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州区200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08-09-08 09:16    来源:通州区政府

分享:
字号:        
 

——2005年1月13在通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 华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通州区200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求真务实打基础,调整适应造环境,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年度计划。
(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2.4亿元,同比增长1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6亿元、58.4亿元和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8%和20.1%,三次产业构成为10.3 47.7 42。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2.2亿元,同比增长34.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95.9亿元,同比增长7.6%。
(
)三次产业互促互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坚持结构调整,支撑作用继续增强。工业增加值实现48.1亿元,同比增长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3%,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176亿元和7.3亿元,同比增长26%和5.7%。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77个,其中,北京卷烟厂等亿元以上项目21个。加大推进项目建设、投产力度,摩比斯变速器有限公司、北京中环动力公司等企业正式投产,纳尔特漆业有限公司、北京人民电气投资有限公司等23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开工建设。
  工业园区发展质量提高,成为工业新的增长点。经过共同努力,我区保留了5个市级园区,为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制定了《园区发展五年行动方案》,西集轻纺服装服饰园区、觅子店组团、永乐开发区和环保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市规委批复。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园区路网、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园区综合竞争力和集聚力大为增强。严格项目准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园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北京国际汽车电子园落户我区。整合资源,发挥园区的引领作用,规范了乡镇工业聚集地的发展,增强了乡镇经济实力,永顺、张家湾、梨园、宋庄、台湖和潞城6个镇税收突破2亿元,张家湾、梨园、永顺和台湖4个镇税收增幅超过40%。
  建筑业稳步发展。建筑业开复工面积达到5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主动占据区内市场,积极开拓区外市场,保持了建筑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农业保持稳定发展。农业政策得到落实,全区免征农业税1263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424万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了潞城节水示范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等项目建设。积极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累计带动农民致富5.4万户。养殖业迈出新步伐,建成了奶牛胚胎移植中心,加快了奶牛业发展。植树造林成效明显,完成造林470公顷,植树362万株。
  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新型业态发展加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52亿元和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26.5%。以建设京东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为目标,制定了《通州区商业发展规划》。加快商业发展,易初莲花购物中心建成营业,引进的国美、苏宁电器和世纪联华超市等知名连锁企业,效益逐步显现。商业服务业加快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得到了改善。社区服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物流业发展加快,物流中心入驻企业运营良好。对外贸易实现新增长,外贸出口创汇额达到2.3亿美元,同比增长35%。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产品质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开复工面积3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销售面积1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7%。加强房地产开发引导,注重住宅开发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开发结构不断优化。世纪星城、格瑞雅居等一批档次高、配套完善的小区建设顺利。
(
)主动适应宏观形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项目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土地停批、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全区上下主动适应,对年初确定的重点工程进行了重新梳理,统筹安排了一批符合国家支持和建设条件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
  完成了一批重点工程建设。中仓餐饮文化街综合改造、永顺西街道路改造等工程竣工。采林路改建和武兴路大修等工程完工。对纪各庄桥、新河大桥等一批危桥进行了维修改造。京津公路排水和京榆旧路上水工程完工。实施了百村万米明改暗排水工程。建成了永顺110千伏变电站。完成了朝阳北路5.2万平方米的绿化美化工程。
  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以北运河城市段改造为核心,一批奠定新城区基本框架的重大项目开始建设。北运河河道治理进展顺利,完成土方量278万立方米。运河西大街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工。京津公路平移改造、北苑高架桥工程已开工建设。中医医院易地新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同时,全力推进了北关高架桥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其全面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区99%的村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在全市率先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全区10个村进行了试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进入逐步推开阶段。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组建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完成了181家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划转及清产核资工作,对19家国有企业进行了重组;建章立制,加强了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
  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成立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重新组建了各园区开发建设公司领导班子,建立了园区考核机制和与所在乡镇的利益平衡机制,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园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制定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从政府职能转变、依法执政入手,理顺街区关系,强化街道办事处职能,成立了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和街道工作协调委员会,初步建立了以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为主导,专家参与、社会各界监督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投融资工作改革逐步深入。制定了《关于推进投融资工作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搭建了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拓宽融资渠道、放开投资领域、创新融资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同时,积极推进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发展环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其他各项改革。
(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完成了12所农村中小学的撤并工作,潞洲中学和永乐店中学改建完成,教师培训中心大楼和马驹桥中学建设主体工程完工,启动了潞河国际教育园区和张家湾中学建设工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普通高中招生率达到50%,高考上线率达到96%,运河中学通过北京市示范高中校验收。
  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实施星火计划”9项,转化高新技术成果16项。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发展文化企业150家。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完成了清真寺一期修缮和张家湾古城墙保护工程。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健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建成了医疗救治中心。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7%。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70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0元,同比增长10%。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1000余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5%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切实推进城乡低保工作,做到了应保尽保。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环境治理取得成效。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0%以上。
  旅游、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指导和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足,规模较大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二是三农问题需进一步关注,农民增收的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三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融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四是各项改革还需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五是项目前期基础性的工作相对薄弱,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各位代表,今年是北京新城区全面启动建设和奠定基本框架的关键一年,是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的一年,也是落实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和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筑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达到14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0%,达到11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达到11.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8%,达到14900元和7650元。
  ——全区常住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下。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0%以上。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为实现以上目标,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
)坚持加大新城区建设投资力度,增强投资拉动作用
  一是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巩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成果,保持投资规模,实施引导投资四倾斜: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重点投向搭建新城区基本框架的重大项目;引导和支持产业项目投资,做好协调服务,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社会事业项目投资,重点投向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领域;加大薄弱领域的投资,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二是统筹安排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05年,新城区进入全面建设之年,是历年来安排重点工程项目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2005年计划安排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点工程37项,年内计划投资28亿元。其中,路、桥、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24项,年内计划投资25亿元;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13项,年内计划投资3亿元。积极推进和引导产业类重大项目建设,年内预计投资9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0项,年内预计投资25亿元;房地产项目20项,年内预计投资64亿元;其他项目6项,年内预计投资3亿元。
  三是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强项目包装推介,广泛吸引社会投资。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放开资本、经营和作业市场,扩大社会投资领域,营造良好的政策、市场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各类功能性项目。同时,着力包装一批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通过举办国际性和跨区域性的大型项目推介会,广泛招商,加快新城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
)坚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立新城区基本框架
  按照保续建、竣工一批,促开工、建设一批,做前期、储备一批的要求,以河、桥、路、景观、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筑新城区基本框架,逐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运河城市段开发建设,实施四大工程,打造运河城市景观雏形。加快运河河道疏挖治理工程,汛期前完成河道整治主体工程;实施运河景观建设工程;启动新北关闸建设工程;新建运河大桥。
  二是打通交通关节点,实施三桥工程,构建快速交通网络。完成北苑高架桥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北关高架桥和京渠路上五环立交桥工程,畅通新城区与中心城区的连接。
  三是加大城乡路网改造,实施道路工程,构造新城区三横三纵三沟通路网体系。投资3.8亿元,完成京津公路平移改造。运河西大街综合整治工程;投资2200万元,整治新华大街、玉带河大街;启动运河东大街、外环路西段、宋梁路沟通京津公路等道路工程;加快推进张采路三期、张凤路二期、  马路  县段等道路改建工程。
  四是加大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建设,增强新城区城市承载力。启动综合排水和供水工程,铺设通胡路、外环路燃气管线,建设马驹桥、永乐店、于家务变电站。
  同时,积极争取东部新城集中供热,京哈到京津公路联络线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南大街,北大街、北苑商务区,运河中心区、东西滨河路及通香路等一批项目前期手续的办理,并储备潞苑北大街、  永路等一批重点项目。
(
)坚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构筑新城区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京东新型工业基地建设。落实全区工业发展大会精神,实施《园区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探索和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新模式。继续完善园区开发建设体制,引导开发公司实行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年内各开发建设公司全部改建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狠抓招商引资,在引进大项目上实现重点突破,着力引进一批对财源建设有影响、对经济发展有支撑、对促进就业有贡献的重大项目。提高引进项目的开工率,北京卷烟厂、中丽制机、康乃克药业等项目要保证按时开工建设。以实施路网建设为重点,高水平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园区市政功能,打造环境好、效益高的特色园区。
  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力改造提升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走集约化生产之路。围绕产业布局、品种调整、市场销售,重点在发展籽种和农产品加工上实现突破,巩固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形成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相对集中的发展格局。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新河灌区再生水利用(二期)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改造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三是促进建筑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房产品质和产业发展水平。建筑业着力提高建筑企业资质水平,继续拓展区内外建筑市场。扶持规模大、品质高、市场好的项目,全面提升全区房地产开发的档次、品质和水平。全力推进运乔嘉园北区、万福家园等房地产项目建设,保持全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和服务业。按照商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商业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进驻我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积极推动物流中心及口岸建设,集聚物流企业群体。积极推动大型购物中心、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商业街区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商业、服务业,着力构筑业态协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商业、服务业体系。加快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商业网点和连锁超市向农村发展。
(
)坚持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新城区发展环境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完善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土地流转监督机制,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通过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底数,逐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成为产权明晰、主体多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全面落实《关于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做好新华街道办事处改革试点工作。加强社区建设,划分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权,打造精品社区。加快中心城行政区划调整,按照总体规划探索村民整体转居的新途径。加强城市安全管理,推广交通智能化管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切实做好城市管理基础工作,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市容环境整体质量。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办法,建立项目储备库和投融资平台的互动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投融资机制,盘活存量,引进社会增量,为新城区建设筹集资金。
  同时,继续推进和深化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等其他各项改革。
(
)坚持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继续优化教育布局。研究制定《通州区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启动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计划。完成马驹桥中学、张家湾中学迁址新建,加快潞河国际教育园区建设,启动通州区幼儿园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全区中小学局域网的连接。大力推动示范高中校建设,建立完善普通高中校合作办学机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加快培育各类技术人才。
  弘扬运河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完成清真寺二期修缮和三教庙一期修缮工程。争取将燃灯塔三教庙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级、社区文化室建设。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形成覆盖全区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实施潞河医院内部改造工程,推进城乡卫生服务站建设,加快中医医院建设进度,筹建东部新城医院。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促进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科技在富民中的作用。完善体育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继续做好民政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人口和计划生育、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老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
)坚持突出重点工作,为计划实施提供保障
  完成《通州中心城总体规划(20042020)》报批工作,构筑新城区空间规划体系。深化全区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做好规划衔接和细化工作,抓紧中心城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全面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年内力争完成1418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另外,全面完成镇域规划的编制工作。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科学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实做深专项规划,突出区域规划,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深入研究并规划一批事关通州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结合空间规划,做好产业布局,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规划保障。
  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对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分析,适时研究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完善项目管理模式。做好项目储备库建设工作,强化政府投资资金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的资金投入,按照项目进度不同,统筹兼顾,安排好年度重点工程,形成续建、开工和储备等多层次滚动发展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加快职能转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北京市依法行政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全程代办服务制,有效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
  同时,加强对全区发展和改革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为计划实施提供保障。
  各位代表,2005年是加快北京新城区建设的一年,也是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部署,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为全面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早日建成北京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