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州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5-01-22    来源:区委党史办

分享:
字号:        

 

关于通州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14年1月8日在通州区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贵明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3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努力克服外部环境趋紧、要素制约严重等不利因素影响,凝心聚力谋发展,统筹推进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抓建设、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年度计划目标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经济稳步回升。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加强统筹调度,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趋势向好的基本态势。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6%、7.6%和8.1%,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0%,将首次突破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到585亿元和26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2%;1-11月,规模工业实现产值590.3亿元,同比增长9.4%。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预计税收实现170.6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国税81.7亿元,同比增长19.2%;地税88.9亿元,同比增长3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2.8亿元,同比增长15%。制定《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指导意见》,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分别达到33829元和18008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3%。1-10月,规模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实现利润26.8亿元和2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41.4%。1-11月,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02.2亿元和47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15%。实际利用外资合计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通过实施河东新城供热整合替代工程、退出落后产能、促进东方化工厂停产搬迁以及节能审计、合同能源管理等系列措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下达任务。通过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强水环境整治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老旧机动车淘汰等措施,累计减排化学需氧量1794吨、氨氮323吨、二氧化硫450吨、氮氧化物(不含机动车)211吨,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二、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通过调存量扩增量,加强企业服务,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培育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效果。

高端制造业发展加速。1-11月,全区现代制造业实现产值250.1亿元,同比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29.7%;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42.4%和16.8%,分别比上年提高2.8个和2.7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医药等在北京岱摩斯、北汽动力总成、百纳威尔、四环制药等企业带动下,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6亿元、61.8亿元和2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3.3%和29.9%。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态势显现,海蓝科技研发产业园、圣永制药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北京国际通用航空城等项目积极推进。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收入和利润大幅提升,1-10月,实现总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90%。城市综合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万达广场、京杭广场、九棵树金成中心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现代商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企业达34家,1-11月,实现零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66.7%;京通罗斯福广场、橙天嘉禾影院等正在筹备开业;英特宜家购物中心、大润发超市等项目正积极洽谈。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文化旅游区加快建设,大运河森林公园、韩美林艺术馆升级为4A级旅游景区。

园区发展升级加快。产业逐步向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升级转移,初步形成动力总成、岱摩斯、博格华纳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甘李药业、四环制药、诺思兰德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通美晶体、百纳威尔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园区发展模式不断创新,联东U谷、枢密院等园中园项目正在兴起,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显著。园区发展环境有新提升,金桥基地、通州开发区北区等4个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物流基地纳入中关村政策覆盖范围,中关村通州园“北京市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获批,9个基础设施项目竣工;预计全年十个园区实现销售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税收61亿元,同比增长20%。

三、一核五区建设加速,副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核心区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起步区重点地块近期将全部实现入市交易。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潮,累计开工项目达到42个,北环环隧、东关大道(隧道段)、赵登禹大街、通燕高速辅路改造等工程完工。重点产业项目梯次开工建设,富华水乡南区全部封顶,新北京中心、彩虹之门等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拆迁安置房全部交付使用,11个居民安置楼实现竣工入住。

五大重点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文化旅游区核心区征地搬迁基本完成,项目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拆迁安置楼开工建设。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3个地块完成上市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站前街竣工通车,国家车联网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国际医疗服务区3个地块非住宅搬迁工作基本完成,信诺佰世医学检验中心实现试运营,北京国际医疗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首批地块具备上市条件,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设计方案制定完成。国际组织聚集区战略规划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加强路网体系建设,徐尹路一期、通香路改建、杨庄路改造等工程全线贯通,朝阳北路东延、东六环西侧路北延等工程加快推进,徐尹路二期、永德路等开工建设。完善市政设施,整合河东新城燃煤锅炉17座;推进采通线天然气工程,完成管线铺设35公里,西集门站项目基本竣工;加强电力设施建设,110千伏周易站扩建等工程竣工;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市区镇三级水利工程建设任务。

四、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平原造林和绿化美化工作高标准开展。打造集中连片、成带连网的森林生态景观,完成6.7万亩造林任务,两年累计完成11.7万亩,造林面积居各区县首位。不断提升城乡景观品质,完成30公里道路绿化、1.3万延米垂直绿化、1.2万平方米屋顶绿化,创建了4个花园式社区、15个花园式单位和10个首都绿色村庄。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坚决打击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建立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台账,累计拆除上账项目623处,销账建设面积167.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全年拆除50%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针对垃圾暴露、违规堆放等城市顽疾实施了全面整治清理,有效遏制了道路遗撒和扬尘污染。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通州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确定选址,西田阳卫生填埋场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4%。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全面展开。高标准启动实施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进压减燃煤、控车减油等八大污染减排工程,全年退出落后产能企业71家,淘汰老旧机动车12361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4000辆公共租赁自行车、200辆电动出租车投入使用。启动实施《通州区治污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大力开展河湖水环境百日整治行动,河东再生水厂试运行。

五、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城镇化建设加速。乡镇建设加快,我区初步被确定为国家级“四化同步”综合改革试验区,台湖、县、于家务等乡镇中心区建设扎实开展,马驹桥、西集等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旧村改造积极推进,新城规划155平方公里范围内旧村改造步伐加快,4个重点村基本完成拆迁扫尾、回迁安置、转非社保等工作,农转非工作有序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效管护水平同步提升,实施住宅抗震节能改造2.7万户,完成联村及重点产业园区周边道路65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农村地区节能路灯全覆盖,新农村建设与管护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

农业融合发展呈现新亮点。园区农业、数字农业、科技农业蓬勃发展,国际种业科技园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入园企业达50余家,全区共建成76个特色农业园、6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樱桃文化节、北京蘑菇文化节等农业活动,张家湾葡萄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区观光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72万人次,同比增长4.8%。成立北京澳美小额贷款公司,首批“乡村金融便利店”投入使用。

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城乡之间协调性增强,1-11月,11个乡镇共实现税收129.1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区税收比重达80.8%,其中,台湖、马驹桥、梨园税收超过15亿元;11个乡镇实现区级财力38.4亿元,同比增长25.1%,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0.4个百分点。东南部乡镇发展加速,从税收看,于家务、永乐店税收分别增长49.6%和30.6%;从实现区财力看,于家务、永乐店、西集增速都在30%以上。

六、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社会和谐稳定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用足用好各项就业促进政策,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实现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6%的较低水平,低于控制指标0.6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区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82万人,同比增长6.5%。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领取水平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补贴同比分别增长9.1%和11.7%;农村低保标准较全市要求提前两年实现城乡统筹。养老助残工作深入推进,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主体工程加快建设,区养老院、永乐店镇养老院等工程积极推进。保障房建设进展顺利,建设和收购房源22730套,竣工3832套,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社会事业加速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西集中学、张家湾镇中心小学等一批学校竣工投入使用,贡院小学、永乐店中学等加快建设,北京电影学院通州校区已具备供地条件,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搬迁进入扫尾阶段。积极构建与副中心相匹配的医疗卫生体系,区应急救治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潞河医院综合门诊楼封顶,新华医院、东直门医院东区二期加快建设,第四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大厦工程前期手续加快办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区文化中心落成开放,张家湾、县、永乐店、西集4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完成,成功举办2013通州运河绿道骑游节、第20届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等体育活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全区专利申请2066件、授权1217件,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3%。

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大力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建立指标任务分解台账,加强宣传和典型示范,加大任务督促落实,创城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开展城市管理综合监管,建立起“属地管理为主体,行业权属负主责,综合协调部门指导,执法部门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监管”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全区一张网”的工作格局,在全市居于领先地位。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第二批24个社区用房达标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深入推进,新建27个社区小菜园,完成50.48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打造了35个五星级“七型农村社区”。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全区“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和管理社会团体达到106个。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日趋成型,群众安全满意度逐年攀升,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7.8%和98%。同时,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广播电视、双拥、档案、史志、地震、气象、保密、民族、宗教、侨务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聚集度不高,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培育主导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依然任重而道远。二是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压力增大,大项目、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不多,影响土地开发、上市的各种要素制约以及各类问题仍亟需破解。三是城市功能还不完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与期待,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以及城市公园等资源还较为缺乏,城市综合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民生保障工作繁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人均教育医疗资源水平等还较低,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还需进一步完善。此外,副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平衡压力、节能减排压力等仍然较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4年经济社会

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出形象的重要一年。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将持续,外需市场依然不容乐观,国内发展进入转型期和改革深水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并存,国家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着力防控债务风险,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对当前还处在产业发展转型培育期和城市建设攻坚爬坡期的我区来说,也同样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加强融资创新,减轻政府债务压力等问题。我们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抓住机遇,转变思路,顺势而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动,赢得在经济发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上的主动。

201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五届五次全会要求,高举改革旗帜,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力度,确保五年展雏形;进一步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要求,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提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2014年经济

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按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持续推进的原则,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改革促创新,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以改革促转型,以创新促发展,打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攻坚战。

加强副中心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积极争取市级层面政策支持,力争在投融资政策、公共资源汇集、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新突破,获得先行先试的相关政策。二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在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方面走在其他区县前列。三是强化融资创新,深入推进与中信信托合作开展的融资平台建设,探索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四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为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加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放开市场准入,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探索推进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二是做好财税管理改革,全面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和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控制债务风险,继续做好税收“营改增”扩面试点工作。三是做好工商管理改革,围绕“宽进严管”思路,完善工商登记制度,加强登管衔接,强化风险管理。四是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加强国资监管,加快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和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五是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建立“三资”监管信息系统,加速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及农民合作社建设,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

加强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创新。一是加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力促与市教委共建首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学区化办学和学前教育多元办园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发挥“名校长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作用,完善导师带教制度。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对全区18所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重新功能定位,完善其医疗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打造市三级医院、区二级医院与18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共同体,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分类管理,建立起规范高效的绩效工资运行机制。

二、抓投资促消费,发挥好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和消费需求,大力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

全力以赴上项目扩投资。一是做好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拟安排重点工程项目73个,年度计划投资512亿元。要发挥好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周调度月汇报、部门联审、并联审批等制度的重要作用,强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和建设。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要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等重点方向开展投资,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扩大产业投资,引导和促进投资向实体经济倾斜。三是保障项目用地供给。要统筹全年供地工作,优化供地结构,突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重点,突破项目建设供地难题。四是保障项目资金需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新型融资平台建设以及融资模式创新,推进民间投资;积极对接市级投资方向,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市政府投资盘子;加快土地入市,减轻债务压力。

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加快增长。一是大力发展中高端消费和特色消费,促进万达广场、京通罗斯福广场等早日营业,以新城核心区和文化旅游区为依托,加速品牌商业和特色商业街区规划。二是大力拓宽新的消费领域,用足用好《通州区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加强“一主两辅”电子商务基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业发展壮大;整合文化、旅游及农业资源,举办好各类旅游、农业和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发展旅游休闲消费。三是稳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落实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指导意见》和各项收入分配改革措施,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四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和工商管理,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鼓励发展农村连锁便民网点,方便居民购物消费。

三、抓增量调存量,大力提升副中心产业支撑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狠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狠抓大项目、小巨人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抓好大项目建设。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加大项目筹划建设力度。一是全力做好文化旅游区核心区项目建设。要充分抓住机遇,全面协调推进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做好项目地块上市工作以及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结合业态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符合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项目向通州区域集聚,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链。二是全力做好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力促国家车联网产业基地、金融街三期、经开张家湾产业园、意大利维龙等一批项目开工;推进四环医药、甘李药业胰岛素产业园、嘉林药业、诺思兰德、天海集团低温气罐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竣工和投产。

抓好招商引资。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大格局。一是探索建立招商项目审查协调机制,大力引进符合功能定位和区域资源禀赋的高端项目,提高招商质量;对知名央企、大型民企、跨国公司等高端项目,组建强有力的协调队伍,跟踪协调引进,提高招商成功率;加快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北京国际通用航空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二是丰富招商手段,提高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明确招商重点和方向。

抓好存量优化。一是积极培育“三上”企业,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和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二是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好《关于对年度突出贡献企业的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做好落后产能退出,按照《通州区“十二五”时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意见》,加快淘汰低端产业步伐。

抓好园区升级发展。一是加强园区资源整合,整体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水平,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深化园区功能定位,打造特色园区和生态园区,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二是加快产业用地上市,推进28宗地块一级开发并梯次上市,满足产业项目用地需求。三是加快建设园区道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推进物流基地兴贸北街、永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通州开发区东区1号供热中心清洁能源改造等29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设施完善的硬环境。四是用足用好用实中关村政策,对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积极争取中关村示范区的资源和项目。五是完善创新园区服务体系,打造企业孵化平台,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

四、抓一核推五区,全力打造副中心基本框架

坚持“一核五区”的基本框架,打好“一核五区”建设攻坚战,更好地发挥其副中心建设的引擎作用。

编制实施副中心建设行动计划。按照高起点系统谋划、高标准规划建设、分阶段重点推进的原则,展开副中心建设行动计划的编制。一是系统研究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明确副中心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标准要求,提出明确的路线图。二是结合战略定位和目前发展建设的实际,提出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梳理安排出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三是系统提出政策需求及保障措施,积极争取全市资源汇集。

推进核心区建设率先出形象。一是全面开工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新华大街、新华北路、安顺路等主次干道管线升级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东关大道全线贯通,加快能源中心、运河220千伏变电站等建设。二是推动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对于已开工的新北京中心、京杭广场、万达广场、彩虹之门、运河国际商务中心等项目,要加强协调,促其顺利建设;加大对2013年年底新取得用地项目的协调力度,促其尽早开工。

推进五大功能区加快建设。一是文化旅游区要完成征地搬迁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地块上市,确保园区外安置房年内交付使用。二是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要做好国家车联网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确保北部城市湿地公园、通马路、定向安置房二期竣工。三是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要确保一期所有地块完成入市交易,确保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做好第二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相关准备工作。四是国际医疗服务区要加快征地拆迁,力争北京国际医疗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五是国际组织聚集区要加快规划设计,推进东方化工厂搬迁。

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交通网络的构建,启动综合交通规划的研究,做好交通规划设计;加快主干道路建设,完成东六环西侧路宋庄段、朝阳北路东延三期、潞苑北大街二期、徐尹路二期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九德路二期、孔兴路北延等工程;加快果园环岛、京哈高速台湖出入口等交通节点改造,推进北苑P+R停车场建设,继续完善道路微循环系统。二是全面完善供热体系,启动河东4号调峰热源及管网配套建设,完成河东地区60万平方米燃煤锅炉房替代整合改造;完成3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和283万平方米建筑热计量改造任务。三是实现燃气供应全覆盖,完成采通线天然气主干管网工程,率先在远郊区县实现天然气管网城乡全覆盖。四是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启动通州新城供水、排水、雨水收集专项规划编制,启动南水北调通州水厂建设。五是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全面推进110千伏乔庄站、北神树站、皇木厂站扩建等项目建设。

五、抓环境优生态,持续提升副中心宜居品质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副中心。

加快城乡景观建设。一是系统研究副中心景观建设,做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将景观建设思想渗透到城乡建设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二是继续推进平原造林工程,高质量完成6.2万亩平原造林任务。三是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主要道路绿化建设水平,开展新华大街西段、通燕高速沿线、重要街巷的绿化提升,完成30公里公路绿化及1万平方米屋顶绿化,推进东郊森林公园、永顺城市公园、潞城文化公园等工程建设,启动温榆河—北运河45.6公里绿道建设。

全面做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一是有效落实空气清洁行动计划,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高污染项目,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促进70家落后产能企业退出,调整能源结构,有效压减燃煤,完成市级以上产业园区燃煤锅炉煤改用清洁能源工作,农村地区燃煤压减替换总量达到50%,严控机动车污染,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加强渣土运输规范化管理,严控施工扬尘。二是加强水环境治理,完成通惠河(通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景观部分,规划源头岛周边生态水系,打造区域循环水景观,开工建设污泥消纳厂、甘棠橡胶坝改造等工程;实施好治污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河东再生水厂全面运行,启动南部城区污水和再生水管线等一批截污治污工程;开展第二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完成187.9公里重点河道沟渠清淤工作。三是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鼓励发展节能产业,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节能形势会商和预警,统筹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全面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加强违法建设的拆除,整合一切力量,完成上账项目的拆除任务;加大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源头治理,确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零增长”。二是强化城市综合监管工作,对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实施联勤联动、联合执法、综合治理。三是强化市容管理,持续开展非法运营、无照经营、露天烧烤、小广告等专项整治,抓好7条达标大街和15条“一镇一街”建设;完成1个环境优美乡镇和25个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健全垃圾处理体系,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达标建设,加快推进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和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四是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25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期间的整治任务。

六、抓乡镇促统筹,推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依托各乡镇自身优势,加速资源整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各具特色的强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一是加快“四化同步”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于家务乡率先开展“四化同步”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建设,按照新城范围内,中心镇、园区周边,规划保留村庄梯次推进旧村改造,积极推进梨园镇整建制转非等工作,力争实现整建制转非新突破。二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开发建设,促进西集配套区、永乐店中心区部分地块上市交易,完成于家务乡综合服务中心、北京燃气集团台湖调压站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西集政府路二期、台湖政府大街、永乐店供热中心等工程。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建设,继续实施农宅抗震节能改造,继续开展联村路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优质煤替代及农村住户炊事气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控机制,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继续发展壮大园区农业,推动八大农业园区向特色化、高端化迈进,落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国家种子硅谷”战略,完成种业会展中心建设,加快科研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依据各乡镇的产业特色,发展3-5个重点农业园区,扩大园区农业覆盖范围。二是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完善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两岸休闲观光农业带,发展以果品采摘、观光休闲、农业体验为主要模式的休闲农业,构建“三河两路”都市农业生态走廊。三是积极构建“三主四优”的特色农产品格局,充分发挥我区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快食用菌菌种集中供应中心建设,完成县蕨类花卉组培育苗中心建设。四是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力争每两年增加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3~5家。五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对接市场能力。

七、抓保障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民生优先,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治理,让更多群众安居乐业有保障。

扎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技能培训,促进灵活就业和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二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落实各项社保惠民便民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工建设区养老院,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三是扎实推进保障房建设,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

加快教科文卫事业发展。一是优化学校布局,增加教育资源总量,加快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永乐店中学、贡院小学、金桥小学等建设工程并投入使用,推进运河中学南校区、北京五中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通州校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等工程加快开工。二是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成潞河医院综合门诊楼建设,加快新华医院、东直门医院东区二期、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大厦、第四区域医疗中心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工作,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推进文化科技体育事业发展,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宋庄镇、潞城镇等4个镇级文体中心建设,强化科技服务与管理,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扶持科技孵化器建设与产学研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启动梨园体育中心工程,举办好奥林匹克音乐周、2014中国马球公开赛和第二届世界台球团体锦标赛等系列活动。

加强社会治理。一是加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按照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做好对标达标工作,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管理,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加大食品药品抽验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启动大图像管理信息系统三期建设,推进白庙北和小甸屯综合检查站建设。三是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新开通7条公交线路,调整延长2条公交线路,继续扩大公共租赁自行车覆盖范围,增加电动出租车数量。四是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做好第三批9个社区用房达标建设,深化“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创建,进一步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发展。五是着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六是加大社会矛盾调处力度,不断探索群众工作新方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夺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