金等要素向基层下沉力度。

(二)提升城市治理共治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村)在基层治理中作用,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探索建立以家园为单位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落实街道(乡镇)、社区(村)管理服务责任,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推动基层党建制度与基层城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促进基层城市治理常态长效。扩宽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推动家园中心作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线下平台,结合12345市民热线、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收集公众诉求,强化市民投诉举报的处理反馈,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和问题解决机制。完善基层治理队伍,继续完善街巷长制,发挥小巷管家作用,统筹融合街巷长、小巷管家、网格员、协管员等各类基层力量,定期组织各类基层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法规标准推广普及、城市环境治理宣传、交通和市容秩序劝导等工作,健全组织管理和激励扶持等政策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社区作用,完善社区协商机制,探索参与型社区协商模式,组织辖区内单位、物业公司、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公民责任感。

(三)提升12345”为民服务水平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好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作用,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完善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办理、督办、反馈的闭环式运行机制,推动诉求精准派单,做到“一诉办好”,大幅提升市民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推进接诉即办和吹哨报到的系统衔接,完善督查、考核、激励等机制。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向社区治理深化,完善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和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问题发现机制,探索“12345市民热线+网格”协同联动模式,推进数据协同、平台协同和考核协同,加强对共性、高频问题分析,及时研判城市管理难点、热点和规律趋势,利用网格力量对12345高发诉求进行主动治理,真正做到“未诉先办”。开展12345市民服务热线综合评价工作,完善全程监督、自主查询、自动考核的“互联网+12345”市民精准服务体系,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整合12345移动端、“随手拍”等多种政民互动渠道,发挥市民参与和监督作用。

(四)健全城市管理网格化体系

完善城市网格化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信息采集、需求发现、隐患排查、问题处理等工作流程,做好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更新和维护,提升网格化运行效率。科学划分网格单元,结合行政区划调整,调整优化网格划分,提高网格设置密度,足额配备网格员。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改革,推动网格化管理内容向基层党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拓展,将基层治理各类力量和资源全部纳入网格,逐步实现城市综合管理领域的“党建引领、一网统管”。

(五)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注重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化解城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构建与城市副中心定位相适应的精细化、系统化、全覆盖的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按照城市副中心、城乡结合部、特色小城镇、新市镇的不同特点,建立针对性的城市管理标准,城市副中心重在提升功能和品质,城乡结合部重在消除差距和短板,特色小城镇重在建设现代化、综合性的新城,新市镇注重突出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

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充分发挥街、乡、镇综合执法主体责任,研究建立行政管理部门、作业部门和执法机构的联合检查机制,围绕市容环卫、架空线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深化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权向基层下放,及时跟进评估下放成效,确保执法权“放得下、接得住”;健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科学指挥机制,构建信息化监督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综合执法规范化水平。升级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增强视频分析能力、完善物联网感知体系,实现城市违法违规事件自动发现与自动分派,变“人巡”为“网巡”,提高综合执法效率。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城市治理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社会法治素养。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城市治理领域典型案例整理发布,积极开展体验式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第四章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治理的纲领性文件,需要进一步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提高政府统筹调控能力,落实资金和制度保障,合理引导和配置各方资源,促进多元主体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圆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

区政府要加强对本规划工作的统一领导,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专项行动计划,细化任务清单和分工,做好年度任务分解,及时跟进任务验收和指标核验,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定期研究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街道、乡镇要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理顺条块关系,把城市治理具体要求落到实处。开展第三方评估,将规划实施纳入区政府的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审计。

二、增强财政保障,完善市场机制

加强市政公用行业财政保障,加大财政资金向市政设施日常维护、新技术应用示范、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强化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鼓励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运营、维护、管理水平。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完善餐厨垃圾处理等领域价格收费制度与配套政策,以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为导向,逐步建立覆盖成本、反映环境损害成本、利于行业发展的计量收费、易于收缴的收费价格体系。

三、深化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加强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打造一支业务技术能力强、服务管理水平高的城市管理人才队伍。

四、加大宣传引导,提升公众参与

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作用,围绕城市治理领域改革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公布城市管理工作和成绩,积极解答百姓疑惑,畅通沟通言路,提升各方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积极总结推广城市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和模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使完善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充分借助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外脑力量,推动城市副中心城市治理专家智库和责任规划师队伍建设,在规划决策、街区更新、城市设计等方面发挥智囊作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91

第一章 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 93

一、“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93

二、“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107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09

一、指导思想 109

二、基本要求 110

三、规划目标 111

四、远景目标 114

第三章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新发展 115

一、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 115

二、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化 119

三、促进建筑交通领域低碳化 120

四、构建绿色低碳治理体系 122

五、率先打造零碳示范引领 123

六、培育绿色生活新风尚 124

第四章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26

一、严格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126

二、完善全区生态空间格局 127

三、持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128

四、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力度 129

五、健全生态空间监管体系 129

第五章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130

一、全方位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130

二、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改善 139

三、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144

第六章做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 149

一、着力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149

二、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 152

三、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157

四、健全完善环境应急体系 159

五、加强光污染防治 159

第七章打造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桥头堡” 160

一、推进落实重点领域协同发展 160

二、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制度 161

三、深化区域联防联保联治 162

第八章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163

一、健全生态环境领导责任体系 164

二、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 165

三、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165

四、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166

五、健全财政金融政策体系 169

六、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170

第九章规划保障措施 171

一、加强组织领导 171

二、完善管理机制 171

三、保障资金支持 172

四、开展交流合作 172


  

“十三五”时期,通州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契机,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严格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副中心控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副中心城市框架有序拉开,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环球主题公园基本建成,副中心站综合枢纽、东六环入地、通州堰建设、北运河通航等多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五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提前超额完成;狠抓清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净水,全区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土壤、固废、噪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物PM2.5O3尚未达标,且O3污染逐渐显现,农村污水处理问题依然存在短板,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尚存差距。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国家和北京市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方面的系列部署为副中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了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将通州区提升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度,并与雄安新区一起成为北京的新两翼,明确提出了要高水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功能定位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其城市和功能定位对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十四五”时期,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加快推进碳减排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不断增加环境容量,围绕“七有”“五性”需求抓好生态环境领域民生保障工作,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2035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远景展望为2035年。


第一章 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一)预定规划目标全部完成

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37微克/立方米,远优于预设目标60微克/立方米;凤港减河、港沟河、凉水河、北运河、潮白河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到IV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3.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五项总量减排指标超额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到达39.5%;全区实现无煤化;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1.4%;所有考核指标达到预定目标

1-1  通州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

分类

指标名称

规划目标

2020年值

属性

完成情况

1

生态环境质量

PM2.5年均浓度

60微克/立方米左右

37微克/立方米

约束性

超额完成

2

地表水水质

副中心地区地表水和主要河流达IV类

5个国考断面达到IV类水质

约束性

完成

3

森林覆盖率(%)

≥33

33.0

约束性

完成

4

总量

减排

SO2消减率(%)

90

95.2

约束性

超额完成

5

NOx消减率(%)

30

58.0

约束性

超额完成

6

VOCS消减率(%)

30

52.0

约束性

超额完成

7

COD消减量(吨)

4940

6881

约束性

超额完成

8

NH3-N消减量(吨)

779

1708

约束性

超额完成

9

能源

万元GDP能耗下降率(%)

≥16

39.5

(2019年)

约束性

超额完成

10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355

312.0

(2019年)

约束性

完成

11

清洁能源比重(%)

100

实现无煤化

约束性

完成

12

基础

设施

燃气管网覆盖率(%)

100

城区全覆盖

约束性

完成

13

全区污水处理率(%)

90

91.4

约束性

完成

14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9.8

100

约束性

完成

注:部分指标尚未更新为2020年数据

(二)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十三五”时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城市副中心总体规划,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1.空气质量改善取得历史性突破

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通州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五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经过全区共同努力、区域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2020年,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7微克/立方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为“十三五”圆满收官增添生态环境底色。

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2020年,PM2.5年均浓度首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8微克/立方米),为37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并列第十一位,实现历史性“摘帽”;较2015年下降60.0%,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其他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NO2PM10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分别为6834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分别下降44.4%39.0%,创全区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新低。SO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五年保持下降趋势,为4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80.1%CO稳定达标并保持在1.4毫克/立方米以下。

1-1  “十三五”期间副中心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情况图

优良天数明显增加,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优良天数持续增加,由2015年的158天增加到2020年的261天,增幅达到65.2%。重污染天数持续下降,由2015年的65天减少至2020年的11天,降幅达到83.1%。空气质量“优增劣减”,蓝天“含金量”越来越高,整体改善效果显著,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A.优良天数及年度增长率(%

B.重污染天数及年度削减率(%

图1-2 “十三五”期间副中心环境空气质量优增劣减

2.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十三五”期间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全区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达标;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地表水水质逐年实现改善,2017-2019年年均浓度改善率分别为37.33%60.9%9.03%2020年改善率达到19.5%,全市排名第一。2020年凤港减河、港沟河、凉水河、北运河、潮白河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V类标准;4个水功能区考核断面中3个断面优于目标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1个断面未达到目标水质要求,为劣1类。河流监测断面从2015年的13个考核断面均不达标,其中劣3类水质断面有8个、劣4类有3个,到2020年的9个考核断面中有8个断面达到目标水质要求,其中Ⅲ类水质断面有3个、Ⅳ类有5个,达标率提高到88.9%,仅剩1个断面为劣1类,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1-3  “十三五”期间副中心考核断面水质类别情况

各乡镇地表水水质整治成效明显。25个乡镇地表水监控断面中,15个断面均达到V类以上水质,5个断面已截污整治,5个断面还未达标。5个不达标断面分别涉及潞城镇、梨园镇、张家湾镇、马驹桥镇和于家务乡。

3.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区域土壤总体状况清洁良好。2019年通州区共监测市控土壤基础点位15个,覆盖了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等主要土壤利用类型。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通州区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属清洁土壤。全区土壤监测点位达标率为100%,各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稳定并大于95%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状况良好。15家乡镇级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土壤监测点位污染等级评价均为清洁(安全),监测点位达标率为100%土壤中各单项污染物达标率均为100%。有机农药类均为未检出

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状况良好。重点监管企业北京通美晶体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北京奥达分公司两家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属清洁土壤。土壤监测点位达标率为100%,各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

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土壤状况良好。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北京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周边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属清洁土壤。土壤监测点位达标率为100%各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土壤状况良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属清洁土壤。土壤监测点位达标率为100%,各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

4.声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区域环境噪声稳定向好。“十三五”期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在 54.0dB(A)55.4dB(A)之间,平均值为54.8dB(A)。区域环境噪声最高值为55.4dB(A) ,出现在2016年;最低值为54.0dB(A),出现在2019年;2019年比2015年下降了1.3dB(A),有稳定向好趋势。

道路交通噪声基本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道路交通噪声小于70 dB(A),但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在 68.8dB(A)69.5dB(A)之间,平均值为69.1dB(A)。道路交通噪声最高值为69.5dB(A) ,出现在2018年;最低值为68.8dB(A),出现在2019年。20192015年下降了0.4dB(A) ,下降幅度为0.6个百分点。

5.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确立了“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建设格局,为后期绿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实施副中心园林绿化三年行动方案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绿色空间面积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2015年的28.4%提高到20193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6平方米提高到 19.3平方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从54.0上升到63.19,为“良”等级,改善幅度位居全市前列,随着通州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差距在逐渐缩小。

1-4  “十三五”期间副中心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情况

1-5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各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改善率

(三)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共治格局基本形成。成立区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专设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全面加强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明确全区各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机制,成立生态环境督查办,将蓝天保卫战纳入绩效考核,有效压实了各部门和各辖区“最后一公里”责任。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努力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治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绿色发展成果丰硕。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累计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2121家,完成1193“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和动态清零,清理整治工业大院30个(涉及企业335家)。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始终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对标达标,从电力、工业、供暖、民用等几方面推进能源清洁化替代工作。与河北三河电厂合作实施“热电联供”项目,实施分散燃煤锅炉房整合,累计替代面积1704万平方米,累计拆除燃煤锅炉5379.277蒸吨,取缔茶浴炉、大灶1600余台,并保持动态“清零”。在全市率先完成10214900.26蒸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坚持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方式开展散煤治理,实现“无煤化”目标。2015年全面开展“煤改电”工作,利用三年时间累计完成了平房住户“煤改电”农村地区258个村和城区3个街道共计12万余户的改造任务。车辆结构绿色优化,全区电动出租车达969辆、公租自行车31000辆,均居全市前列。区属清洁能源公交达628辆;区域接驳小电车涵盖9条线,达114辆。城市面貌绿色洁净,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狠抓施工、道路、裸地扬尘精细化治理,城市洁净度显著提升;2020年,全区降尘量为5.4/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1.7%,在周边地区城市中保持前列。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工程减排治理措施力度空前。严格落实市级规定任务措施,出台《通州区2018-2020年清气计划》《通州区关于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意见》《通州区大气治理强化措施(2016-2017年)》和《通州区秋冬大气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方案措施,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优化提升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五年来,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辖区公交清洁化和老旧机动车淘汰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坚决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建成“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化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实现对所有乡镇(街道)颗粒物监测全覆盖;搭建工地扬尘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等环境监管类系统6个;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利用“热点网格”技术,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执法,在环境监测、污染源监管等方面全面构建“1+X+N”“智慧+环保”监管体系新模式。

加大违法企业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推行环保执法人员随时抽查制度,公开曝光违法典型案例,扩大执法效果。2017,利用热点网格实施精准执法、全时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五年来,固定源立案处罚3090起,处罚8600余万元。2020年,生态环境、公安开展专项执法,联合办理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其中查封扣押206起、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部门4起、移送拘留2起,全市五类重大案件办理综合排名第一;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查处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企业935起,处罚金额1430.41万元,处罚案件数全市第一。

(四)打赢碧水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区级饮用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报告。编制完成集中式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报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改。按季度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监测工作。补充划分“千吨万人”水源地27个。按要求完成区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公开。

深化水环境治理。强化城镇生活污染防治。新建张家湾、马驹桥等再生水厂9座,升级改造碧水、河东、于家务乡次中心、西集次中心再生水厂4座;新建污水收集管线374千米,改造雨污水合流管线约48千米。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19 座,污水处理规模37.6万立方米/天,污水收集处理率由2015 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91.4%深化工业污染防治。100%完成排污许可台账内企业核发工作任务。加强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对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未按要求进行自行监测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完成215 村庄的截污治污工作,累计解决273个村庄污水治理,全区村级污水处理站141座,污水处理规模达到12.0万立方米/天。持续推进农村公厕提升改造和新建工作,累计完成700余座农村公厕提升改造和新建工作。推动京津冀联保联治。“通武廊”三地围绕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自动监测子站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按月将入境断面水质情况信息共享。

开展黑臭水体整治。53条段黑臭水体基本实现长治久清,完成全年两次黑臭水体交叉监测和数据上报工作。实行常态化管护机制,PPP项目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均已开展运营维护。开展小微水体整治,经市河长办现场核查,100处基本达到“五无”标准。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强化工业企业执法。实施流域专项执法检查,涉水处罚共立案11起,责令限改11起,处罚69万元。强化联合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56次,巡查河道近2000公里,出动执法人员212人次,劝导桥上垂钓等不文明行为67起。强化市容环境执法。针对餐厨垃圾和污水乱倒、乱堆物料、无照经营等影响市容行为开展执法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人次,出动车辆345车次,检查点位280处。

创新亮点工作体系建设。一是不断深化水污染防治。谋划实施《通州区入河排口管理及全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动态更新全区入河排口,建立26条主要河流范围,入河排口台账628个,其中有水排口台账60个。初步建立全区所有河道沟渠入河排污口台账5218个;构建污染源污水处理设施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控设施水污染治理等五级水环境监管体系。二是深化流域协作共治。建立北京、通州、三河、香河生态环境、水务四地联动机制,开展潮白河水体分点分段式排查和检测,分析水质污染成因,联合行动处理处置污染源2处,拆除2座共5万吨不达标污水处理设施,新建10万吨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启动水量协调机制,利用各地管控的6座闸坝设施,补充潮白河下段吴村断面生态基流,减少富营养化和污染物滞存现状,保障潮白河全线水质稳定达到V类水质;建立市、区生态环保、水务四方联动机制,实施北运河、凉水河、港沟河、凤港减河生态补水和水质保障工作,按月对流域8个断面进行监测,并实现数据共享。

(五)持续稳定推进净土保卫战

“十三五”期间,完成土壤详查,全区土壤环境总体良好,土壤生态环境风险得到管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框架体系搭建完成,相关工作按照“土十条”要求有序开展,持续稳定推进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完成详查监测等基础调查工作,初步掌握底数。开展全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和工业企业地块污染排查,构建疑似污染地块清单;通州区农用地土壤环境整体上处于清洁可安全利用水平。完成全区农用地详查工作,全区详查范围内农用地均为优先保护类耕地。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市控网监测工作和全区2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监测试点工作。

重点防治土壤源头污染。严防工业污染。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监察执法,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295人次,巡查相关企业685次,查处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共计201起,罚款金额199.214万元。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置和利用。润泰二期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共计处置医疗废物29076.89吨,其中涉疫情医废1300.91吨,疫情生活垃圾4042.91吨,普通医疗废物23733.07吨。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减量工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40%。全年共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3.3万亩;建立6个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建立20个监测点,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农药减量工作。8家区级植物诊所开具合格处方2517份,合格率达99%;在5个蔬菜生产基地开展非化学防治专业化服务2500亩次。农药包装物及农膜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全区共回收19家合作农资药店代收的废旧农膜等农业投入品87.73吨、农药包装废弃物47.15吨。

持续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完成20172019年关停企业原址用地筛查工作,共筛查原址用地1445块,无新增疑似污染地块。动态更新通州区疑似污染地块台账、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污染地块台账、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原东方化工厂DF-01DF-02地块,以及周边2个污染地块,均持续开展风险管控工作。

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期间,推进完成116个村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116个村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二、“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更高要求

随着“高精尖”产业逐步构建,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20年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0家,较“十二五”末增加1.6倍,但仍存在资源环境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行业、企业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偏大。2019年万元GDP能耗(0.29吨标煤)和碳排放(0.51吨)与北京市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北京市分别为0.21吨标煤和0.42吨二氧化碳)。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能源结构过度依赖化石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8%)低于全国(15%)平均水平,外调电力也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现阶段低碳发展水平难以支撑碳达峰后稳中有降并持续下降的刚性减量目标。实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将成为城市副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碳中和愿景的必由之路。

(二)空气改善成效不稳固,PM2.5O3协同治理难度增加

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但PM2.5尚未达到国家标准,且污染来源主体为城市运行、生活源等刚性需求,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减排潜力收窄,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将明显放缓。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而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区域空气污染呈现出交替叠加现象。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难度加大。

(三)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并存,水生态环境改善难度加大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水供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得到一定缓解,生态用水的补给促进了水环境改善。但城市副中心处于人口、经济快速增长期,生活需水刚性增长,水资源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城市水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均水资源量仍远低于联合国极度缺水线。由于初期雨水污染、汛期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等原因,雨季河湖水质存在一定波动,而且通州区处于九河末梢,部分水体河段的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等指标仍处于劣Ⅴ类,污染类型属于营养盐与有机污染复合型,河流水生态状况相对较差,水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尚存一定差距。

(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能力短板需尽快补齐

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能力得到提升,但城乡区域间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率仅为91.4%,远低于2019年全市平均值94.5%和城六区平均值99.3%。城市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雨污合流造成雨季污水溢流致使河湖水环境受到污染;乡镇地区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还不完善;农村地区污水收集处理问题较为突出(设施覆盖率仅为63%),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运行尚未建立长效机制,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五)生态空间管控水平有待提升

健全优化三条控制线并加强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统筹三条控制线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三条控制线的监管水平。绿色空间总量不足、结构体系不完善。“十三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开展了大量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林地、河流湿地等生态用地的质量和功能方面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还有较大差距。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和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不足,区内林地、河流湿地的生态质量和功能方面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讲话及考察副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北京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创新绿色低碳为动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动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探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地方实践,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把握新时期污染排放新特征,突出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着力解决人民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加民众生态环境幸福感;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联治,打造成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桥头堡”。坚定不移的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要求

生态引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新格局。

精细管理,更加注重特色治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治理手段更加注重系统治理和协同减排。构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突出重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突出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进一步深化污染防治,在稳固水气土三大攻坚战成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切身关切,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深刻统筹,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分区施策、差异发展,有针对性提出重点任务措施。聚焦城市副中心规划与建设,突出全过程管控,力促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区域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25年,副中心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碳排放总量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完善。有效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具有副中心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地方实践,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绿色发展新优势。

国土空间更优化。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控制区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36.5%

生态环境更优美。空气质量稳步改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力争达到32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控、市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北运河重要时段重点河段水质达到Ⅳ类,水生态健康持续向好;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大于95%;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不断提高,力争达到65

资源利用更高效。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30.83万吨标准煤以内,用水总量满足市控要求,碳排放总量达到市级要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排放强度达到市级要求,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达到20%

城市治理更精细。环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600吨、610吨、5320吨和405吨。生态环境更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理念更深入,公众对生态环境更满意,城市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健全。

区域协同更深入。以保障副中心建设为目标,携手津冀实现交通运输结构、产业结构更优化,生态环境联建联保联治更深入,重点地区联合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将副中心打造成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二)指标体系

结合国家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预期目标,合理设定通州区生态环境领域预期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在类别上分为发展低碳、空气清新、水体清洁、土壤安全、生态宜居、生活文明六个类别,共计研究提出了25项考核指标。详细情况见表2-1

2-1  “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环境规划目标表

序号

类别

名称

现状值

(2020年)

规划值

2025年

指标

属性

1

碳排放总量*(万吨)

512.93

(初步核算)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37.97

(初步核算)

20

约束性

3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

/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4

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t)

/

1600

约束性

5

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t)

/

610

约束性

6

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t)

/

5320

约束性

7

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t)

/

405

约束性

8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

3(11天)

0.9

预期性

9

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37

32

约束性

10

优良天数比例*(%)

71.3

(261天)

78

约束性

11

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

88.9

100

约束性

12

劣V类水质河长比例*(%)

11.1

(港沟河马头断面劣V类)

全面消除劣V类

约束性

13

北运河水质类别

(重要时段重点河段)

部分河段Ⅳ类

Ⅳ类

约束性

14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约束性

15

全区污水处理率(%

91.4

95

约束性

16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

63

80

约束性

17

土壤

安全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3

>95

约束性

18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

93

>95

约束性

19

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比例*(%)

5.62

不减少

约束性

20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63.19

稳步提升

(65)

预期性

21

森林覆盖率(%)

33.0

36.5

约束性

22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

54.0

55

约束性

23

交通噪声平均值(分贝)

68.8

70

约束性

24

生活

文明

绿色出行比例(%)

74.5

80左右

预期性

25

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程度

86

90

预期性

注:“*”为北京市生态环境规划目标表中的指标。

四、远景目标

2035年,北京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城市副中心美好蓝图基本实现,初步建成具有综合承载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碳中和取得明显进展,建成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有力有效发挥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主体作用。

第三章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新发展

落实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新部署,面向碳中和愿景,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关系,主动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坚持生态引领,深入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副中心发展新模式,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一、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

(一)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将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作为产业落地约束条件,鼓励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碳排放少的产业发展。挥城市副中心带动作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梯度转移,以副中心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为引领,强化腾笼换鸟,积极吸纳和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以数字经济为方向,以绿色经济为特征,加快构建与主导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智能制造、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等领域培育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体现“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标杆性品牌性产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培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实现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尖端芯片、IT信息软件、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领域,推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升级,集聚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升金融产业发展能级,着力发展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入驻,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具有城市副中心特色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繁荣发展商务服务产业。以运河商务区为主要载体,积极引进国内、国际智库机构,着力吸纳中心城区疏解的政府智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城市设计和智库经济,激发商务商业发展新活力。秉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的开发理念,以交通枢纽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综合服务功能,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站城融合的东部商业新中心。着力承接、引进、培育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总部企业,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加速吸引国际顶尖设计机构和国际大师、国际新锐设计师汇聚打造城市设计和智库经济新集群。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促进专业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培育发展文创融合产业。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宋庄、台湖等特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引进顶尖职业赛事和俱乐部。深度开发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建成水上旅游观光带,大力发展运河主题旅游,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发展高品质文化和创意产业,依托台湖演艺小镇,大力发展演艺产业生态;依托宋庄艺术小镇发展当代原创艺术品交易;推动工业遗址、老旧厂房等存量空间资源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支持发展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化产业,构建“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集群。

提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坚持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生态富农,突出农业生态富民、服务与保障的复合功能,发展壮大种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依托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打造一批生态科普拓展基地、森林度假村,构建精品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带。强化城市副中心“米袋子”“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二)着力推进产业绿色升级

持续推进工业生产绿色化。引导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以建材、工业涂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培育生产技术工艺先进、治污水平高、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工厂。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推进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非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有序疏解,推动马驹桥物流基地等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智能生产力提升工程,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开展智能制造提升。支持企业沿智能制造的价值链突破,以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化工厂,生产智能化的产品,延伸智能化服务。采取“优势产品+标杆工厂”模式落地实施一批“优品智造”项目,打造形成“北京智造”的产业群体。鼓励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与京津冀企业开展协同制造、分布制造,拓展城市副中心智能制造发展空间。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持续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内产业原料互供、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成市级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化循环改造,提升工业园区生态化水平。推进重点行业环保技改。以挥发性有机物防控为重点,全面加强工艺过程源和溶剂使用源VOCs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施环保技术升级改造,通过源头管控、工艺升级、末端治理等手段,督促重点行业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并逐年减排。

(三)严格环境准入和退出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落后产能淘汰等政策与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和退出。实施建设项目总量指标替代,实现控增促减。研究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针对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环境准入要求,促进精细化管理。按照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和负面清单,严把新建项目产业政策关,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将碳排放纳入重点行业环评审批指标,严格控制二氧化碳、VOCs排放重点行业的项目准入。深化清洁生产审核,将二氧化碳、VOCs排放量大的行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加大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健全VOCs治理的产业链。

二、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化

全面促进能源节约,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实现稳中有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能源消费量优先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障。

控制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巩固“无煤化”成果,健全清洁取暖设备的运维服务机制,严厉打击经营性企业非法使用、销售燃煤行为,严防散煤复烧。适度控制天然气消耗总量,强化外部绿色电力供应,严格限制新增燃气供热系统,加强电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保障,逐步减少供热领域燃气需求,推进燃气壁挂炉升级。推进油品消费稳中有降,加快推进车辆电气化替代,重点行业车辆柴油消耗量进一步降低。大力推进燃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具备条件的燃油锅炉完成替代。

构建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使用,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太阳能等为辅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加快布局地热泵、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系统在重点领域、区域的规模化开发和高效利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效降低区域碳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到2025年,全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应用,围绕城镇建筑、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农村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阳光惠民、阳光园区等六大阳光工程。加快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热泵在城镇建筑、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领域的融合和利用;大力推进太阳能利用,加快分布式光伏应用,力争新建建筑全覆盖,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0兆瓦,太阳能集热器建筑应用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提升绿电比例,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重,外调绿色电力消费量占全区总用电量比例达到36%。到2025年,新建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全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达到市级要求。

多能互补供能体系示范。以城市绿心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为中心构建区域多能互补供能体系,在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形成近零排放试点,推动城市副中心绿色能源示范区建设。

三、促进建筑交通领域低碳化

提高建筑能效水平。落实各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居住建筑执行“第五步”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长效机制,对公共建筑全面开展节能改造,结合老城“双修”,对老旧小区等存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既有建筑及老旧小区改造执行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发展绿色农房,推进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建筑节能分部验收制度。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所有新建建筑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推动装配式建筑应用,新建保障性及政策性住房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制定实施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广计划,以行政办公区等为重点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研究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长效机制,到2025年新增100万平方米。加大太阳能在建筑领域使用力度,实现新建建筑光伏发电全覆盖。强化建筑运行能耗管理,提高低碳能源供热比重,推广供热分户计量和末端智能化控制。

加强低碳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慢行交通、立体步道网络系统建设,持续完善绿色出行体系,提高公共交通运能和效率,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建成站城一体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和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同步推进城市航站功能建设。新建北京城市副中心轨道线网,建成17号线(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和6号线南延,M101线达到通车条件,开工建设M102线,储备M103线、M104线,到2025年初步形成“一环六横四纵”的轨道交通格局。推动机动车结构向节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物流配送车、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汽车,鼓励使用纯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油换电步伐,鼓励个人存量燃油车更换为新能源车;加快高排放车辆淘汰,基本淘汰国四重型营运柴油货车。完善系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环卫、公交、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设施和城市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增强绿色交通体系稳定保障能力。构建安全、连续、舒适的步行系统,沿河、沿绿、沿路建成1500公里的自行车和人行步道。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完善大运河健康绿道系统,全域绿道总长度达到600公里。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80%左右。

四、构建绿色低碳治理体系

落实碳排放控制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双降”的目标考核制度加强重点单位低碳管理明确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责任,促进碳排放精细化管理

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源动态清单。系统调研,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库,精准掌握各类排放源的最新信息并实施跟踪管理;完善企业排放源上报体系;建立污染物协同控制模拟系统,基于空气质量模型探究通州区全区内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污染物浓度间的相关关系,并研究制定减排措施;建立动态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展示平台完善温室气体减排评估指标体系

完善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积极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建立新阶段温室气体排控制度,完善相应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促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的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切实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发展低碳能源,控制工业领域碳排放,减少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控制交通、农业、商业和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碳排放,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熟发展。

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场。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化调节机制。加大碳排放控制监察执法力度,组织辖区内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按期完成碳排放报告核查、配额发放、履约等工作。结合全区园林绿化科普基地、园艺驿站等机构,广泛开展碳中和理念宣传,为全民践行碳中和绿色责任提供参与平台。推动北京绿交所提质升级,建设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办好绿色发展论坛,加大对碳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

五、率先打造零碳示范引领

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结合街区或区域特点,推动副中心范围内零碳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布局智能高效电网,构建绿色智慧基础设施体系;建立浅层地热能为主、深层地热能为辅,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的能源供应方案,开发利用地热能;积极推广近零碳建筑,实现新建建筑光伏发电全覆盖。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率先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力争达到40%以上。提倡低碳消费,推行简约的生活方式,传递节能减排理念,全面提高全民低碳发展的意识,逐步扩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范围。

推进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研究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要,积极主动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与任务措施,在镇街、建筑、交通、社区、园区、企业六个领域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试点。鼓励各地区选取不同试点对象,探索不同的建设方法,积极开展尝试。各试点根据自身碳排放特点,制定近零碳排放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排放源和增加吸收汇,最终实现零碳排放。

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强化绿色技术示范应用,编制碳中和示范区建设规划。培育壮大环保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太阳能、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积极利用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措施抵消碳排放。推进完成一批产业园区碳中和试点,全区试点推广碳中和示范小镇。

提升城市系统碳汇能力。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构建蓝绿交织森林城市,充分挖掘自然碳汇潜力,提高森林碳汇;协同区域生态建设,扩充区域绿色生态空间,大力开展生态绿化工程,推进园林绿地增汇。加强土壤培肥,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提升农田土壤碳汇能力。推广农业生产低碳设施设备,提升低耗高效农业设施比例。加强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优化农业耕作方式,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开展农业系统碳汇能力评估核算,在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森林健康经营等工作,持续提升全区碳汇能力。

六、培育绿色生活新风尚

建设绿色人居环境。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抢抓国家特色小镇发展机遇,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力度。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深度融合生态、特色产业、传统文化、旅游等,打造特色小城镇,全面提升城镇建设品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建设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

完善生态基础设施。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围绕森林城市、特色小镇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及滨水绿带、生态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建设,构建城镇生态绿网。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建设智慧环卫系统,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出行,引导公众选择步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制定绿色补贴政策,推广绿色产品,推进绿色消费。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加强绿色产品相关标准认证与常态监管。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崇尚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倡导居民使用具有环保标识的绿色产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节水器具和资源再生产品,让节能、低碳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第四章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围绕“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建设目标,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健全生态保护制度,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的目的。2025年,生态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稳步提升。

一、严格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以系统保护出发,优化调整重要生态空间,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用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实现对重要生态空间的保护。

(一)全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强化两线三区全域管控。实施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全域管控。规划引导生态控制区,加强生态资源要素的保护和监管,开展生态保育和修复,保障生态空间只增不减。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和勘界定标,加强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管控,确保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到2025年,建设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定标。加强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管理。

(二)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空间化、信息化、系统化、精细化,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全区生态空间格局

针对绿色空间总量不足、结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继续进行绿化建设,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体系引导城市建设格局,构建完备的生态空间体系。

(一)打造森林环抱的绿色空间

建设森林城市,持续完善一心、一环、两带、两区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持续提升城市绿心绿化品质,建成万亩城市绿肺;基本建成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的13个公园;打造东西部生态绿带和南北生态廊道控制区,全面建设9个乡镇景观生态林。到2025年,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5%

(二)完善生态廊道体系

完善交通干线和河流绿道网络,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完善大运河健康绿道系统,2025年,全域绿道总长度达到600公里

(三)加强河流湿地治理与修复

继续完善全域湿地总体布局,加强河湖湿地生态补水,以建设和恢复小微湿地为主,逐步恢复滨水空间自然形态,因地制宜保护恢复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四)京津冀区域协同保护和建设

着力扩大区域生态容量,共建京秦京津两条绿楔、北运河-潮白河生态绿洲,构建绿色生态廊道,进一步加强通州区与北三县之间的生态协作治理。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布局城市发展格局与规模、产业发展规模与格局,加强开发强度统一管控,统筹构建京津冀生态安全格局。

三、持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一)平原区林地提质增效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实现森林和山、水、城、田、湖、园、村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平原区“无界森林”。加强平原区森林抚育,提倡近自然林地管护,提高林地生态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水平

(二)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

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提高城市绿地在缓解大气污染、热岛效应、滞纳粉尘、提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建设生态化公园绿地。到2025年,公园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

(三)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逐步摸清生物多样性底数,掌握全域生物多样性状况。逐步建立生物多样性长期观测网络,为生物多样性的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营造近自然栖息环境。依托森林公园、绿化隔离带建设,营造近自然的林地环境,积极推广“昆虫旅馆”“本杰士堆”等生物多样性提升设施,为栖居其中的小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定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掌握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现状、引种方式和引种来源。明确重点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和管控策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效控制,减少其危害。

四、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力度

(一)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积极启动和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结合副中心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建设,深入挖掘通州区大运河生态与文化资源,从顶层做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设计,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

(二)厚植生态本底,夯实“两山”基础

厚植生态本底,加大创新机制和转化模式,探索和积累更多的转化经验和模式,夯实“两山”基础。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林地保护和发展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化旅游等相关机制。在此基础上,积极谋划“两山”基地的创建

五、健全生态空间监管体系

(一)健全生态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完善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在生态遥感监测的基础上,推进生态质量地面监测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新科技新手段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2025年,基本建立覆盖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的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体系。

定期开展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和要求,定期开展重要生态空间生态保护成效评估。

建立生态保护综合监管大数据系统。整合地面调查、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多元数据资源,建设集数据管理、综合监管、变化预警和风险评价等业务场景的生态保护综合监管平台,同时对接市级平台,实现与市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与相关管理部门数据共享。

(二)强化生态空间监督执法

加强重要生态空间监管,全面提升生态空间监管能力。明确区生态环境执法职责界限,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加强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第五章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聚焦空气质量改善、水生态环境治理、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等重点领域,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绿水常在、净土常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一、全方位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坚持PM2.5和臭氧(O3)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治理

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控推动副中心核心区划定超低排放区建设,基本实现公交、环卫、出租、邮政、渣土、机场大巴、货运、旅游及公务车辆为新能源动力,逐步禁止柴油车辆驶入。推广智能交通管理,缓解交通拥堵。通过加强占道管理,设置隔离设施等措施,保障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基本路权。提高城区主要道路、路口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路网功能,减轻城市副中心区交通污染负荷制定交通高峰期限制行驶路线减少过境车辆对副中心区的影响

加强在用车辆排放监管强化在用车辆尾气排放执法检查,严查在用车辆尾气超标排放行为。对物流区、货物集散地等重点场所及单位,强化入户监督抽测。在进京路口、重点道路实现24小时或机动执法检查。依托市级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区级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及动态共享数据库,通过远程排放管理系统等对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实现精准执法。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和维修监管,建立机动车排放检验、排放达标维修、维修复检等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强化过境车辆监管。严格执行对本市和外埠机动车限行规定,加大监管力度。凡进入通州区的外埠车辆必须办理进京证。加强进京路口检查,禁止未达标车辆驶入。梳理过境车活动水平和排放重点路段,研究制定过境大型货车绕行方案。实施大型柴油货车绕行城区路线,全面禁止穿越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加大对过境车辆尾气排放的检查力度,以物流园区为依托,开展货运车辆排放管理和检查工作。

加强油气排放和油品质量监管。加强成品油储运系统油气排放监管,利用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开展精准执法。对辖区内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设施加强检查检测,确保油品质量和车用尿素溶液质量。对施工工地、物流园区、铁路货场、工厂等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的油品质量实施严格管控,确保使用合格油品。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优化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区范围,将限制范围与通州区精细化管控示范区范围统一,强化低排放区作业检查。严格落实《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持续完善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编码登记制度,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监管,禁止使用未经过信息编码登记或未如实登记信息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面掌握已登记机械的排放情况。对于已转出本市或报废的机械,督促机械登记人及时办理转出或注销等手续,动态更新机械登记台账。鼓励使用电动或符合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快老旧燃油工程机械淘汰更新及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使用,推动物流园区、铁路货场中具备条件的机械采用新能源。

(二)有序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构建VOCs环境质量监测网。构建覆盖街乡镇、主要工业园区等的VOCs高密度环境质量监测网;利用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建设VOCs热点网格系统,有效识别VOCs高值区,精确指导VOCs治理。采用走航、热点网格等方式,探索建立溯源查处、快速处置的VOCs监管模式。

推进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严格落实国家胶粘剂、清洗剂、工业防护涂料、车辆涂料、油墨等产品及北京市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VOCs含量限值标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原辅材料台账,并按要求使用符合标准的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

加强人为源VOCs排放管控。深化重点行业VOCs全流程管控,定期动态更新VOCs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强化监督性监测与检查,按周检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确保VOCs达标排放。动态监控重点产业园区、企业集群及重点企业生产和排放情况,引导工业产区和企业集群整体升级,对具备条件的,试点推广集中喷涂、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活性炭集中再生等管理模式。持续深化加油站、汽修、干洗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行业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强化餐饮油烟净化设备清洗维护状况监管,加强加油站油气排放监督性监测。

开展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研究。探索开展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控制,在不减少绿化覆盖的前提下,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园林绿化植物,减少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专栏一 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北京大学基于各市2018年人为源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提出“2+26”城市优先控制人为源VOCs关键排放源和关键物种名录。其中北京市基于臭氧生成潜势(OFP)的人为源VOCs关键控制物种包括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丙烯、1,2,4-三甲基苯、甲醛、邻-二甲苯、乙苯、乙醛、间-乙基甲苯、乙醇、顺-2-丁烯、1-丁烯、1,3-丁二烯、1,2,3-三甲基苯、1,2,5-三甲基苯、反-2-丁烯;对应的关键控制源为小汽车、重型货车、涂料生产、轻型货车、涂装行业、塑料软包装、工程机械、烹饪、石油精炼、加油站-汽油。

基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P)的人为源VOCs关键控制物种为甲苯、正葵烷、间/对-二甲苯、正十二烷、乙苯、正壬烷、正十一烷、邻-二甲苯、甲基环乙烷、间-乙基甲苯、苯乙烯、1,3-丁二烯、正辛烷;对应的关键控制源为塑料软包装、小汽车、重型货车、涂料生产、集成电路喷涂、轻型货车、工程机械、石油精炼、建筑喷涂、加油站-汽油、涂装行业、农村生活散煤。

专栏二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

植物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参与了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防御,并且对其他生物、大气化学和物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于大气中其它气体,BVOCs在大气中含量很低,但是大部分BVOCs具有很强的大气反应活性,在一定的温度、光照条件下,可作为前体物与NOx等物质发生光化学反应,对大气中的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形成做出贡献。城市典型绿化树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大气BVOCs的主要贡献者。由于城市环境内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城市典型植物BVOCs排放对于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更加显著。

植物的VOCs主要集中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根据李俊仪等人的研究,北京地区典型落叶阔叶树主要释放异戊二烯,针叶树和果树主要释放单萜烯。常绿树种中对异戊二烯和单萜烯贡献率最大的是柞树和油松,落叶树种中对异戊二烯和单萜烯贡献率最大的是法桐和苹果树,灌木树种中对异戊二烯和单萜烯贡献率最大的是大叶黄杨,草本花卉中对异戊二烯和单萜烯贡献率最大的是竹和草地。

考虑园林植物所具有的多重生态功能,在不减少绿化覆盖率的前提下,通过绿化植物种类的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对环境城市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科学推进扬尘精细化治理

强化施工扬尘规范化管控。推广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及典型标段扬尘管控经验,打造施工扬尘治理试点,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科学管理、科技应用、投入保障、严格监督等措施严格管控施工扬尘,致力打造成“花园式工地”。制定通州区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分类别明确项目施工扬尘规范化管控要求与责任,督促各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和“门前三包”的扬尘防治要求。建立扬尘视频监管、渣土车管理、扬尘综合执法等平台,推进信息共享,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鼓励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分段全封闭施工。

专栏三 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及典型标段扬尘管控经验

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建设过程中,从战略布局、科学管理、科技应用、投入保障、严格监督等多角度采取措施对施工扬尘进行管控,构建“三精细和一保障”管理体系,致力于将度假区项目打造成“花园式工地”,施工扬尘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细化管理制度。顶层领导重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将其与施工过程环境、健康、安全(简称“EHS”)管理相融合,并将施工EHS管理结果与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作为衡量所有团队工作表现的统一标尺。成立了三级扬尘治理小组,建立EHS管理体系四级文件制度,指导施工现场的日常工作及措施落实;同时定期开展扬尘污染防治法规和标准培训、落实专业第三方保洁及环境监理制度,确保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精细化绿色施工。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设计,聘请专业第三方公司和环境监理单位,建立公共道路开门许可和渣土车上路许可,全面落实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施工单位建立动土作业审批制度,以尾气达标严把非道路机械使用关,严格控制土方阶段施工扬尘污染。积极采用科技手段强化施工扬尘防治。

精细化监督考核。与“六方联合验收”部门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把握上层信息及要求,督促各级人员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建立建设单位检查、施工单位互查互学机制,建立约谈和处罚制度,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扬尘管控措施。

人材机保障到位。扩大安全文明施工专业队伍,强化安全文明管理,同时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资金到位,为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给予全面保障。

提升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和农村地区道路清扫保洁覆盖率。进一步完善道路清扫保洁机制,建立全口径道路保洁标准台账,明确道路清扫责任主体,建立相应的通报、整改、提升等工作机制并定期调度,组织道路扬尘排名落后的责任主体及时整改。严格执行道路清扫保洁标准,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进行冲刷洗地作业,作业后路面无泥沙、无积水、路面见本色。推广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提高道路机械化作业能力和清扫水平。全面加强渣土运输监管,拓展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范围。结合绿地养护工作,在春秋等季节对园林绿化树木定期进行喷洒冲洗,减少树木二次扬尘。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道路(含背街小巷)优于一级道路保洁质量要求。

加强裸地扬尘污染防治。动态更新裸地台账,按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覆则覆”的原则,采取绿化、生物覆盖、压实、硬化等措施,分类施策,动态整治,实现裸地扬尘问题的动态清零。规范城市绿地灌溉、养护,加强林下植被恢复,及时治理绿化带和行道树下裸露地面。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屋顶绿色化示范工程,打造国际花园城市。有效推进农村裸地、撂荒农田、季节性裸露农田扬尘治理。

强化扬尘管控考核。将扬尘管控纳入各镇乡街道网格化监管,利用全市建立的覆盖全区的总颗粒物和PM2.5监测网络,对各镇乡街道的总颗粒物和PM2.5进行实时监测、定期通报,并将监测结果纳入对各街道乡镇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体系,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强其他领域废气污染防控

强化市政设施废气污染防治。对废弃物焚烧重点行业实施二噁英减排工程,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年定期开展二噁英监督性监测。强化垃圾处理厂焚烧烟气、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恶臭排放治理,对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实施废气处理装置提标改造,对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较重的工艺单元实施密闭收集净化处理。加强社区厨余垃圾清运与管理。

加强农业废气污染防治。治理农业氨污染,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药、化肥等使用强度和总量,减少设施农业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氨排放。强化秸秆露天焚烧执法监管,提高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严格落实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及相关管理规定,严查违法生产、使用、销售消耗臭氧层物质行为。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强化重污染时段削峰减排。加大工业企业生产季节性调控力度,夏秋季和冬季分别针对O3污染和PM2.5污染一企一策地引导企业实行错峰、错时生产。减少高温市政涉VOCs污染作业,鼓励建成区和离建成区较近的加油站(不含柴油加油站),高温期间(38℃以上)减少油品装卸作业。

(五)创新模式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强化京津冀协同减排。借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着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减排工作,促进周边河北各地清洁能源供应、化解过剩产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等工作开展,实现京津冀PM2.5和臭氧污染的协同控制。

建立统一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索建立与河北省市县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动态决策管理系统,开展交界地区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试点。完善跨界污染防治协调处理机制,确定并公布区域重点企业名单。搭建区域的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区域环境质量、污染源管理、环境违法处罚等信息的共享。研究制定相关文件,统一政策标准,推动京津冀环境执法和协同治理对策落地。

协助周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协助廊坊北三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积极承担中试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制造、配套服务等外溢功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深度融合。引导适宜产业向廊坊北三县地区转移,带动相关人口疏解,提高廊坊北三县地区对区域服务保障功能,升级改造传统都市制造业,加快推进区域性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依托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养老、康复、休闲等产业。

二、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改善

全面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提高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水平,加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贯彻落实河长制,构建全流域、全过程、全口径的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持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建立常态化生态调水补水机制,全力推进北运河(重要河段重点河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国家和市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围绕北运河、潮白河、通惠河等河流水系,打造开放乐享、水清岸绿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一)保障供水水源安全,推进地下水涵养与保护

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水平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定期监测、评估,对万人千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每季度监测一次,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开展城镇饮用水水质状况信息公开,推进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信息公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内容包括饮用水水质提升和供水管线改造两方面。完善农村供水管理规范化专业队伍,持续推动农村供水计量和收费及供水水源安全保障。健全农村水源保护巡查制度,确保农村水源井周边30米范围内无污水、无垃圾、无厕所、无养殖粪污等污染源。

优化供水结构,涵养地下水资源。随着南水北调工程替换本地地下水资源量逐年增加,构建“多水源、多水路”的水源保障格局,水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密云水库地表水、南水北调东线水及海水淡化水等外调水源为主,本地地下水为辅,持续减少本地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涵养区域地下水源。推进供水管网覆盖地区的自备井置换和备用水源井水质安全保障的规范化管理,涵养南水北调供水范围地下水源。

(二)推动节水社会建设,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

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健全分行业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明确节水主体责任,确保区域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等指标满足市级目标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生活、工业、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领域节水,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并严格考核。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市政杂用、车辆冲洗、建筑施工降尘及生态景观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进一步提升全区再生水利用率。加快实施河东再生水利用二期、三期工程以及碧水再生水利用工程,提高行政办公区、文化旅游区及城市绿心再生水利用保障程度,替代清水资源。

拓宽河湖生态补水来源。规划2025年再生水资源利用率达到100%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作为河湖水体的生态补水,结合污水厂退水口湿地工程因地制宜地开展水系循环净化工程。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通州区河流水体的生态流量、水系连通性及水环境承载力,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面恢复水体功能。

建设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继续实施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试点区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支持海绵城市技术在各类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中广泛应用,发挥生态空间在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改善局部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综合采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对雨水资源“渗、蓄、滞、净、用、排”的综合管理和利用2025年,城市副中心50%城市建成区面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

(三)升级改造城市治污,推进城区面源污染防治

持续提升全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城市副中心规划实施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工程(一期)和配套污水管线工程、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工程(一期)、碧水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工程,共计新增污水(含再生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污泥干化处理规模200/日。

加大再生水利用配套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依托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一期)、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台湖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等工程,不断提高再生水供给能力。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扩展区新(改)建再生水管线建设,长度约40.85 千米,提高行政办公区、文化旅游区、城市绿心等地区河湖环境及环卫绿化再生水利用水平,替代清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循环利用

全面规范入河排水管理。按照入河排污口分类分级管控要求,将入河排污口数据接入市级平台,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数据及工作进展,实现入河排污口一个库管理,完成全区入河排污口整治,并动态清零。严格企业污废水预处理,实施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严厉处罚无证和不按证排污行为,强化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线监控,确保达标排放。

持续消减城区溢流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城区合流制溢流和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减少汛期溢流污水和初期雨水直接入河。通过建设合流制溢流调蓄池等方式防治溢流污染,改善城区雨污合流溢流问题。全面排查污水、雨水及雨污合流管涵情况,建立副中心排水管网数据库,按照规划逐步完善城区污水管网体系,实现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对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合流制改造。集中整治雨污管涵混接、错接,建立排水管线动态维护与更新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结合道路清扫保洁机制的完善,减少路面进入雨水箅子及管网的污染负荷,持续推进“清管行动”。

(四)推进生态水网建设,营造亲水宜人滨水环境

推动水网连通循环,维护河流合理生态流量。城市副中心依托现有河流水网推动水系连通循环,开展行政办公区充满生机活力的水系建设工程,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水网体系。持续实施水网工程建设,完善“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水系格局;完成城北水网一期、两河水网一期工程,加快实施城北水网二期工程,两河水网二期工程,推动实施城南水网台马片区、漷牛片区及于永片区内的骨干沟渠水网工程建设,对水网内的乡镇骨干排涝河道翟减沟、减运沟等沟渠进行生态治理,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水系连通、建构筑物改造、生态修复、蓄涝区及排涝泵站建设等。通过水网建设实现温榆河、北运河、凉水河等重要补水河道与水网片区内沟渠有效连通和循环流动,改善乡镇水环境,实现全域河网水系连通。

营造亲水宜人、生态宜居的滨水环境围绕北运河、潮白河、通惠河等重点河流,打造开放乐享、水清岸绿的高品质滨水空间。实施萧太后河(通马路桥-京哈高速、东六环-凉水河段)、通惠河二期、玉带河、港沟河等骨干河道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形成连续贯通的生态化滨水岸线,提高滨水空间品质,改善河道面貌及滨河人居环境。通过生态型河岸、滨河绿地、重要河流水生态自然修复带及生态湿地等工程建设,持续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五)狠抓农业农村治污,补齐镇村污水处理短板

强化镇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因地制宜构建农村污水治理体系。完成漷县镇污水处理厂(新增1 m3/d)、台湖镇污水处理厂(新增0.6 m3/d)升级扩建工程;农村地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分三批实施纳入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的117 个村庄污水管线建设工程,新建农村污水收集管线120 km;结合区级资金支持的污水管渠工程、美丽乡村一事一议”“小微工程等,对其余约153 个村庄,实施美丽乡村生活污水收集管渠工程,2025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提高到80%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探索生态养殖污染防治新模式。践行绿色生态循环养殖理念,探索超大城市生态养殖可行性路径,设立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试点,在稳定生猪产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确保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粪污得到有效处置。制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引导农民施用配方肥、缓释肥,加快实现水肥一体化利用。全区化学农药施用量进一步减少,全区测土施肥技术物化落地率进一步提高,全区化肥施用量进一步降低。

三、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要求,以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完善支撑保障体系等五方面为重点,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构建现代化土壤污染防治治理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2025年,全区土壤污染源头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环境保持稳定和良好,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健全土壤环境数据信息

依托本市土壤环境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通州区土壤环境数据信息。初步建立形成土壤环境大数据应用平台,形成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和用数据决策的创新管理模式,为本区土壤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提供依据。

(二)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土壤污染预防制度

紧密结合城市副中心控规,加强空间布局管控和产业发展导向性设计。落实对化工、冶金、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新建项目需要建设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每年制定和发布本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落实重点单位排污许可管理,按本市排污许可证核发的要求,逐步完成所有土壤重点监管企业排污许可的核发,排污许可证内容中应明确载明重点监管单位的法定义务;严格重要制度落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和规范落实以下重要制度:

1.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2.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

3.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并将监测数据按要求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详查、监督性监测发现的超标点位、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中发现的可能污染迹象,应当排查污染源,查明污染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新增污染,并适时开展周边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与风险评估,采取风险管控或治理与修复等措施;加强重点监管单位重要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加强重点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

按照一园一策的要求,园区管理机构应组织编制园区土壤污染防治方案,从园区布局、产业结构、源头与过程控制、监督管理措施、配套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强化园区隐患排查、园区内及周边土壤环境监测。

(四)强化建设用地全过程风险管控

持续开展关停企业筛查,精准圈定监管范围。按照凡退必筛,凡关必筛的原则,以供地计划工业、一般制造业和散乱污等退出关停计划为重点范围按年度开展筛查,建立本区筛查台账,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确定的高、中风险关停企业纳入筛查台账管理。

依法开展调查评估,探索提前调查制度。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以及腾退工矿企业为重点,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鼓励和推动具备条件的、拟再开发利用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地块、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查明的高风险地块提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为编制空间规划,合理确定土地用途提供基础;为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地块,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打出提前量,缩短周期。鼓励在规划方案提请审议前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规划方案已审议,未报批的,在规划方案和供地方案报批前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供地方案已报批的,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

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督促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规范编制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方案,鼓励业主开展专家论证和评审,报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实施。

强化过程监管,落实后期管理。对管控和修复实施过程开展动态优化的监督管理;开展过程环境监理,管控和修复工程原则上均需按要求编制施工监理方案,加强管控和修复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防止对地块及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加强污染土壤转运监管,建立污染土转运联单制度;加强监管监督,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风险管控或修复方案的实施情况及二次污染控制情况进行抽查检查。落实对绿心地块的后期监管,确保安全利用。

深化联动监管机制。完善细化联动机制工作程序和办法,充分发挥污染地块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功能,落实市级部门之间和市区两级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建立污染地块建设审批会商机制,通过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等加强会商会办,研究联动监管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联动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五)深入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

建立动态清单,严格落实耕地分类管理。建立耕地分类管理清单动态更新机制,根据监测、调查评估结果,开展类别划分,动态更新耕地分类清单管理;探索受污染耕地的溯源排查,对于已查明的土壤污染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途径。

严格落实分类管理制度。优先保护类耕地要保障其质量等级和占比不下降,持续完成将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强化安全利用类农用地的风险防控,开展安全利用类示范试点,探索本地适宜的低累积品种、种植习惯调整、农艺调控等安全利用措施,形成可推广的安全利用模式;保持本区严格管控类耕地面积不再新增。

开展设施农业土壤环境管理。本区主要种植食用农产品的设施农业用地,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农产品和有机肥协同监测,结果发现土壤性质和污染物累积均发生明显改变的,应逐步调整肥料和农膜等农用投入品的投入量;退化严重或污染超过筛选值的,推进轮作休耕或治理修复。

完善园地和林下经济林地分类管理。依据全市果园用地和林下经济林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日常监测结果,参考《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试行),划定全区果园用地和林下经济林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实施分类管理。依法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林地。对安全利用类林地,综合考虑林地的生产、生态功能,以及主栽树种和经营管理习惯等情况,制定安全利用方案并组织实施。对严格管控类果园用地和林下经济林地,开展土壤和食用林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协同监测超标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作物。定期监测水源涵养林地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水源涵养林地土壤存在污染,影响或可能影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防止污染物扩散。

第六章做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切身关切的噪声、固废、核与辐射污染问题,加强民生保障,健全完善环境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光污染防治,切实提升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着力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问题,实现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高噪声污染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区域环境噪声保持在55分贝以下,道路交通噪声继续保持在70分贝以下,不断提高噪声达标率。

健全完善噪声管理机制制度。以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为重点,建立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继续完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交通等部门分工负责、联防联控的噪声污染防治协调机制。镇乡街道统筹负责所辖区域噪声统一监督管理,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协助开展居住区噪声问题监督管理。升级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加密城区自动噪声监测点位。对交通噪声投诉集中的区域开展调查,摸清受影响的敏感建筑数量、人口、噪声污染现状、可采取的降噪措施等。

加强声环境达标区建设管理。推行噪声达标区建设,在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以街道办事处或成片住宅区为最小单元,通过对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工地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进行强化管理,综合整治,力争达到规定标准。建立重点噪声源基础档案,加大监测监管力度,进行限期治理。

适时启动声环境功能区调整。随着副中心、环球影城、亦庄新城(通州部分)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的通知》(通政发〔20151号)已不能满足副中心噪声管理需求,应适时启动通州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工作。

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强化规划管控,优化交通设施空间布局,对干线铁路、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划定廊道规划控制区,规划控制区按照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控制规划用地类型,减小对周边用地的影响。在已有的交通干线两侧规划建设建筑物时,首排应优先安排公共建筑等非敏感建筑,首排确需建设住宅等敏感建筑时,应合理划定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如需建设声屏障,应明确由开发商承担相邻交通干线隔声屏障建设资金、由交通干线运营管理单位组织建设并承担运营养护责任。结合用地现状和国土空间规划等,在高速路、快速路、铁路等交通设施选线选址时,尽可能避让已建、在建或规划的住宅等敏感建筑。无法避让时,交通干线应满足防噪声距离、建设隔声屏障或预留安装条件等降噪要求。在规划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合理安排用地功能,原则上轨道交通两侧首排不应建设居住等敏感建筑物。新建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时,经过已有噪声敏感建筑物应优先采取地下线,并结合环境影响范围采取必要的轨道降噪减振措施,沿线在建及新建项目也应在规划阶段同步采用必要的减振降噪措施,避免噪声及振动扰民。制订全区道路交通噪声扰民问题治理计划,分期分批制定措施,开展交通噪声问题治理。积极开展交通噪声超标区治理,对新华大街、通惠南北路、京哈高速、六环路等超标路段,以及交通噪声投诉严重区域开展噪声污染情况调查,摸清受影响的敏感建筑数量、降噪措施等噪声污染现状。制定缓解交通噪声工作方案,通过设置声屏障、降噪林等措施,确保噪声敏感区声功能达标。加强对机动车辆的交通管理,对医院、学校及居民区等地区周围设置禁止鸣笛区,适当增设抓拍设备,持续开展噪声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京张高铁、延崇高速等高噪声区域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控。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推动物业服务单位、业主参与住宅小区内声环境管理,对小区内广场舞、水泵等设备噪声加强治理。持续开展中、高考等特殊时段噪声污染专项检查制度。加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餐饮业、娱乐业、商业等噪声污染源的管控,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确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严格控制施工噪声。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推广使用低噪声建筑施工设备和工艺,强化施工噪声监管,加大查处违法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行为。指导建设单位将施工降噪列入招标文件,在施工费用中列支噪声污染防治及施工噪声扰民补偿费用。

二、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

强化固废管理,加强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无废城市。到2025年,全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副中心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

(一)提高准入机制,加强源头减排

提高准入机制。依据新出台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北京市工业布局规划等相关政策的要求,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低附加值产品、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予以禁建、限建或逐步清退,从源头上降低固体废物产生量。

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利用为目标,鼓励和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进程,积极推广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从源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体积、毒性等。延伸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而从源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推行“光盘行动”“净菜进城”,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基本建成垃圾分类收运、资源化处理和市场化运营体系,落实生活垃圾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完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收集转运体系。探索推广适合家庭和社区使用的厨余垃圾新型就地处理技术。到2025年,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65%以上,焚烧比提高到70%,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培育创建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严格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到2025年,农村地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动态清零。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处置体系

推动建立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两网对接管理体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通过建设具有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功能的交投点和相互衔接的物流体系,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效对接,末端决定前端,注重质量,干湿分离,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实现垃圾分类科学化管理。

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提升处理能力。健全专业化的城镇生活垃圾收运队伍,规范运输管理,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建成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推进有机垃圾资源综合处理中心和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配套建设副中心及乡镇村各级垃圾中转站。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合理配置农村地区收运车辆,建设村级收集站、乡镇转运站,提高农村地区收运处理管理水平。

推广厨余垃圾就地处置、综合处置设施。推广厨余垃圾农村就地资源化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安装厨余垃圾控水控杂和就地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厨余垃圾源头产量。构建覆盖餐厨、污泥、园林废弃物、秸秆等多种固体废物的综合性处理处置系统,建设与城市副中心相匹配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能力。

实施重点行业减塑行动。严格落实《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聚集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等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自然环境泄露。到2025年,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推广和扩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推动电商、物流公司开展快递包装、外卖餐盒资源化回收试点。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限制产品过渡包装。

(三)提高危险废物管控能力

健全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体制。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开展危险废物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对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实验室危险废物等社会源危险废物以及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化学药品等有害垃圾的收集、回收利用或处置环境监管。

构建重点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完善工业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按照危险废物种类、产生量,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将废弃荧光灯、实验室废液、废矿物油等重点社会源危险废物纳入分类收集、预处理、集中处置或利用体系。加强对汽修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管理,禁止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实验室废液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和水体。

推进园区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难问题,培育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危险废物园区集中收集贮存、点对点应用等改革试点工作,解决企业小量危废转移不及时、处置去向难、费用高和危险废物降级梯度使用等问题。

建立小微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完善医疗废物收运管理体系,将新建医疗机构纳入危险废物监管体系。依托通州区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等,建立19张床位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体系。充分利用医联体,较大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的暂时收集等方式,建立完善通州区医疗废物收运体系。

(四)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理。推进装配式建筑使用,从源头降低建筑垃圾产生量,制定装配式建筑推广方案,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建筑、大型国有土地开发项目、工业建筑等新建建筑均采用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力争达到60%。加强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建筑拆除工程以及居民住宅小区建筑垃圾的源头管理。优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利用。

提升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严格落实《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实行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统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划布局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立城乡统筹、技术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分类标准化、运输规范化、处置合理化、应用市场化,推进建筑垃圾中转站、减量化资源化项目建设,研究建设装修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场所。完善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制度,制定运输监管方案。

提高资源化产品使用比例。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财政补贴力度,推广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政府投资项目、市政工程项目优先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

(五)探索“无废副中心”长效监管机制

优化副中心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相关部门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加强协同监管能力。以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为要求,探索副中心固体废物全程管理模式。

专栏四 “无废城市概念与核心任务

无废城市概念: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

无废城市核心任务:

1)推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

2)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推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4)推动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

三、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树牢底线思维,坚持安全底线,严格规范监管,推进核与辐射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受控,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监管能力,确保副中心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一)加强辐射安全许可

继续严控高风险放射源的准入,严格审批生产、使用核与辐射安全装置的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断提升行政许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非必要严禁外地伽玛源探伤单位进副中心作业,严控X射线移动探伤单位准入。

(二)强化辐射安全监管检查

建立精细化风险源管理台账,摸清区内涉及辐射单位底数,推进规范化监管。加强放射源进口、射线装置生产等源头单位的日常监管,定期开展辐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实现对放射源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和对射线装置的全覆盖监管。加强放射源运输、倒装、储存、使用等高风险活动的监督性监测和现场检查。加强射线装置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申请许可、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加强科研教学单位管理,强化核工业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善为正子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等铀矿治研究、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单位的属地监管,继续清查历史遗留放射性物质,查找安全隐患,规范放射性物质使用、大型射线装置研发等管理。

(三)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

开展放射性废物产生情况调查,建立医疗、科研等放射性废物动态管理台账,规范放射性废物(源)分类收集、暂存处置等过程管理,促进废物及时、规范处置。

(四)加强电磁环境管理

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站、高压输变电设施、5G基站等大型、新型电磁设施周边环境监测,开展全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落实输变电项目分级分类审批。开展电磁辐射项目“三同时”检查,开展移动通信基站备案核查和监督性监测。做好电磁科普宣传工作,加强涉电磁环境管理方面信访投诉办理能力。

四、健全完善环境应急体系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健全环境应急体系,提升环境应急能力

提高环境风险应急保障能力完善环境应急机制,适时修订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辐射事件、重污染天气等领域应急预案动态更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单位名册,对备案单位开展抽查检查,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层面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建设。完善应急平台建设、运维和使用。配备充实环境应急物资、装备,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推进污染源与风险源监管相融合。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做好应急准备,快速响应和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在农业、林业、水资源、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将气候变化条件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健全城市空间设计、建设和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根据气候变化中长期趋势,加强水资源和能源利用与运行的智能调控,进一步提升给排水、供气、供电、供热等城市运行系统设计标准和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留白增绿,增强空间有效联通,建设蓝网、绿道和通风廊道,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五、加强光污染防治

加强光污染源头管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光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根据行业管理规定,有效预防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铝合金幕墙、各种涂料等高反射系数外墙装饰反射光线产生的光源污染,对采用的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城市管理部门完善相关规定,在市民生活居住区、市政交通区等区域限制设置景观照明,商业配套严格控制亮度和辐射范围,严禁扰民,减少LED户外广告牌等有效减缓对市民光污染的措施。

第七章打造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桥头堡”

充分发挥北京首善之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津冀地区共同推进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整体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水平。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为契机,以京秦京津两条绿楔、北运河-潮白河生态绿洲建设为重点,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完善合作机制,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制度,深化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保联治,加快形成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区域协同发展。

一、推进落实重点领域协同发展

推进区域能源低碳转型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合作,依托跨区域的电力、天然气、油品输送通道,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分布式智能电网试点,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序并网。鼓励既有建筑实施光伏发电改造。推动优先安排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保障外调绿电规模。优化供热网络布局,构建可再生能源优先、以城市热力网和区域供热为主、分布式供热为补充的绿色供热体系。试点示范氢能应用。支持低碳服务企业与北三县企业合作实施资源低碳、环保领域重大项目。

深化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落实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体系。落实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落实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支撑、辐射带动和创新示范作用,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助力区域交通结构升级。加快推进区域交通绿色化发展,力争形成多节点、网络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有效落实区域内的“全国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建设内容。推动区域货物运输“公转铁”,实现过境货运功能外移。研究外埠重型柴油货车限行政策,引导重型柴油货车绕行。

二、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制度

强化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制度。按要求落实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有效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建联防联治。聚焦机动车管控、车用油品、VOCs治理、水污染物排放等重点领域,认真落实京津冀区域的国家环境标准体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推动区域环评会商常态化、规范化。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机制,在过境大货车管控、空气污染联合执法监管、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制定区域统一的联合执法规范,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机构对标建设,探索推进污染源监管及罚则统一强化顶层对接,建立定期交流协作长效工作机制,克服底层人员流动,对接不及时短板。进一步完善与廊坊市北三县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两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规划,通过不断交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验,提供物资协助与技术支持,加强两方协作,巩固既得成果

健全区级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大区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探索建立跨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协力推进潮白河区域湿地保护与恢复。探索采用资金补偿、实务物补偿等方式,构建区际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三、深化区域联防联保联治

加强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深化区域联合监测和重污染联合预警预报机制,依托跨区域污染传输监控评估机制,逐步实现区域间污染传输影响量化分析。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动态更新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区域重污染应急联动,力争实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实施区域机动车协调共管共治。加强新车监管,研究落实新生产、销售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协同抽检抽查机制,充分利用副中心机动车排放检测能力,为北三县地区生产、销售车型开展环保执法检测。加强京津冀机动车超标排放信息共享,对机动车超标排放进行协同监管。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监管,共同实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共治。针对潮白河、北运河流域持续开展水质联合监测,深化流域共治。继续加强与廊坊市三河县(燕郊地区)在水污染防治、地下水保护和统筹调配等方面的合作,保证排口水质达标。推动北三县地区入河排口排放标准统一化进程,北三县全面消除潮白河入河排污口,排入潮白河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满足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B标准要求。加强重点地区与重点行业联合执法力度。

共同构建绿色生态廊道。着力扩大区域生态容量,共建京秦京津两条绿楔、北运河-潮白河生态绿洲,构建绿色生态廊道,进一步加强通州区与北三县之间的生态协作治理。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布局城市发展格局与规模、产业发展规模与格局,加强开发强度统一管控,统筹构建京津冀生态安全格局,积极构筑区域生态屏障。

探索京津冀固废处置一体化。在京津冀环保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开展京津冀地区固废处置一体化方案研究,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合作,统筹处置周边生活垃圾,真正做到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

第八章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测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等,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一、健全生态环境领导责任体系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区和各镇乡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职责,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本领域的环保工作和环境监管工作负责。深化区级落实、街道乡镇具体监督、社区村巡查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补齐最后一公里短板。充分发挥区级生态文明委的统筹协调作用,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评价考核机制。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强化环境质量目标和碳排放控制目标约束;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对相关专项考核进行精简整合,促进开展环境治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与各类监督相互协调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实施办法,推动职责落实、任务落地、整改见效。积极主动配合中央、市级开展生态环境督察工作,健全中央及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机制,敢于动真碰硬,推动督察整改落实,依纪依法严肃、精准、有效问责。

二、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

强化固定污染源持证排污。推行一证式管理,完善排污许可监测、记录和报告制度。推动排污许可与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有机融合,建立与排污许可相衔接的污染源信息定期更新机制,实现一证一源、精细管理

推动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依法要求排污单位公开污染排放、防治设施建设运行等信息。落实国家强制性环境治理信息披露办法,监督上市公司、发债企业等市场主体依法开展环境信息披露。

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加强企业层面生态环境教育,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意识;支持企业开展能源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先进技术示范和应用,鼓励企业争创能效、水效、低碳和环保领跑者。行业协会、商会主动为企业提供环境治理咨询服务,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三、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在大中小不同教育阶段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程,纳入各阶段教学计划。丰富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充分利用全媒体资源提升受众覆盖面和参与度,推动环保设施开放与生态环境教育深度融合。

完善多元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12345”“12369”热线作用,深化接诉即办,推进未诉先办。加强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及时报道环境治理进展成效、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推动社会群团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协助开展动员、科普、监督调解工作,引导具备资格的社会组织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全面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创建活动,探索在绿色出行、节电、增加绿色碳汇等领域推广碳普惠,多层次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光盘”行动、低碳过节、绿色出行,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格局”。建成环境质量、生态质量状况和污染源监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形成天地一体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大气环境综合监测能力,建立覆盖街乡镇和重点工业园区的VOCs监测评价网络,开展臭氧来源解析,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健全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涵盖重点区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整合优化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区域监测;优化辐射、噪声监测网络。拓展监测手段,加强物联网、移动监测应用,提升现场和实验室监测能力。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数据质量控制能力,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和执法体系。细化区级、街道(乡镇)行政执法职权清单,重点提升区级和街道(乡镇)综合执法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发挥非现场执法检查作用;优化热点网格、在线监控、移动执法等系统,提高执法效能。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规范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充分利用环保信用评价、排污许可等信息,完善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制度。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与移动执法等系统融合联通,实现污染源排放与守法信息一键式报告。加强健康风险源监管,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纳入重点污染源排放单位管理。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支撑能力。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深入推进环境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吸收融合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治理支撑性数据,提升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等不同用户的生态环境数据服务能力。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管、综合执法和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升级,形成生态环境业务应用综合平台,打通监测-监察-执法-考核信息化链条。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技术深挖数据资源价值,探索全景式生态环境形势研判模式,提升决策支撑能力。将进京综合检查站纳入智慧环保平台。为在进京综合检查站实现高效自动化检测,提高通行效率,精确打击超标排放车辆、减少人员投入。建设进京综合检查站环保协同执法平台。开展入河排污口污染溯源及动态管理。将入河排污(水)口查、测、溯、治、管纳入智慧环保平台,建立环境水体入河排口污染源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规范排污(水)口管理,巩固提升碧水保卫战成果。开展一张图决策分析系统实际运用。一张图决策系统依托环保指挥中心,在大屏幕上以环保一张图的形式,在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上,对监测数据、预报预警数据、污染分析图、应急装备分布、监控视频、协同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全局展示,并融合气象、交通等部门的共享资源,为重大活动的举办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提供统一的监控调度平台。

深化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系统功能、污染机理及本地化特征、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系统减排、碳中和路径及技术、水生态系统修复、土壤环境影响与控制技术等关键性技术的应用。聚焦环境治理应用场景,研究应用智慧管理体系,推进新技术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五、健全财政金融政策体系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支持力度。健全事权匹配的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机制,加强污染防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支持绿色发展、跨流域合作等环境治理重大事务。跟进国家征收挥发性有机物环境保护税政策,推动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制有机衔接,推动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研究制定推进老旧车和燃气壁挂炉淘汰、新能源车使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的补贴政策。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以财政支出为主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为基础,逐步推动生态保护补偿与财力性转移支付联动挂钩。完善流域、区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健全流域上下游双向补偿、区域结对协作机制,补偿范围逐步覆盖危险废物、水流、森林、湿地等领域。

构建积极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绿色产业投融资体系,支持产业绿色化升级。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加强自愿减排量交易、碳普惠机制、碳金融产品创新,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做好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衔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险,支持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服务。创新气候投融资体系,开展气候投资试点,提升国际绿色投融资服务、气候风险评估、绿色技术与产业合作等功能。

六、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推进环境治理市场规范化。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改革,严格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环境治理和监测市场秩序,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完善环保信用评价机制。全面实施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依法公开重点排污单位环保信用,实施差别化监管。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在融资授信、资质评定、考核表彰等领域设置环保信用门槛。逐步将环境违法企业、超标柴油货车的产权单位依法依规纳入失信名单,依法推进失信记录公开。构建企业碳排放信用体系,探索建立信用型碳交易。

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和工业园区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在餐饮、汽修等行业逐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促进环境治理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第九章 规划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定期开展规划落实情况评估,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管领导。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目标,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严格履行生态环境责任,深化、细化、量化各项任务措施,狠抓落实,严格督察考核,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逐级分解并推进实施规划相关任务,对年度工作方案分解的各项任务要限期完成,定期考核,及时通报,确保工作稳定扎实推进。

二、完善管理机制

制定并完善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办法和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对规划落实情况定期开展评估,建议2022年和2025年底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规划》实施情况分别进行评估。其中,依据中期评估结果可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调整,评估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并向社会及时公布。发挥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

三、保障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逐年有所增长。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发挥金融部门、企业、社会等多渠道资金的作用,支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各项工作。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保项目建设,发挥资金合力。

四、开展交流合作

加强与周边区县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交流,推进污染治理、生态建设、设施共享、环境管理、科技发展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环保组织、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推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全面合作。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

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规划

一、规划背景 177

(一)背景及意义 177

1.践行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177

2.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78

3.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 180

4.破解新时期城镇化建设难题 181

(二)规划依据 182

(三)“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成效 182

1.国家试点取得实效,城镇化速度显著增长 182

2.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83

3.城乡产业势态良好,发展动能有效增强 186

4.民生保障持续发力,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88

5.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建设基础更加牢固 189

6.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环境品质加速提升 189

(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191

1.城镇化地区差异明显,发展模式亟待创新 192

2.集体土地承载不足,统筹利用仍存障碍 192

3.乡镇产业亟待补充,农业转型发展受阻 193

4.设施建设滞后发展需求,城乡差距仍然显著 193

二、“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194

(一)指导思想 194

(二)发展思路 195

1.聚焦定位,打造新型城镇化的“通州模式” 195

2.示范推动,探索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 195

3.质量优先,构建以人为本的保障机制 196

4.强化监管,有序指引城镇化建设进程 196

(三)“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 196

三、“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99

(一)因地制宜,稳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199

1.平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99

2.优化格局,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 200

3.镇级引领,加快推进重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工作 203

4.试点先行,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 206

(二)高效节约,有序协调城乡用地结构 208

1.减量提质,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 208

2.盘活资源,优化宅基地利用机制 208

3.集约增效,调整优化集体产业用地空间布局 208

4.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的供地模式探索 209

5.路径探索,创新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模式 210

(三)区域联动,全面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212

1.聚焦副中心主导功能,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212

2.协同功能板块,营建小城镇产业特色 213

3.优化存量资源,推进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215

4.拓展集体经济,加快农村三产融合 215

(四)普惠均等,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217

1.保障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217

2.完善公平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218

3.推动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219

4.构建多层次养老托幼服务格局 219

(五)城乡一体,加强市政交通设施建设 220

1.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220

2.完善城乡道路结构,保障园区外畅内达 222

3.提升农村道路品质,优化公交供给能力 222

4.补齐乡镇市政缺口,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223

(六)绿色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生态环境 224

1.深化管控,建成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224

2.协同整治,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226

3.多措并举,建设生态环保的绿色低碳城市 226

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227

(一)健全人口市民化引入机制 227

1.优化体系,加强人才保障机制 227

2.拓宽服务,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 227

(二)深化土地管理利用机制 228

1.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28

2.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228

3.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化交易体系 229

4.长效保障村民住房权与发展权 229

(三)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229

1.完善政府投资机制 230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230

3.拓宽集体经济渠道 230


一、规划背景

(一)背景及意义

1.践行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是稳增长、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2014年3月16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实施保障。同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1个部委提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共64个,北京市通州区位列其中。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作出了重要指示。2016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紧紧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和提高质量这个关键,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增加适应居民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构建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惠及更多城乡群众,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收官之年,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发改规划2020〕532号),文件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系列要求,为“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作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十四五”是通州区高点定位、系统谋划、高质量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的重要时期。通州区将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政策制度创新,完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点带面,示范引导,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

2.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我国发展实际来看,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表现。为破解新时代中国社会这一新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2017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乡村振兴”三步走。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提出具体部署。规划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

在新时期重塑城乡关系的进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形成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关系。一方面,城镇化依然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需加快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农业人口有效转移,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腾出空间,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设条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需要发挥城镇产业集群的平台和纽带作用,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另一方面,在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城镇化阶段,为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需要发挥乡村“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半城镇化”问题,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在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尽快取得突破。

“十四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期,也是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国家既要巩固脱贫攻坚建设成果,又要发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为“城市副中心”),兼具高质量城市建设与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双重使命,对破解新时期特大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命题极具示范意义。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面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通州区需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以推进土地、人才、资金、产权等要素改革为重点,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全力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

20179月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为“总规”)中正式明确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址通州,规划范围约155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总规中提出,为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必须把城市和乡村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其中,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担负着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重要战略定位。20191月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中进一步指出城市副中心建设将坚持公平共享,坚持城乡融合,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成功能联动、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的建设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初步形成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格局的关键时期。城市副中心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先行者,将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促进与中心城区功能的紧密衔接,形成良性互动;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稳固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引领作用,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作出表率。

4.破解新时期城镇化建设难题

“十三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70%,年增幅约1.5%,城镇化增速显著。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另一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明显,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城市副中心范围已逐步拉开城市建设框架,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承载能力得到充分提高;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依然短缺,重大项目落地困难,功能承载力较为薄弱。产业发展方面,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等区域产业体系逐步成型;而农村地区伴随企业疏解退出,乡镇产业发展乏力,转型升级路径亟待探索。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较为明显。

伴随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如何有效应对新时期城镇化发展中的城乡二元矛盾,推动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功能联动、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是“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要命题。

(二)规划依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4.《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5.《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

6.《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7.《“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研究》

(三)“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成效

1.国家试点取得实效,城镇化速度显著增长

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为尝试破解“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日益突出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系列问题,2014 12 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1个部委公布首批64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并提出于2017年基本完成试点任务,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成功经验,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城镇化经验和模式。

通州区作为首批64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之一,“十三五”期间,在经历3年实践探索后初步形成了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的“台湖模式”、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的“潞城模式”、以组团式发展为抓手的“于家务模式”,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化投融资体制、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达成试点任务目标,圆满通过考核验收

借势通州区战略定位的变化和试点的推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潞城镇、台湖镇等乡镇的城镇化发展步入快车道,有效拉升了通州区的城镇化水平。截至2020,通州区城镇户籍人口由2016年的47.5万提高至56.3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63.7%提高到68.7%城镇常住人口由2016年的93万提高至136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6年的65.1%提高至74%,增幅显著。

2.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顶层设计更加明确,规划体系持续完善

201812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城市副中心拓展区总体规划和9个乡镇的国土空间规划相继形成阶段性成果,344个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在全市率先实现区、镇、村三级规划体系全覆盖。重点地区规划、各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专题研究工作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多图合一”的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2)重要节点加快建设,城市框架有序拉开

城市副中心以三大主导功能为引领,“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初具规模。“一带”沿线运河商务区整体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建设,周边一体化开发同步推进,城市绿心正式开园迎客,首都博物馆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三大公共建筑加快实施;“一轴”沿线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已正式开工,行政办公区一期竣工,环球主题公园已投入运营,环球大酒店等配套项目顺利推进;12个民生共享组团规划编制已稳步进行,多处家园中心逐步启动建设。

亦庄新城(通州部分)地区以产业项目为驱动,通过推进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高端总部基地、物流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带动该地区80%以上的村庄完成棚户区改造及拆迁工作,八成以上村民已户口转居,城镇化进程显著。

3)功能定位合理明晰,乡镇建设逐步推进

9个特色小城镇功能定位清晰明确,城乡发展有序推进。伴随城市副中心建设,永顺镇、梨园镇实现全面城市化;借助资源与区位优势,潞城生态智慧小城镇、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马驹桥科技服务小城镇建设逐步提速;宋庄艺术创意小城镇、张家湾文化休闲小城镇的风貌特色不断增强;以生态环境为发展本底,西集生态休闲小城镇、漷县文化健康小城镇、于家务科技农业小城镇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建设;永乐店新市镇为远期发展加强战略预留。

4)专项行动稳步落实,村庄环境有效改善

“十三五”期间,通过农村环境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全区360个村庄全面消除侵街占道、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生活垃圾规范有效处理率达到 99%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四级”“五有”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覆盖率达到59.3%,农村公共厕所全部达到等级标准,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和生活垃圾规范有效处理率达到99%以上。

5)疏解腾退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以工业大院整治为突破口,腾退企业,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为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的实现打下基础。全区累计腾退土地共118.76平方公里其中腾退非建设用地面积78.86平方公里,腾退再利用用地面积39.9平方公里,违建腾退、涉农涉地专项空间治理成效显著。

6)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展开探索

201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五个区中选取六个乡镇,探索乡镇统筹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州区台湖镇被选定为全市试点之一,“十三五”期间,台湖镇率先成立了镇级土地联社和联营公司,负责工业大院腾退、产业引进、土地投融资改革等相关工作,并开始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镇级土地联社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程序和办法,以及镇级土地联社授权镇级联营公司对集体土地进行开发经营的程序和办法研究,2016年台湖镇编制完成了《台湖镇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目前已处于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整理开发阶段。台湖镇试点后,通州区其他乡镇也先后完成了统筹平台搭建与实施方案编制工作。2020年《通州区土地资源整理及乡镇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编制完成,通州区初步搭建了区级土地资源整理平台。

3.城乡产业势态良好,发展动能有效增强

1)高端业态加快集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集成完善了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形成“前奖励+后补贴+服务绿色通道”的全方位扶持机制,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通州。央企二三级总部、市属国企加速迁入,三峡集团二三级企业、北投集团、首旅集团、北京建院等一批优质企业落地。总部经济初见成效,路孚特中国区总部、国网电动汽车科创平台等实现落地。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及周边10.87平方公里纳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中青旅完成签约,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精彩亮相,北京建院等数十家相关企业入驻,创新中心、未来设计园实现开园。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通州园)正式揭牌成立,50余家企业已完成注册。2020年通州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0家,较“十二五”末增加了626家。

2)提升农业生态休闲价值,加速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根据市级休闲农业工作要求制定了《通州区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创建工作方案(试行)》(通农委文〔2017〕41号),建立区级休闲农业园区标准体系,重点支持企业、园区的产品开发、环境改造、农业信息化建设、景观创意设计、农事节庆活动、市场宣传推介、品牌建设等方面。全区建成各类观光采摘等农业休闲园达99个,其中符合旅游新型业态标准的观光园和生态园区50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个,区级民俗旅游村7个,市级乡村旅游特色业态35个,区级休闲旅游业态24个,优质农旅项目初具规模。同时结合通州区历史文化和休闲农业资源,成功举办樱桃文化节、葡萄采摘节、食用菌大会等各类农旅体验活动,深受社会好评。

此外,在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方面,通州区加快农业规模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全区建成3万亩都市田园、5万亩种业园区、5万亩基本菜田。加大永久基本农田等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力度,确保面积不减少,耕地污染程度不上升。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益农信息社56家,建设智慧乡3个。开发建立通州区数字农业大信息管理系统,以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新高度。

4.民生保障持续发力,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对标群众“七有”“五性”需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更加充足。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北京学校、人大附中等10所市级优质学校入驻通州;一级及以上优质幼儿园增至53所,新增公办、普惠制学位近2000个,市级优质幼儿园总数达到46所。医疗健康设施全面提质,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正式开诊;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心城四区优质资源实现精准对接;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持续推进,初步完成《通州区文物保护规划》和《三庙一塔景区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北京大运河景区被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燃灯佛舍利塔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实现“一户一策一档”精准帮扶。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30余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成投入运营,通州区成为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依托区福利院成立通州区儿童福利指导中心,16个乡镇、街道设有儿童成长驿站,基层儿童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成立全市首家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就业基地,新增残疾人就业500余人

5.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建设基础更加牢固

内联外通的城乡路网加快形成,新建道路181条,长度共计259公里,城区路网密度由“十二五”末的3.54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4.01公里/平方公里,广渠路二期、壁富路等对外交通干道建成通车,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开通运营。城市副中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年底南水北调通州水厂开始试运行,2017年7月正式投产运行,城市副中心供水能力达到37万吨/日,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确保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以上。13座变电站投入使用,新增变电容量115.6万千伏安,供电保障能力提升30%以上。台湖镇、县镇环卫一体化体系试点工作持续推进,8个乡镇应急填埋场建设完成,再生能源发电厂、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投入运营。

6.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环境品质加速提

“十三五”期间,城市副中心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和生态安全格局已初步显现,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深入落实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体系,实施潮白河森林景观带、台湖万亩游憩园等14项重点绿化美化工程,实施宋梁路、六环西侧路等道路沿线绿化景观建设,推进千年守望林与大运河森林公园景观融合工程。绿色空间面积大幅提升,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4.45%,较“十二五”末提高6.06个百分点。规划13处大型公园,其中已建公园8个,在建公园1个,完成副中心绿道建设178.6公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4.72%,居民绿色生活体验不断增强。

水环境建设持续加强,“十三五”期间,完成全区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20年通州区9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年度改善率为19.5%,全市改善率排名第一。先后完成张家湾、碧水、河东3座区级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和建设工程,新增日处理量12.8万吨,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全处理;完成10座乡镇再生水厂新建、改扩建工程,新增日处理量5.85万吨,实现了乡镇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结合乡镇再生水厂配套管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治污等工程,通过“城带村”“镇带村”“村级建站”的形式,解决了256个村(含拆迁村)污水治理问题。通州区污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正式运行。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1.4%。全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7亿立方米。

大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十三五”时期,出台《通州区2018-2020年清气计划》《通州区关于进一步强化大气染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意见》《通州区大气治理强化措施(2016-2017年)》和《通州区秋冬大气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方案措施,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优化提升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农村地区全面完成“煤改电”“煤改清洁能源”工作,累计完成了平房住户“煤改电”农村地区258个村和城区3个街道共计12万余户的改造任务。

综上,“十三五”时期是通州区落实首都战略定位,建设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起步期。这一时期通州区主动响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号召,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中心,实现人口城镇化速率的快速提升;以台湖等乡镇为试点,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以工业大院治理为抓手,统筹解决产业、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借势城市副中心建设,积极引入优质产业资源,打造智库承载地、原创演艺基地、种业硅谷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并通过多元探索城镇化投融资体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为“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通州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机制、稳固基础的重要阶段。虽然“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下,现状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城市副中心外围乡镇对上不足以承接主导产业功能,对下不具备承接农村人口就业与公共服务共享;全区空间发展差异较大,土地利用不尽合理;乡镇支柱产业缺失,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困难。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依然显著,并成为制约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矛盾。

1.城镇化地区差异明显,发展模式亟待创新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城镇化方式以土地一级开发等国有化路径为主,其模式短期效益明显,局部地区建设品质有所提升。但另一方面,其高成本的模式特点,也导致政府负担日益增长,各圈层乡镇之间城镇化进程差异较大。城市副中心外围多数乡镇集中建设区内村庄城镇化动力不足,乡镇对优质企业与人才吸引力较弱,设施条件难以承载周边村庄发展。在总规“减量双控”新要求的背景下,仅以土地经济为推力的传统城镇化模式难以持续,新型城镇化模式亟待探索。

2.集体土地承载不足,统筹利用仍存障碍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后,农村地区集体产业发展空间严重压。以腾退后再利用的集体产业用地为载体,结合特色小城镇产业定位规划发展文旅、科创、康养类项目,是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由于集体产业用地开发方式和路径尚不明确,除集体租赁住房,其他类型产业项目实施推进困难重重。在产业用地规模受拆占比、拆建比等指标控制;集体建设用地产权限制融资与招商,引进企业实现资金回平的周期过长;集体产业用地规划审批的流程不清晰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目前全区尚无非租赁住房类集体产业项目落地,集体产业用地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此外,目前集体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单一,前期探索多聚焦于集体产业用地,缺乏对非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等用地资源价值的挖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缺乏具体政策支持,农业观光园区的配套建设与业态选择受到限制,难以保障农业园区的长效经营。

3.乡镇产业亟待补充,农业转型发展受阻

乡镇企业“退多补少”,产业经济陷入“空窗期”。随着通州区“3+1主导功能产业体系逐步明确,通州区产业发展已进入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推进,大量乡镇企业短时间内被疏解腾退,然而引入高精尖产业及推进既有产业转型升级均需时间积累,由此导致全区镇村产业“退多补少”,乡镇经济收入总量出现大幅下降,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备受挑战。

休闲农业制约较多,业态复合程度下降。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突破口,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积极构建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虽然“十三五”期间休闲农业项目已初具规模,但新建项目实施缺乏政策细则和实施路径,大棚房整治后休闲农业发展缺少供地指标,农业园区及农业观光园发展受到制约,业态复合程度整体下降。多数村庄缺少经营性产业项目,已有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尚未稳定,村集体经营资金相对短缺等多重困难相互叠加,导致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占比相对偏低。

4.设施建设滞后发展需求,城乡差距仍然显著

“十三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已初步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市政、公共服务等设施资源逐步集聚;与之相对,农村地区存在设施短板较多,设施承载力相对较低,城乡差距逐渐显著。

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及布局尚需完善,城市副中心外围乡镇优质资源存在明显空白地带。教育资源方面,学前教育基础薄弱,非在编教师占比相对较高,办学质量亟待提升;卫生健康资源方面,2020年通州区每千常住人口编制床位数为3.53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21人,均处于全市较低水平,且多数医疗资源集中于城市副中心范围,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养老资源方面,虽然各乡镇持续推进幸福晚年驿站建设,但经营效益差别较大。潞城镇等近邻城区的乡镇可保障正常运营,而外围圈层乡镇幸福晚年驿站基本依靠区财政补贴才得以维持。

乡镇地区道路网建设有待加强,重点园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不足,缺少主干路网连通;村级公交线路相对较少,村民通勤缺少公交保障。重点园区周边市政设施建设相对滞缓,电力架构相对薄弱,难以满足企业入驻后的产业发展需求。乡镇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南水北调供水后水资源紧缺状况虽有所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城市副中心发展,人口增加,通州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协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为带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格局。按照整体谋划、协同创新、减量提质、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

(二)发展思路

1.聚焦定位,打造新型城镇化的“通州模式”

充分考虑通州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及其地域特征,将城镇化发展方式由外力推动转变为内生增长。重点突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深入协同下城乡融合的变革特征,从“上下结合的城镇化路径”“复合多效的用地统筹模式”“梯次发展的产业格局”和“城乡一体的人居品质”四个方面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州模式”,发挥城市副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

2.示范推动,探索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

聚焦各乡镇的发展实际与诉求,点(村庄)、面(区域)结合,打造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探索具有通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形成示范与带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示范:构建以提升城乡等值化水平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示范突出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发展目标。

新型城镇化路径示范:以试点村和试点项目为带动,在尊重农民发展意愿的前提下探索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地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示范:结合乡村地区优良生态基底,以集体建设用地统筹利用的创新模式为示范要点,依托村庄不同特点和发展诉求城乡融合、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品质等方面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3.质量优先,构建以人为本的保障机制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城乡生活服务水平,健全完善“住有所居,业有所获、生有所保”的政策机制,坚持需求导向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乡等值化水平为目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4.强化监管,有序指引城镇化建设进程

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标与建设时序,形成通州区“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库,建立分级分的常态化实施评估机制,稳妥有序推动城市副中心第一圈层乡镇集中建设区、重点园区、以及宋庄镇台湖镇张家湾镇三个重点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

(三)“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发挥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示范效应;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城市副中心建设,打造功能联动的小城镇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路径,为2035年全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众星拱月”的城市副中心格局打好基础。

“十四五”时期的总体目标为: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高效完成,城乡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取得阶段成果,“一镇一村”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农村地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强;乡镇及重点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成效,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公共资源更加优质均衡,人居环境全面优化,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 “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目标值

属性

城镇发展指标

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78

约束性

2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74

约束性

3

城乡常住人口规模

万人

<200

约束性

4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保持下降

趋势

约束性

产业经济指标

5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

8左右

预期性

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

%

5左右

预期性

基本公共服务指标

8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

%

达到中心城区平均水平

预期性

9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3.5左右

预期性

10

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

1.75

约束性

11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4

约束性

12

体育特色村

80

预期性

13

每10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

1

预期性

14

村庄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

45

预期性

15

乡情村史陈列室覆盖率

%

50

预期性

交通现代化指标

16

城区道路路网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5.1

约束性

17

集中建设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

%

95

预期性

18

慢行系统长度

公里

1500

预期性

市政公用设施指标

19

城区供水安全系数

-

>1.3

约束性

20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

%

75

约束性

21

农村地区集约化供水率

%

50

约束性

22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

>37.5

约束性

生态治理指标

23

北运河水质
(重要时段重点河段)

IV类

约束性

24

村庄绿化率

%

>30

预期性

25

森林覆盖率

%

36.5

约束性

26

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比率

%

不减少

约束性

绿色发展指标

27

生产生活用水总量

亿立方米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28

绿色出行比例

%

80左右

预期性

2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

%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3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31

碳排放总量

万吨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3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比例

%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为有效支撑“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目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关键成果,副中心新型城镇化工作立足于“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用地支撑、产业驱动”等城镇化发展重要领域,进一步明确以下6项特色性工作。

1)建立一镇一试点,探索人、地、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多元组合的集体土地利用方式、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突出城乡等值观念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

2)打造1-2个集体产业用地协同发展示范项目,探索采用宅基地整理与村庄建设、非公租房类项目等集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

3)建设2个产业转型升级代表性产业园区,探索低效存量产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模式。

4)建设1-2片具有全市示范意义的“一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

5)打造1-2处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

6)新增5个符合“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的接待单位。

三、“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因地制宜,稳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1.平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结合乡镇实际,稳步促进“十四五”期间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构筑多元包容的和谐社会。充分尊重农民转居意愿,自上而下,分类实施城镇开发边界及环境敏感地区的村庄迁并、集中居住工作,“十四五”期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4%。结合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棚户区改造、土地一级开发、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整治、二道绿隔建设等项目,促进本地农业人口转居安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已在城镇稳定就业并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村民,通过纳入本区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其户有所居;同时加快推进升学农村学生、参军进城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工作,让更多转移人口享受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

2.优化格局,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通州部分)-镇(乡)-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空间体系。依据《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逐步完善城市副中心主导功能,增强亦庄新城(通州部分)产业动力,分区分类引导小城镇功能联动和特色发展,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实施,稳步形成梯度有序、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

加快推进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探索“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协同机制,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分工生态共建共管、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对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辐射带动作用。

1)聚焦核心,强化城市功能建设

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和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的带动作用,以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为引领衔接“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落实综合交通枢纽、行政办公区二期东南组团、环球主题公园配套设施、副中心剧院、三大公共建筑共享配套设施等市级重点项目,全面提升运河商务区、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行政

办公区、城市绿心、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重点功能区的发展水平与综合服务能力;启动设施服务环建设,有机串联民生共享组团和家园,为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人口布局优化营造优质承接环境。

亦庄新城(通州部分)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围绕科技创新功能引导科技服务生物农业、健康医疗等相关产业向周边乡镇延伸,促进产业功能协调发展,统筹推动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2)分区引导,协调推进小城镇和新市镇建设

结合乡镇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推动差异化发展,紧密衔接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生态建设等上位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强区级统筹,完善战略留白用地及区级机动指标利用机制,有效支撑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形成众星拱月的城乡空间新格局彰显各乡镇特色(图1所示)

划定近邻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的宋庄镇、台湖镇、潞城镇、张家湾镇、马驹桥镇为第一圈层乡镇。十四五期间第一圈层乡镇以产业功能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公服网、市政网、交通网为目标,结合小堡艺术区改造、设计小镇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园区建设、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配套设施和厂房改造重点项目实施,加快特色产业引导与布局为承接城市副中心主导功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划定通州区南部的县镇、于家务回族乡、西集镇为第二圈层乡镇。十四五期间第二圈层乡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通过县镇大健康产业园、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西集镇网络安全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产业模式;同时与农村地区联动发展,加快提升乡村地区综合承载能力,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推进该圈层乡镇自主城镇化夯实基础

永乐店镇做好德仁务组团用地资源的战略预留和管控结合永一村后甫村改造项目,同步推进镇中心区和永乐店开发区的功能优化和建设品质提升,为远期形成京津发展轴重要节点打牢建设基础

3)分类实施,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深化落实城市副中心村庄分类优化的特色成果,将市级4个分类(城镇集建型、整体搬迁型、特色提升型、整治完善型)优化为拆迁村、过渡村和保留村三类。进一步细化完善村庄规划,适度预留弹性指标,有序推进规划实施。深化完善村庄建设项目的管理制度,加强村庄建筑风貌及公共空间设计引导,规范农宅改造施工标准,落实副中心高标准建设要求。健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管理体制,建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台账,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明确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土地供应审批、建设时序等关键环节的内容标准。至2022年基本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以1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带动,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3.镇级引领,加快推进重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工作

加强城市副中心和亦庄新城(通州部分)周边乡镇规划引导,有效推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以宋庄艺术创意小城镇、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张家湾文化休闲小城镇建设驱动,打造功能联动、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板

1)宋庄艺术创意小城镇

以当代艺术为核心,打造文化产业先进、文化服务发达的城市副中心艺术花园。加快构建“两区、两带”的空间结构,推进小堡艺术区有机更新和功能升级,打造北京市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标签,形成“特色驱动,产城一体”的示范效应。

延伸艺术创意产业链条,优化产业转型空间环境。依托宋庄艺术创意推动当代原创艺术品交易,聚集优质文创企业等特色产业功能,全面推动小堡村等特色保留村庄集体用地有机更新。加快实施印象街及周边区域改造提升项目、小堡文化广场改造提升项目、小堡南街改造提升项目的实施进程,全面提升艺术区产业空间环境。

增量提质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宜居艺术小城镇。以徐辛庄轨道枢纽综合体等重大项目为抓手,结合小堡艺术区中区、北区路网改造提质项目,完善艺术区内外部交通联络系统;以镇中心幼儿园、凯文国际学校、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疾控预防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乡镇教育水平与医疗卫生服务品质;重点推进小堡村村委会南侧新建口袋公园等一批城市风貌绿化项目,塑造艺术花园景观风貌,打造艺术氛围浓郁、城镇景观与产业融合的亮丽名片。

2)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

积极对接城市副中心主导功能,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演艺文化特色,激活城乡要素流动;以集体土地统筹利用为抓手,依托演艺文化镇发展带动周边村庄改造提升,发挥“区域联动、利益共享”的示范效应。

借势环球影城,促进与文旅区联动发展,提升城镇产业规模及影响力。以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为龙头,推动湖滨剧院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进程,促进演艺产业集聚发展。以专班平台促进产业实施,完善国际图书城(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和京城重工升级改造方案,为企业入驻完善设施条件,增强演艺文化小城镇综合服务能力与产业影响力。

完善集体土地统筹利用实施路径,促进城乡产业联动。深化台湖镇作为通州区集体土地利用试点的工作成果,结合外郎营地块老北京文化园产业项目等拓展村庄产业发展的实施路径,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产业优势资源从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到演艺小城镇再到周边村庄的逐层下沉及区域间的多点联动,形成城乡共融、利益共享的产业与服务链条。

3)张家湾文化休闲小城镇

以设计小镇产业园区为核心,串联张家湾镇南北资源,促进城乡要素互通互融,发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作用。

促进产业升级,加速腾笼换鸟。整合提升产业承载空间,推进设计小镇及启动区范围内的地块拆迁、平台公司收购及存量建筑更新合作开发,为承接市级优质设计资源落户提供发展空间;落实规划方案,推动启动区范围内已回收地块及确定合作地块的更新开发,加大产业引入力度;加快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园区、设计小镇厂房改造利用等项目的规划研究和建设安排,为属地居民提供多元就业选择,同时为属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发挥城乡融合示范带动效应。

补充公共服务与市政供应,构建产城融合发展保障。加快集体租赁住房项目有序推进,保障区域职住平衡发展;加强京哈高速以北地区、设计小镇周边地区的公服配套设施建设,增强现有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生水平。以设计小镇良好的市政配套设施为基础,补齐市政供水缺口,分步开展市政管线的更新和完善工程,并结合园区道路工程配套新建市政管网。通过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与市政供应能力,为高精尖产业落户提供服务保障。

着力推动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利用。重点开展萧太后河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和玉带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完善京唐公路、张凤路、云杉路、张梁路等主干路道路绿化,提升乡镇环境活力与品质。充分发挥设计小镇辐射作用,结合张家湾镇东南十村生态资源禀赋,积极探索集体产业用地利用模式与产业发展机制,盘活农村土地与人力资源,为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实施基础与制度保障。

4.试点先行,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

改变以土地为资本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协调城镇化进程中多元主体关系,充分发挥“三权分置”的集体产权权能,结合“一镇一试点”工作,以台湖镇、宋庄镇、张家湾镇、潞城镇等第一圈层乡镇为引领,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到2025年,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多元参与村民自主自愿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1)不征地不转居的镇区集建模式

在不征地不转居,保留农民身份的前提下,村民迁入自住楼集中安置。政府搭建平台,引入大型企业运营镇区土地资产,与镇级公司联合运营产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给入股村民,保障农民长效收益。

转变征占地方式及补偿保障方式,有效降低城镇化成本。

②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施路径,形成“一次性货币补偿+长期性财产性收入”的补偿结构,保障农民长期收益。

③通过营建农村新型社区,让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步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有偿转让宅基地使用权模式

村民可在征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前提下,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村民转让宅基地。符合新申请宅基地条件但村庄没有新增宅基地指标的村民可利用集体租住房等落实户有所居;村庄土地由镇级政府及经济组织统筹利用发展乡村酒店等文旅产业,土地作价入股,农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分红。

①探索利用集体租赁住房满足村民户有所居诉求的实施路径。通过集体租赁住房保障村民基本居住空间需求,缓解村民符合申请新宅基地条件但村庄没有新增宅基地指标的现实困境。

②稳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适度放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探索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经济的制度路径。

3)嵌入式微循环就地更新模式

在宅基地确权的基础上,通过挖潜整理闲置宅基地等低效用地资源,形成产业嵌入发展的新载体空间。以点带面,滚动实施,引入农业农村文化体验等新兴业态,实现村庄居住品质逐步提升、渐进式城镇化的目标。

①充分尊重村民就地城镇化意愿,保持村庄原有形态。

②以产业联动推进农民住宅的改造更新,完善村庄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建设,带动村庄人居环境品质的优化提升。

(二)高效节约,有序协调城乡用地结构

1.减量提质,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

有序推进全区集体建设用地减量提质。按照“减产业、拆违法、理村庄”的思路,优先腾退限制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保证城市副中心生态安全格局。围绕集中建设区外未拆除产业用地、保留村庄整体提升改造、联村组团发展、集中建设区周边村庄集并、低效零散国有用地整理等5个方面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

2.盘活资源,优化宅基地利用机制

健全完善《通州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等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结合村庄区位环境、发展类型、村民居住条件等多方面差异性因素,研究制定宅基地确权实施细则。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和转让机制,规范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利用路径和经营形式。探索村民自愿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的多元化路径,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合作、出租等方式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3.集约增效,调整优化集体产业用地空间布局

从全区层面调整优化集体产业用地布局。坚持“村地区管、乡镇统筹”,以乡镇为单元梳理集体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底数,形成各类用地指标备案表。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契机,坚持集体产业用地高质量发展。改变过去集体产业用地散乱无序的现状,按照规划引领、统一选址、集中布局的原则,探索跨村、跨镇调整集体产业用地空间布局的机制,优化提升整合后集体产业用地的区位条件,加快集体产业向集约化、服务化、融合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政策落地。按照“农地农用”的原则,立足通州区农业及旅游业实际,预留不超过5%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推进构建全流程、严监管、可实施的政策机制和供地试点,合理保障农业产业园、科技园的用地需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的供地模式探索

建立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改革试点,提升村镇非建设空间利用价值,解决乡村产业用地掣肘难题,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增收渠道

供地方向上,以产业为主,在保障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统筹研究用地指标,明确准入产业类型、产业标准、产业形态等要求。

供地规划上,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引领,以林地保护规划、水域空间管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专项规划为支撑,以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规划为基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供地方法上,探索缩短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间,对标营商环境改革新规,将多规合一等流程内嵌至审批全流程中,切实简易流程,精简手续。

规划实施上,按照“减量、增绿、置换、富民”的规划原则,合理配置乡村地区空间资源。统筹“护生态”和“促发展”,通过项目落地,使农民共享生态产业发展红利,切实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5.路径探索,创新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模式

整合集体土地资源,加强集租房系统统筹和综合实施策划,满足产业引入群体的多元化居住需求“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在途的梨园镇大稿村、宋庄镇疃里村、张家湾镇南火垡、台湖镇胡家垡村、台湖镇永隆屯村五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建立集租房良性运行机制,保障集体长效收益。

加快完善集体建设用地项目规划申报与审批办法,明确非集租房类项目的规划实施方案编制、项目报批、建设流程细则。结合村庄试点工作,充分挖掘现有存量资源,鼓励闲置用地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多元化统筹利用模式,充分发挥集体用地经济效益。至2025年,全区打造1-2个集体产业用地协同发展示范项目。

1)集体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协同发展

将腾退还建的部分集体建设用地适度散点布局,深入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用地政策,盘活乡村地区农田、林下空间等非建设用地资源,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①以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为核心,以有利于项目实施为导向,深挖集体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深度融合利用的价值,利用乡镇优良的生态基底推动乡村振兴。

②将适量集体建设用地在乡村地区适度散点布局,利用分散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周边非建设空间资源,带动乡村振兴。

③将全镇农村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实施单元,结合用地条件,合理统筹空间资源要素的优劣组合,以此促进项目实施。

2)探索宅基地与产业用地协同发展

在土地确权工作的基础上,将村庄集体产业用地和宅基地共同纳入统筹利用范畴,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方式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为村庄产业升级集约空间,以此促进村集体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村庄公服设施水平。

①尊重集体发展诉求,探索通过产居结合,满足集体多元化发展需求的土地利用模式。

②统筹利用村庄产业用地和宅基地,采用适度集并建设低密度新型农村社区的方式,充分释放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空间。

3)村庄组团式集体建设用地协同发展

借鉴“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的经验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村庄联合组团。通过宅基地适度集中,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指标,优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齐民生短板。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集体产业,反哺村庄人居建设,保障农民长久收益。

①集建区外形成多村联合组团,通过村庄间集体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形成产业与土地资源的集聚,实现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和集体产业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②打破村庄行政边界,合理形成村庄资源要素的“优化式组合”,探索镇级主导,多村共营共享的产业运营机制。

(三)区域联动,全面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1.聚焦副中心主导功能,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紧密围绕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谋定发展,引领通州区产业结构全面升级。行政办公区高质量完成二期建设,保障第二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入,带动功能和人口转移;运河商务区起步区基本建成,有效承接优质企业落地,形成高端商务、文化旅游、数字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文旅区加快提升周边区域环境,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一区,谋划二三区建设,实现现代文化体验旅游与历史文化观光旅游、郊区休闲度假旅游的协作发展。

全面推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的建设发展,形成高端金融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生态活跃、专业服务配套完善、设计产业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开放多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宜居宜业的总体局面。

精准对接产业转移,强化产业链对接,建立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进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协同布局,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深化区域产业分工模式,探索“城市副中心总部研发+北三县转化孵化”等协作方式联合承接北京中心城区优质项目转移。依托环球影城、通州特色小城镇文旅项目、中关村通州园、燕郊高新区、三河经开区、香河经开区以及大厂高新区等园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产业协同精品项目。

2.协同功能板块,营建小城镇产业特色

“十四五”期间,拓展区乡镇重点对接城市副中心主导产业功能,共享发展红利同时衔接亦庄新城的服务保障围绕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功能板块构建小城镇特色产业集群和镇村产业梯次发展格局,实现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的精彩亮相。

1)巩固优化台马产业优势

台湖镇、马驹桥镇加强对亦庄新城、城市副中心以及北京中心城区的功能承接,发挥对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的产业带动作用。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搭建企业引入平台,积极吸纳设计、创意等相关产业资源,稳步落实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园区功能提升改造及台湖演艺创展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马驹桥科技服务小城镇重点实施西提东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西部区域以镇中心区为核心,聚焦智慧物流、智能制造、节能环保、金融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的“智造基地”东部区域以大小杜社为核心,聚焦智慧交通、智能创意家居、城市休闲服务、综合商业服务四大主导产业功能,重构产业链,加快推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2)培育发展宋张文化集聚

稳步推进张家湾设计小镇、宋庄艺术小镇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围绕城市副中心形成文化旅游重点片区。张家湾镇聚焦城市科技与设计产业,高效推进设计小镇起步区建设,高品质打造北京未来设计园区,成为北京设计之都的重要平台。宋庄镇以小堡艺术区有机更新和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为引领,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完善产业承载环境。

3)全面提升潞西于产业承接

加强潞城镇、西集镇、于家务回族乡、县镇等乡镇对重点产业园区的功能承接能力,加快完善城市副中心的产业格局。潞城镇以承接行政功能为核心,积极发展决策服务型的高端泛智库产业北三县协同创新产业,打造新型总部基地,完善商业配套,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实现以产聚人,以产兴城。西集镇以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建设为引擎集中布局网络安全大型骨干企业,承接网络安全产业拓展需求。依托“两河”沿线布局休闲旅游组团,做优现代生态农业,进一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于家务回族乡依托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集育种、展示、评价、交易、服务于一体的全国种业科技产业集聚区。县镇以副中心医疗健康智慧园区建设为带动,促进大健康产业、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商务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打造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串联、康养为导向、以商业服务为配套的特色文化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3.优化存量资源,推进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积极盘活存量低效国有工业用地,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减量提质,优化乡镇产业园区的营商环境和设施配套。“十四五”期间,以张家湾设计小镇、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为试点,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向文化、科技产业园区有序过渡。进一步挖潜传统园区转型的土地效益,探索低效存量产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模式,保障用地性质变更后的补偿收益。

立足发展实情,以规划为引导,分类施策,构建存量工业用地盘活机制。健全产业园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准入环节、签约环节、监管环节、评估环节四阶段的全过程监管模式。系统梳理乡镇企业经营现状,建立乡镇产业的梯度遴选机制。交错引进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和企业,适度保留升级本地企业,稳定经济发展和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实现产业平稳转型。合理安排新旧产业交替时序,注重镇村产业类型与农村发展条件相匹配,强调拓展区与城市副中心的衔接和差异定位,避免乡镇财政和农村收入出现严重断档。

4.拓展集体经济,加快农村三产融合

1)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积极探索休闲农业园区的提质增效路径,深度挖掘北运河、延芳淀、张家湾漕运古镇等文化特色,加强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结合休闲农业、平原造林开发利用项目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至2025年,全区新增5个符合“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的接待单位

充分发挥环球影城等文化产业优势及运河沿线生态优势,挖潜村庄用地资源,在落实户有所居、保障村民居住需求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民宿、康养等新型旅游休闲产品发展,鼓励和支持村集体通过自营、合作或统一组织对外出租等方式开展经营,打造一批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示范项目。

2)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进一步挖潜生态空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结合“一镇一试点”工作,探索林下种植、林下休闲等复合型的林下经济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托已有林下菌类和中草药种植等特色种植业基础,充分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供地政策,创新林下种植、休闲产业模式,完善林下经济发展管理办法,打造高效能的绿色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动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对集群发展、形成优势的农业园区、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到2025年,全区建设1-2片具有全市示范意义的一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打造1-2处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企业集群,引导社会资本和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十四五”期间,积极推动农产品集散中心智能化转型,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信息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生产经营组织,因地制宜地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兴业态。

(四)普惠均等,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1.保障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盘活已有优质教育资源存量,打通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优质教育资源流通共享通道,加强和支持名校到副中心办分校,通过与城市副中心学校合作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推动通州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坚持“内升外引”,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地区下沉,向北三县地区延伸。加快推进乡镇教育设施项目的建设进程,解决人口聚集度高,入学矛盾较为突出区域的教育供给;配合乡镇重点园区建设,完善属地幼儿园小学等配套设施,保障入驻人才多层次教育需求。进一步健全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乡镇及北三县地区拓展、辐射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引领作用,基于教育联盟和连片分组,进一步推动通州区中学教育共同体建设工程,促进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协作共进;积极拓展合作办学、与城市副中心教育资源捆绑式考核管理等方式,全面提升乡镇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

2.完善公平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提高乡镇地区疾病预防与控制服务能力,强化各乡镇防疫卡口作用,充分落实属地责任,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构建覆盖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充分发挥各医疗机构预警报告作用。加强疾控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达到1.75人。建立通州区与北三县重大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控、协防协控工作机制,推进京津冀疫情防控一体化。

优化医疗资源空间布局,合理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乡镇地区拓展。加快首科研究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疾病预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实施西集镇卫生院及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程,增量提升各乡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按照每个街道(乡镇)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有序落实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工作。依托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北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特色村庄建设,拓宽中间性医疗服务供给方式

3.推动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等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协同北京现代艺术馆、通州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通州区规划艺术馆等市、区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有序完善文化设施的网络化布局。多措并举,加强街乡综合文化中心、村综合文化室、乡情村史陈列室等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多渠道丰富体育设施供给,以潞城全民健身中心、通州区体育场升级改造等项目为牵引,建设一批高质量体育场所。进一步打造全民健身示范街道、体育特色乡镇和体育特色村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体育经济发展潜能。“十四五”期末,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

4.构建多层次养老托幼服务格局

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推动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通州区养老院,实现街乡层面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村社层面的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结合美丽乡村规划实施,全面推动村庄幸福晚年驿站、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到2025年,实现村庄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45%

逐步落实医养结合联动机制,推动医疗资源与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间的有效融合。建立养老机构评估、监管制度,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与运营能力,拓宽养老服务形式。加快统一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地区养老服务标准,落实跨区域养老机构补贴等鼓励支持政策,以养老协同促进人协同。

通过国家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北京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运行奖补用地保障等措施,支持公办托育机构、职工福利性托育机构和民办普惠托育机构建设,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居住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规范家庭托育点管理,在充分满足3至6岁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按照4.5托位千人的目标,逐年新增一批普惠托位。加强托育机构综合监管,建立健全登记备案制度、信息公示制度评估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

(五)城乡一体,加强市政交通设施建设

1.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构建以城市副中心为交通枢纽门户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不同层级轨道为主、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共存的复合型交通走廊。建成站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完成城市副中心从末端交通向枢纽型交通的转变。实现22号线(平谷线、京唐城际等一批线路通车运行,全面提升向北三县与京津冀地区的对外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加强“一核两翼”协同发展,增强与中心城的快速交通联系,新建城市副中心轨道线网,提升轨道交通服务能力,改造提升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全线复线并东延至燕郊站,整体提升通密线,实现1号线与八通线无缝换乘,建成17号线城市副中心段6号线南延,M101线达到通车条件,储备M102线M103线和M104线。到“十四五”期末,初步形成“一环六横四纵”的轨道交通格局(图2所示)。

2.完善城乡道路结构,保障园区外畅内达

高质量推动副中心骨干路网建设,全面完成广渠路东延工程、京哈高速拓宽改造,推进京秦高速西延、姚家园路东延、观音堂路等项目建设。加密内部路网,实现高效循环,完成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潞苑二街等东西向干道,完善怡乐西路等南北向干道,基本建成“十一横九纵”骨干路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地面公交为辅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十四五”末,城区道路路网密度达到5.1公里/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乡镇公路干线建设,提升重点园区外畅内达水平。推进广通路、云山路、紫薇路等道路建设,强化张家湾设计小镇、宋庄艺术小镇、台湖演艺小镇等重点园区与周边地区的通畅联络。加快九德路二期、九德路改建、宋梁路北延、武窑桥、日新路、孔兴路、通清路、马路、台路、于路、小路二期、国道230等公路干线的建设进程,加强通州区南北向、东西向的交通联系,形成功能清晰、分工明确的交通通道,促进城乡区域交通一体化。

3.提升农村道路品质,优化公交供给能力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强化镇区对周边乡村的服务功能。结合美丽乡村实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村庄道路建设提质扩面,以西集北运河大堤路、于家务新张南路等为示范,批次推进“美丽乡村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线路公交服务品质,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综合保障乡镇集中建设区与特色保留村庄之间的交通联系。到2025年,集中建设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力争达到95%。

4.补齐乡镇市政缺口,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抓好薄弱环节,推动设施共建共享,提升运营水平,稳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建立安全可靠的城镇供水体系。完善“多水源、多水路”的水源保障格局,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至“十四五”期末,建成南水北调通州第二水厂工程(二期),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保持1.3以上。乡镇地区结合水厂扩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农村集约化供水改造,加大农村地区市政供水覆盖范围。“十四五”末,城市副中心推进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新建供水管线约150公里加大自备井置换工作力度,新建或改造供水管网250公里,基本完成城市副中心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置换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计划将50个村庄纳入城镇供水厂、乡镇供水厂供水推动完成260个村庄供水站设施更新改造,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持续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及水质常态化监测,推进农村供水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

补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美丽乡村污水治理工程、美丽乡村污水管渠工程等项目实施,完成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十四五”期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5%

提高乡镇天然气供应能力。优化燃气管网布局,完善“四站、五线、三联通”的区域天然气供应格局。建设通州门站至六环次高压A连通线工程和京塘路次高压A连通线工程,适时启动徐辛庄高压A调压站及其配套出线工程建设,提升全域供气能力。推动实现城区及张家湾、台湖宋庄3个特色小城镇燃气管网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燃气管网建设,补齐乡镇燃气供应短板,形成城乡一体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

推进城乡电力电信基础建设。充分考虑乡镇企业、重点园区的未来发展需求,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有序推进分区供电、区内合环的双环网结构建设,新建22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27座,全面提升乡镇供电能力。实施信息网络安全工程与信息化设施建设,完成设计小镇5G基础设施工程,有效衔接城市副中心高标准的数字新基建布局战略。

构建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和收集体系,大力建设乡镇级垃圾转运站和村级垃圾收集桶站,配齐垃圾收集及清运车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动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通州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7.5%

(六)绿色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生态环境

1.深化管控,建成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按照“一心、一环、两带、两区”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图3所示)持续开展生态建设。深化围绕绿色空间布局城镇建设组团的发展理念,做好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地区的生态隔离带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东部与廊坊北三县之间潮白河沿线的生态绿带建设工程,实现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交界地区生态共治、景观共享“十四五”期末,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5%。

完善生态廊道体系。深化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责任体系,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划定与平原造林的空间布局,提升基本农田片区的有效整合及森林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全面推进9个乡镇景观生态林建设,打造东西部生态绿带和南北生态廊道控制区,提升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形成网络状森林生态景观。

依托区域性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北京与周边省市之间的生态协作治理,推进建立统一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标准。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组团与产业体系,统筹构建京津冀生态安全格局,协调统一生态保护标准。加强与北三县地区统筹协调,完善跨区域河流水环境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协同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形成可进入、可体验的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推进生态控制线及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统一管控。

2.协同整治,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构建千年之城的水系格局,持续完善“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格局。基本建成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全。有序推进玉带河、萧太后河、通惠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全力推进北运河(重要河段重点河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标准,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消除劣Ⅴ类水体。积极推进大智慧水务1.0感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通州区水务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对水网建设工程运行状态、河道水质、水量、水环境质量等要素的智能化监测、预警。优化滨水空间功能,结合岸线特征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亲水空间,逐步串联北运河沿线、减河沿线绿道系统。到“十四五”期末,形成约160公里连续贯通、便利可达的生态滨水岸线。

贯彻海绵城市理念,深化通州区作为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工作成果,到“十四五”期末,城市副中心50%城市建成区面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并结合老城双修、老旧小区环境提升等工程开展海绵型小区、海绵型家园改造。

3.多措并举,建设生态环保的绿色低碳城市

面向碳中和愿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结合二氧化碳控制专项行动,深入推动能源、产业、建筑、交通低碳发展,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为目标,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供给结构,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到“十四五”期末,新建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碳排放总量、全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均达到市级要求

进一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在实现增减平衡基础上稳步下降。完善建筑节能设计地方标准,研究制定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水平向城镇看齐;更新提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长效机制。

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健全人口市民化引入机制

1.优化体系,加强人才保障机制

多途径探索人口转移方式,降低人口转移成本,推进外来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本地。健全完善工作居住证制度,切实发挥工作居住证在新引入人才、留住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名录,定向建立人才引进与考核认定制度,构建全流程人才服务平台,面向人才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办理。

2.拓宽服务,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

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增加对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扶持力度。在吸纳就业、扶持创业、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方面与城镇劳动者统一就业政策标准,实现城乡就业政策的无缝对接。同时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系统全面的职业培训服务,由政府主导编制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计划,实现对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的全覆盖。创新培训服务模式,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要,探索推行用工企业订单、社会培训机构列单、劳动者选单、政府买单的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二)深化土地管理利用机制

1.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配套设施建设,盘活周边资源。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制、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配套制度。明晰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关系,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进一步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监管,协同通州区设施农用地管理机制、农用地管理程序、宅基地管理规定,健全集体土地“村地区管”的实施路径,细化集体经济合同预审机制,明确审核的主体、审核程序、审核内容要求和审核周期,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2.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提高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加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和集约利用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引入优势产业和相关配套项目,提高产业园区用地产出率。稳步实施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化交易体系

按照“规划引领、全域覆盖、平台统筹、分类实施”的总体要求,在区、镇两级土地资源整理平台框架下,搭建区、镇两级集体用地资源整理平台和区级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流转交易平台,统筹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治理和土地交易,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明确实施路径,全面推进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整理和上市工作。同时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与颁证工作。依据“三权分置”的原则,探索农户对承包地经营权进行流转、抵押、租赁等处分权。

4.长效保障村民住房权与发展权

“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集约节约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同时又保障村民居住权和土地发展权收益的政策。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多措并举,鼓励具备条件且有积极性的乡镇、村,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适度集并、利用集体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实现户有所居。同时严格遵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通州区村庄宅基地的历史沿革,结合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防控整治违法建设等具体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路径,有效解决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细化对农村宅基地违法建设行为的分类,差异化制定出台相应处理措施。

(三)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1.完善政府投资

推进市、区两级公共财政对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全区城镇化资金池,以全区土地收益,部分产业发展收益和社会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定向用于乡镇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现有的产业基金、城市副中心基金,成立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基金,发挥好区级资金的保障作用,实现区域统筹资金平衡。

2.深化投融资制改革

多渠道吸引央企、市属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副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政策、法律、社会、金融及信用环境,加强监管,保障农民利益。针对重点区域性公益项目、村庄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和多元资金筹措模式,建立“跨区域、跨项目”平衡机制及重点产业园区内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捆绑开发机制,实现成本跨项目综合平衡,缓解区级财政压力。

3.拓宽集体经济渠道

完善自主城镇化实施路径,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农民自主上楼+社会资本融入+集体土地入股”的运营模式,充分释放集体建设用地潜在价值,实现农民增收与土地盘活的双赢。同时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保障乡村产业良性发展。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治理、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分享: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